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457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涉及一种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在下机架(18)的前下方并列设有三个地膜铲(16),地膜铲(16)上面连接地膜导辊(15),导膜槽(39)对应设下输膜带(36),下输膜带(36)上方对应设上输膜带(24),对应上输膜带(24)设有残膜箱(2),残膜箱(2)下面用翻转轴(41)连接残膜箱底板(2-1),液压马达三(28)出轴上装主动齿轮(26),在上机架(25)后方上端用轴承座装平衡铁轴(31),在平衡铁轴(31)上装传动齿轮(27),在平衡铁轴(31)的两端上装扇形的平衡铁(1),在平衡铁轴(31)上设有振动筛连杆(3),在两振动筛连杆(3)下方设有条形振动筛(5),在振动筛(5)的前端设有起果铲(32),该装置利用液压控制系统,准确控制收膜和卸膜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
技术介绍
目前,栽种花生同时覆盖地膜已是普遍应用的方法,花生覆膜栽种可比落地种植增产2(Γ25%,但是花生收获后,对塑料薄膜回收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多是靠人工回收,即费工、费力,而且回收不彻底,造成环境污染,还影响下次的种植,人们也有采用可降解塑料膜的,却存在生产成本高;降解膜降解时间不好控制,使增产作用尚未结束,就开始破碎,影响花生的产量;有时降解不彻底的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在花生收获前能彻底干净地回收覆膜,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力的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包括上机架、下机架、上拉杆架、下拉杆架、上拉杆、下拉杆、地轮轴、地轮、链轮一、链轮二、链条,其特点是在下机架的前下方并列设有三个地膜铲,地膜铲上面连接地膜导辊,地膜导辊上方对应设有导膜槽,导膜槽对应设下输膜带,下输膜带上方对应设上输膜带,在下机架上对应上输膜带设有残膜箱,残膜箱下面用翻转轴连接残膜箱底板,残膜箱底板用液压柱塞泵控制,上输膜带轴连接液压马达一、下输膜带轴连接液压马达二,在上机架的后方连接油管二设有液压马达三,液压马达三连接液压柱塞泵,液压马达三出轴上装主动齿轮,在上机架后方上端用轴承座装平衡铁轴,在平衡铁轴上装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在平衡铁轴的两端上装扇形的平衡铁,在平衡铁轴的两端头上设有振动筛连杆,在两振动筛连杆下方设有条形振动筛,在振动筛的前端设有起果铲,在上机架的两侧下面用轴承座装链轮一轴,链轮一轴上装链轮一,在下机架下面中间处用轴承座装地轮轴,地轮轴两端头上装地轮,在地轮轴内侧装链轮二,链轮二用链条与链轮一传动连接,在上机架上方前面设有液压控制阀,液压控制阀用三通一连接油管一、油管二,在上机架前端梁上用上拉杆架活动地装上拉杆,上拉杆下方设有万向轴座,万向轴座中用万向轴活动连接万向拉杆,在下机架前面上方用下拉杆架铰连接下拉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可在花生收获前先回收地膜,利用液压控制系统,准确控制收膜和卸膜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由操作人员一人操作即可完成,残膜回收率可达99%,节省了人力物力,有利于花生的收获和再播种。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前部结构图。图2是图1的后部结构图。图中,1-平衡铁;2-残膜箱;2-l-残膜箱底板;3_振动筛连杆;4_液压马达一;5-振动筛;6_液压马达二 ;7_链轮一轴;8-地轮轴;9-链轮二 ;10_地轮;11_链条;12_链轮一 ;13_弹簧;14-流速阀;15-地膜导辊;16-地膜铲;17-下拉杆架;18_下机架;19_万向轴;19-1-万向轴座;20_上拉杆;21_油管二 ;22_三通一 ;23_液压控制阀;24_上输膜带;25-上机架;26_主动齿轮;27_传动齿轮;28_液压马达三;29_液压柱塞泵;30_油管一 ;31_平衡铁轴;32_起果铲;33_输膜带轴;34_三通二 ;35_上拉杆架;36_下输膜带;37-三通三;38_铰接轴;39_导膜槽;40_万向拉杆;41_翻转轴;42_下拉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附图1、2,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是由上机架25和下机架18组成一个框架式整体机架,在上机架25前方上面中间处固定一个上拉杆架35,在上拉杆架35上活动地装一个上拉杆20,在下机架18的上面两侧装一个下拉杆架17和万向轴座19-1,在下拉杆架17上铰连接下拉杆42,在万向轴座19-1中用万向轴19连接万向拉杆40。在万向轴座19-1的下方装液压控制阀23,在下机架18的前方下面设有并列的三个地膜铲16,在三个地膜铲16上面设有地膜导辊15,地膜导辊15与地膜铲16之间用弹簧13调整。对应地膜导辊15的下机架18上面设导膜槽39,对应导膜槽39的上机架25下面用输膜带轴33设有上输膜带24和下输膜带36,在上、下输膜带24、36外侧均设有弹簧13。上输膜带24连通液压马达一 4,下输膜带36连通液压马达二 6,液压马达一、二 4、6用油管一 30、三通二34和三通一 22连接液压控制阀23。