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火煌专利>正文

伞具收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5490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伞具收合结构基本包含有伞杆、位于伞杆上下滑动的滑套、受滑套控制以支撑的伞骨及伞杆用以撑起伞布的支杆,其中,该伞杆至少于近把手位置,形成渐形扩张状,藉此,当收合伞具时至伞杆下方,当近收合状时,滑套的内孔就会被该扩张部所紧致,而达到简易固定伞具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可快速收合伞具的伞具收合结构
技术介绍
伞具除具有遮雨外,也有遮阳的功能,如图1所示,其基本原理由伞杆41以滑套10支环14控制支杆42对伞骨43支撑,而由伞骨43撑起伞布44使用,为使滑套10的位置固·定,在滑套10下方设有一切槽,伞骨41在滑套10下行收伞与上行撑伞的预定位置上,各设有扣榫11、12,而为方便快速撑伞,特在把手45上方设有一压件13以控制扣榫12的内缩,当欲撑伞时,按下压件13使扣榫12脱离滑套10的切槽后,即将滑套10上行而撑起伞布44 ;当欲收合时,只要按下上位扣榫11,使脱离滑套10切槽即可行收伞的目的。而此种以手按压件13或上位扣榫11以控制撑伞或收伞的动作,虽是简便,但是却因伞杆14过长,当滑套10将支杆42、伞骨43收缩以收束伞布44下行时,常常不易与扣榫12对位,而且因其为金属制品,容易生锈而卡制于内,经常失灵,操作反增其困难,尤其扣榫11、12及压件13内设有弹簧,一但弹簧生锈则此项操作就显得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收伞的操作方便、结构也更为简单的伞具收合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伞具收合结构,包含伞杆、位于伞杆上下滑动的滑套、受滑套控制以支撑伞骨撑起伞布的支杆,伞杆下端为一把手,伞杆位于滑套收伞下行的预定固位置处,渐形成扩张部,此扩张部的锥度可供滑套内孔进入其中。作为改进,该扩张部可由伞杆由上而下渐宽的斜锥状所形成。本技术伞具收合结构,能获致操作简单的设计,将伞杆下方近于把手,也就是预定滑套固位的位置,形成向外扩张状,使收伞时,滑套内孔进入此伞杆扩张状位置,就会被迫紧而达到定位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伞具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示图。图3为本技术滑套与扩张部的动作图示。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滑套11、12......扣榫 13......压件14......支环15......内孔41......伞杆42......支杆43......伞骨44......伞布45……把手411……扩张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伞具收合结构,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基本包含伞杆41、位于伞杆41上下滑动的滑套10、受滑套10控制以支撑伞骨43撑起伞布44的支杆42,伞杆41下端为一把手45,撑伞时,只要将滑套10上行将伞面44撑起即可。其中,本技术伞具收合结构的特征,如图3所示,在伞杆41位于滑套10收伞下行的预定固位置,也就是近于把手45处,渐形成扩张部411,此扩张部411的锥度正可供滑套10内孔15进入其中,而逐渐施力下,受到扩张部411的渐大直径而达到与其相合紧致的固定效果。其中,该扩张部411可如图2所示,由伞杆41由上而下渐宽的斜锥状所形成位于供滑套41紧致的下端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伞具收合结构改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切确改善传统施力不便、组件生锈卡固的问题,是真确提供世人一便捷收伞的伞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具收合结构,包含伞杆、位于伞杆上下滑动的滑套、受滑套控制以支撑伞骨撑起伞布的支杆,伞杆下端为一把手,其特征在于:伞杆位于滑套收伞下行的预定固位置处,渐形成扩张部,此扩张部的锥度可供滑套内孔进入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具收合结构,包含伞杆、位于伞杆上下滑动的滑套、受滑套控制以支撑伞骨撑起伞布的支杆,伞杆下端为一把手,其特征在于伞杆位于滑套收伞下行的预定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火煌
申请(专利权)人:许火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