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的前置式多功能旋耕机
本技术涉及耕整地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调的前置式多功能旋耕机。
技术介绍
前置式旋耕机因其碎土能力强,耕整田地平坦而得到广泛应用,将完全取代传统的铧犁翻耕、耙、滚平整的繁锁的耕作方式,同时因前置式耕耘机其工作部件设置在机身前,耕作时田边、田角不会存在耕作盲区,这是手扶拖拉机不可及的优点,而且前置式耕耘机小巧、轻便、灵活,又弥补了大型拖拉机因田块小又无机耕道而无法耕作的不足,非常适用于我国南方广大的山区、丘陵区、湖区等地区的田地耕作。现有的前置式旋耕机一般都不能进行乘座操作,耕作时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 也有些厂家为了使前置式旋耕机能够实现乘座操作,将乘座架连接在机身上,但采用该类方式连接时,机身与乘座架之间形成了一种钢性连接,在进行田地耕作时,由于机身与乘座架之间没有相对的上下独立运动,而且田地泥脚深浅不一,旋耕刀不能随泥脚深浅而进行调整,常常发生撞刀、耕地泥脚不平整等等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速度快、能适应各类田地耕作的前置式多功能旋耕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的前置式多功能旋耕机,它包括有乘座十字架以及安装在乘座十字架尾部的耕作辊,还包括有连接在乘座十字架和机头之间的提升机构;所述的提升机构包括有牵引座、牵引臂、调节手柄、扇形调节板、调节连杆、限位座,其中,旋耕刀通过旋刀轴倾斜安装在机头前下端,驱动轮安装在机头底部;牵引臂一端套装在驱动轮轮轴上,另一端插套在牵引座一端,牵引座另一端与乘座十字架相铰接·;扇形调节板固定在牵引座一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的前置式多功能旋耕机,它包括有乘座十字架(1)以及安装在乘座十字架(1)尾部的耕作辊(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连接在乘座十字架(1)和机头(15)之间的提升机构(4);所述的提升机构(4)包括有牵引座(5)、牵引臂(6)、调节手柄(8)、扇形调节板(9)、调节连杆(10)、限位座(11),其中,旋耕刀(3)通过旋刀轴(7)倾斜安装在机头(15)前下端,驱动轮(14)安装在机头(15)底部;牵引臂(6)一端套装在驱动轮(14)轮轴上,另一端插套在牵引座(5)一端,牵引座(5)另一端与乘座十字架(1)相铰接;扇形调节板(9)固定在牵引座(5)一端,牵引座(5)另一端安装有一调节块(12),调节手柄(8)铰接在调节块(12)上,调节手柄(8)上设有插销(16),扇形调节板(9)上设有呈弧形分布的若干个调节孔(17),调节连杆(10)一端铰接在控制手柄(18)与机头(15)的连接处,另一端铰接在限位座(11)中部,限位座(11)套装在牵引座(5)上,且限位座(11)上端通过销轴(19)与调节手柄(8)相铰接,销轴(19)上设有与调节手柄(8)相配合的复位弹簧(20);位于调节块(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的前置式多功能旋耕机,它包括有乘座十字架(1)以及安装在乘座十字架(1)尾部的耕作辊(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连接在乘座十字架(1)和机头(15)之间的提升机构(4);所述的提升机构(4)包括有牵引座(5)、牵引臂(6)、调节手柄(8)、扇形调节板(9 )、调节连杆(10 )、限位座(11),其中,旋耕刀(3 )通过旋刀轴(7 )倾斜安装在机头(15 )前下端,驱动轮(14)安装在机头(15)底部;牵引臂(6)—端套装在驱动轮(14)轮轴上,另一端插套在牵引座(5) —端,牵引座(5)另一端与乘座十字架(1)相铰接;扇形调节板(9)固定在牵引座(5)—端,牵引座(5)另一端安装有一调节块(12),调节手柄(8)铰接在调节块(12)上,调节手柄(8)上设有插销(16),扇形调节板(9)上设有呈弧形分布的若干个调节孔(17),调节连杆(10) 一端铰接在控制手柄(18)与机头(15)的连接处,另一端铰接在限位座(11)中部,限位座(11)套装在牵引座(5)上,且限位座(11)上端通过销轴(19)与调节手柄(8)相铰接,销轴(19)上设有与调节手柄(8)相配合的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伏先,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市兴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