在下机架18的后方上面设一个残膜箱2,残膜箱2的下面设一个可下翻的残膜箱底板2-1,残膜箱下底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一个翻转轴41,翻转轴41用轴承座固定在下机架18上,翻转轴41用铰接轴38连接液压柱塞泵29,在上机架25的后端上装液压马达三28,液压马达三28的出轴上装主动齿轮26,在液压马达三28的后侧用轴承座装平衡铁轴31,在平衡铁轴31的两端装两个扇形的平衡铁1,在平衡铁轴31上装有与主动齿轮26啮合的传动齿轮27,在平衡铁轴31两端头上装振动筛连杆3,在振动筛连杆3的下端装振动筛5,振动筛5前端连接起果铲32。在上机架25的两侧下面用轴承座装链轮一轴7,在链轮一轴7上装链轮一 12,在下机架18两侧下面中间处用轴承座装地轮轴8,在地轮轴8上装地轮10和链轮二 9,链轮二 9用链条11与链轮一 12传动连接。在上机架25下面链轮一 13内侧设有速流阀14,速流阀14用油管一 30连接三通一 22和液压马达一、二 4、6,三通一 22另一端用油管二 21和三通三37连接液压马达三28和液压柱塞泵29。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工作过程是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与拖拉机呈三点固定连接,行走时驱动液压控制阀23,地轮10着地,通过链条11传动,驱动液体流速阀14,使液体由三通一 22左侧通过油管一 30进入输膜带轴33驱动液压马达一 4和液压马达二 6转动,确保并与机具前进速度同步,地膜被起膜铲16铲起,在上、下输膜带24、36的作用下,被绞到残膜箱2内,液体由三通一 22右侧通过油管二 21驱动液压马达三28旋转,带动振动筛5震动,花生荚果附着的土被震掉,花生果秧落到地上;同时驱动液压柱塞泵29使残膜箱底板2-1闭合,运行到地头时,机具抬起,牵引上拉杆20压到液压控制阀23压板,液压泵产生液体直接返回储液箱内,液压马达一 4,液压马达二 6,液压马达三28停止旋转,液压柱塞泵29归位,残膜箱底板2-1打开,残膜落到地上,如此,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完成一个作 业周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包括上机架(25)、下机架(18)、上拉杆架(35)、下拉杆架(17)、上拉杆(20)、下拉杆(42)、地轮轴(8)、地轮(10)、链轮一(12)、链轮二(9)、链条(11),其特征在于在下机架(18)的前下方并列设有三个地膜铲(16),地膜铲(16)上面连接地膜导辊(15),地膜导辊(15)上方对应设有导膜槽(39),导膜槽(39)对应设下输膜带(36),下输膜带(36)上方对应设上输膜带(24),在下机架(18)上对应上输膜带(24)设有残膜箱(2),残膜箱(2)下面用翻转轴(41)连接残膜箱底板(2?1),残膜箱底板(2?1)用液压柱塞泵(29)控制,上输膜带轴(33)连接液压马达一(4)、下输膜带轴(33)连接液压马达二(6),在上机架(25)的后方连接油管二(21)设有液压马达三(28),液压马达三(28)连接液压柱塞泵(29),液压马达三(28)出轴上装主动齿轮(26),在上机架(25)后方上端用轴承座装平衡铁轴(31),在平衡铁轴(31)上装与主动齿轮(26)啮合的传动齿轮(27),在平衡铁轴(31)的两端上装扇形的平衡铁(1),在平衡铁轴(31)的两端头上设有振动筛连杆(3),在两振动筛连杆(3)下方设有条形振动筛(5),在振动筛(5)的前端设有起果铲(32),在上机架(25)的两侧下面用轴承座装链轮一轴(7),链轮一轴(7)上装链轮一(12),在下机架(18)下面中间处用轴承座装地轮轴(8),地轮轴(8)两端头上装地轮(10),在地轮轴(8)内侧装链轮二(9),链轮二(9)用链条(11)与链轮一(12)传动连接,在上机架(25)上方前面设有液压控制阀(23),液压控制阀(23)用三通一(22)连接油管一(30)、油管二(21),在上机架(25)前端梁上用上拉杆架(35)活动地装上拉杆(20),上拉杆(20)下方设有万向轴座(19?1),万向轴座(19?1)中用万向轴(19)活动连接万向拉杆(40),在下机架(18)前面上方用下拉杆架(17)铰连接下拉杆(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包括上机架(25)、下机架(18)、上拉杆架(35)、下拉杆架(17)、上拉杆(20)、下拉杆(42)、地轮轴(8)、地轮(10)、链轮一(12)、链轮二(9)、链条(11),其特征在于在下机架(18)的前下方并列设有三个地膜铲(16),地膜铲(16)上面连接地膜导辊(15),地膜导辊(15)上方对应设有导膜槽(39),导膜槽(39)对应设下输膜带(36),下输膜带(36)上方对应设上输膜带(24),在下机架(18)上对应上输膜带(24)设有残膜箱(2),残膜箱(2)下面用翻转轴(41)连接残膜箱底板(2-1),残膜箱底板(2-1)用液压柱塞泵(29)控制,上输膜带轴(33)连接液压马达一(4)、下输膜带轴(33)连接液压马达二(6),在上机架(25)的后方连接油管二(21)设有液压马达三(28),液压马达三(28)连接液压柱塞泵(29),液压马达三(28)出轴上装主动齿轮(26),在上机架(25)后方上端用轴承座装平衡铁轴(31),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占鹏苏君伟赵立仁王海新蔡立夫王慧新孙鸿文吴金桐李楠赵燕董静超任亮白一光马青艳陆岩罗祥志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