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志全专利>正文

有毒昆虫捕捉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5002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9:30
有毒昆虫捕捉网属环保产品领域,是由长杆、捕虫网、拉线组成。长杆为圆长杆状,长杆前上面和后端面上各有一个长杆圆环,捕虫网由两层相同的正方形金属圆条在四角上下联结形成双层框并在上层套上软纱袋状网构成,双层框前两角侧各有一个双层框圆环,双层框两层中间夹一根可前后滑动的金属圆滑条,在滑条上与双层框下层的前条及两侧条上套有一块方形软平纱网,双层框上层后两角各有一根金属斜支条上斜连固于长杆前端,拉线为两根等长的O形尼龙线,每根拉成均分别穿在一个双层框圆环和两个长杆圆环中,两根拉线间固定一个推拉把,推拉把与长杆垂直,滑条平行于双层框前后条并将两端各固定于一根拉线。方便捕捉有毒爬行昆虫和易逃昆虫。(*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毒昆虫捕捉网属环保产品领域,涉及捕虫网结构,特别涉及具有手动关网口的捕虫网的结构。二
技术介绍
捕虫网均没有关口网,对爬行和易于逃出的马蜂、蝎子、蜈蚣、毒蛇则很难捕捉。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专利技术一种具关口网可捕捉爬行和易逃有毒昆虫的有毒昆虫捕捉网。1、技术方案 有毒昆虫捕捉网由长杆、捕虫网、拉线组成。长杆为圆长杆状,长杆前上面和后端面上各有一个长杆圆环,捕虫网由两层相同的正方形金属圆条在四角上下联结形成双层框并在上层套上软纱袋状网构成,双层框前两角侧各有一个双层框圆环,双层框两层中间夹一根可前后滑动的金属圆滑条,在滑条上与双层框下层的前条及两侧条上套有一块方形软平纱网,双层框上层后两角各有一根金属斜支条上斜连固于长杆前端,拉线为两根等长的O形尼龙线,每根拉成均分别穿在一个双层框圆环和两个长杆圆环中,两根拉线间固定一个推拉把,推拉把与长杆垂直,滑条平行于双层框前后条并将两端各固定于一根拉线。2、有益效果方便捕捉有毒爬行昆虫和易逃昆虫。四附图说明图1为有毒昆虫捕捉网简图。图1中长杆I捕虫网2拉线3长杆圆环4双层框5袋状网6双层框圆环7滑条8斜支条9推拉把10。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长杆I用Φ 3厘米铝合金圆管作材料,长1-2米,捕虫网2的袋状网6用20-100目尼龙网袋作材料,作成30 X 30厘米口径,深30厘米,拉线3用Φ 2毫米尼龙软线作成O形、双线长1. 1-2.1米,长杆圆环4和双层框圆环7均用20号铁丝作成内径Φ I厘米的圆环,双层框5用20号铁丝作成两个30 X 30厘米方形四角焊结,滑条8用Φ 3-5毫米钢条作成长32厘米,斜支条9长30厘米与长杆I呈150°夹角,推拉把10为4_6厘米木质,长10厘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有毒昆虫捕捉网,其特征是由长杆(1)、捕虫网(2)、拉线(3)组成。长杆(1)为圆长杆状,长杆(1)前上面和后端面上各有一个长杆圆环(4),捕虫网(2)由两层相同的正方形金属圆条在四角上下联结形成双层框(5)并在上层套上软纱袋状网(6)构成,双层框(5)前两角侧各有一个双层框圆环(7),双层框(5)两层中间夹一根可前后滑动的金属圆滑条(8),在滑条(8)上与双层框(5)下层的前条及两侧条上套有一块方形软平纱网,双层框(5)上层后两角各有一根金属斜支条(9)上斜连固于长杆(1)前端,拉线(3)为两根等长的O形尼龙线,每根拉成均分别穿在一个双层框圆环(7)和两个长杆圆环(4)中,两根拉线(3)间固定一个推拉把(10),推拉把(10)与长杆(1)垂直,滑条(8)平行于双层框(5)前后条并将两端各固定于一根拉线(3)。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毒昆虫捕捉网,其特征是由长杆(I)、捕虫网(2)、拉线(3)组成。长杆(I)为圆长杆状,长杆(I)前上面和后端面上各有一个长杆圆环(4),捕虫网(2)由两层相同的正方形金属圆条在四角上下联结形成双层框(5)并在上层套上软纱袋状网(6)构成,双层框(5) 前两角侧各有一个双层框圆环(7),双层框(5)两层中间夹一根可前后滑动的金属圆滑条 (8),在滑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全
申请(专利权)人:何志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