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后使用的专用培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4665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后使用的专用培养塞,能够用于液体菌种接种过程中,能够封堵袋口,防止杂菌浸染的培养塞,以消除目前所采用技术上的缺点,既能提高接种效率,又能多次循环使用。包括塑管和棉花,所述塑管内设有两端相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塞有棉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防止杂菌污染,又能提高接种速度。塑料管中仅采用棉花,成本低且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固体菌种原种和栽培种的扩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技术,特别型涉及一种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后封堵接种口的专用培养塞。
技术介绍
食用菌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无公害。而且有食药兼用的优势,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健康食品。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大消费者普遍青睐,市场消费量逐年扩大,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国内正在大力发展液体菌种,由于液体菌种具有工艺简单、周期短、成本低、污染小、操作更简便的诸多优势越来越得到食用菌生产者的喜爱。但是目前液体菌种接种过程中,封堵袋口主要采用棉花,采用棉花封堵有许多缺点。例如,人工接种时由于棉花的韧性强,操作时,时多时少,造成封堵效果不好,很容易引起杂菌污染。 上述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接种后的培养袋在转移过程中,棉花容易脱落,也是造成菌袋污染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些缺点,菌丝培养期结束后,取除的棉花便无用了,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后使用的专用培养塞,能够用于液体菌种接种过程中,能够封堵袋口,防止杂菌浸染的培养塞,以消除目前所采用技术上的缺点,既能提高接种效率,又能多次循环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后使用的专用培养塞,包括塑管和棉花,所述塑管内设有两端相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塞有棉花。所述塑管的一端设有直径大于塑管的外沿。所述塑管为耐高温高压的硬质塑料管。所述塑管的长度为5cm,直径为2. 7cm。本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固体菌种原种和栽培种的扩繁。本技术既可以防止杂菌污染,又能提高接种速度。塑料管中仅采用棉花,成本低且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塑管,2-棉花,3-外沿,4-空腔,5-食用菌培养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后使用的专用培养塞,包括塑管I和棉花2,塑管I内设有两端相通的空腔4,空腔4内塞有棉花2。塑管I的一端设有直径大于塑管I的外沿3。塑管I为耐高温高压的硬质塑料管。塑管I的长度为5cm,直径为2. 7cm。将一只长5厘米直径2. 7厘米一端带有外沿的两端相通的塑料管中塞入棉花,塞入的棉花要松紧适度,就这样一支专用培养塞便做好了。在液体菌种接种前,将做好的专用培养塞装入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袋中和食用菌栽培袋一并放入灭菌池灭菌。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食用菌培养袋5和专用培养塞经过灭菌、冷却后转入灭菌后的接种室,在空气净化器的保护下,将食用菌栽培袋中的菌管去掉,然后接入液体菌种,用专用培养塞快速封堵接口。将食用菌栽培袋转入灭菌后的培养室培养10天时间。待菌丝长满接种口时,对培养室再次进行气雾消毒,然后去掉专用培养塞进行并培养,能使菌丝很快的长满菌袋,可以缩短培养周期,使菇品提前上市。本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固体菌种原种和栽培种的扩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后使用的专用培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塑管(1)和棉花(2),所述塑管(1)内设有两端相通的空腔(4),所述空腔(4)内塞有棉花(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后使用的专用培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塑管(I)和棉花(2),所述塑管(I)内设有两端相通的空腔(4),所述空腔(4)内塞有棉花(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后使用的专用培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塑管(I)的一端设有直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贤
申请(专利权)人:凉州区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