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海勇专利>正文

多轴大功率耕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3139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轴大功率耕作机,包括转向控制机构、扶把、油门控制装置、离合控制装置、变速控制装置、耕作控制装置、发动机、耕作机构、行走机构、变速箱总成。特征是变速箱总成两侧的行走机构,前方有转动箱,传动箱前方有耕作机构,变速箱上面前方有发动机,上面后方有油门控制装置、离合控制装置、变速控制装置、耕作控制装置。耕作机构安装犁、耙等耕具。发动机用柴油机或汽油机,整机设计合理,制作精良,犁、耙农作业效果理想,耕深够,泥块细度好,操作方便、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耕作机,尤其是一种多轴大功率耕作机
技术介绍
现有微耕机、耕作机多是单轴,或三轴,或五轴传动,也有用链条传动的,其一匹马力可带转机子作业。这种机机身轻,程动方便,但其功率低,马力小,运行力度不足,耕深浅吃泥深度不够,而且在耙平行打碎的场地,或稍为干硬一些的泥地就无法达到耕作要求。也不能用于兼作运输作业。在耕田运行中,靠人手扶和人行跟机步走,不能很好地利用作为坐耕,减轻体力劳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大功率动力传动驱动轴,实现一机多轴耕作具, 多功能使用,还可装为坐骑式,小型运输作使用的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轻巧实用,功能多,耕深可调节,深度和泥的细度完全达到使用丁二烯准的多轴大功率耕作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多轴大功率耕作机,包括转向控制机构、扶把、油门控制装置、离合控制装置、变速控制装置、耕作控制装置、发动机、耕作机构、行走机构、变速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变速箱总成(10)前面安装传动箱体(48),传动箱体(48)前面安装耕作机构(8),变速箱总成(10)两侧安装行走机构(9),变速箱总成(10)顶上前方安装发动机(7),变速箱总成(10)顶上后方安装扶把(2)、油门控制装置(3)、离合控制装置、变速控制装置(5)、耕作控制装置(6)。发动机(7)的输出轴与通过皮带传动变速箱总成(10)的输入轴I轴(12),I轴(12)通过安装在轴上的齿轮传动至输出轴(23)至传动箱体(48)的工作轴(49),另一组传动是通过II轴(18)传动V轴(46)、VI轴(47)至传动VII轴(39),至传动行走机构(9)。I轴(12)、11轴(18)、III轴(20)、IV轴(21)、轴出轴(23)安装在变速箱体(14) 的同轴心线上排列,V轴(46)、VI轴(47)、在VII轴(39)在变速箱体(14)为品字形安装。I 轴(12)、11 轴(18)、III 轴(20)、IV 轴(21)、V 轴(46)、VI 轴(47) ,VII轴(39)、输出轴(23)、工作轴(49)的传动关系和各齿轮的传动比是I档慢::15144IIX22II ;33IIIX13III39IVX14IV 40V =0. 0272档慢::19131IIX22II ;33IIIX13III39IVX14IV 40V =0. 0483档慢::24126IIX22II ;33IIIX13III39IVX14IV 40V =0. 072倒档慢:11117X17 44IIX22II 33IVX13III 39IVX14IV40V ==0.019I档快::15144IIX32II ;23IIIX13III39IVX14IV 40V =0. 0552档快::19131IIX32II ;23IIIX13III39IVX14IV 40V =0. 0993档快::24126IIX32II ;23IIIX13III39IVX14IV 40V =0. 150倒档快:11117X17 44IIX32II 23IVX13III 39IVX14IV40V ==0.041旋耕输出传动比是I 正转:151 44IIX44II 28VX22V 26VII = O. 4532 反转15I 44IIX44II 28VX22V 22VIX22VI 26VII = 0. 45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设计先进合理,制作精良,能耗低。一机多用,耕深可调节,耙耕细度细小均匀,轻巧实用,操作灵活方便,功率大,可坐骑或可用于运输作业,水田、坡地作业均可达到要求,操作安全运行。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安装装配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总成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总成后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总成按图2的A-A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总成按图2的B-B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总成按图2的C-C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齿轮传动机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齿轮传动箱装配主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箱装配壳体主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箱装配壳体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箱装配壳体右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箱焊合件主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箱焊合件俯视剖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箱焊合件右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箱体立体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按图8的剖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传动比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耕输出传动比图。图I 图18中,其中整机的转向控制机构(I)、扶把⑵、油门控制装置(3)、离合控制装置(4)、变速控制装置(5)、耕作控制装置(6)、发动机(7)、耕作机构(8)、行走机构(9)、变速箱总成(10)、标贴(11);变速箱总成的1轴(12)、I轴2齿轮(13)、变速箱体(14)、I轴I齿轮(15)、II轴I齿轮(16)、II轴2齿轮(17)、II轴(18)、III轴I齿轮(19)、III轴(20)、IV轴(21)、IV轴I棘轮(22)、轴出轴(23)、输出轴齿轮(24)、IV轴2齿轮(25)、III轴2齿轮(26)、11轴4齿轮(27)、11轴3齿轮(28)、工作拨杆支架(29)、I轴拨叉(30)、拨叉轴I (31)、II轴拨叉(32)、拨叉轴2 (33)、拨叉轴3 (34)、III轴拨叉(35)、短拨杆(36)、长拨杆(37)、V轴双联齿轮(38)、VII轴(39)、VI轴齿轮(40)、VII轴齿轮(41)、 工作拨叉(42)、过渡轴(43)、过渡齿轮Z 17(44)、转向拨叉(45) ^轴(46)、VI轴(47);传动箱的传动箱体(48)、工作轴(49)、工作轴齿轮(50)、光轴I (51)、小齿轮(52)、光轴2 (53)、 宽齿轮(54)、壳体(55)、固定架(56)、附板(57)、端板(58)、加强板(5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耕作机按动力、控制驱动,耕作几大部件组成。动力传动给变速箱总成,变速箱总成通过传动箱传动耕作机构进行作业。发动机(7)通过皮带连接传动变速箱总成(10),变速箱总成(10)前方有传动箱体(48),传动箱体(48) 前方装有耕作机构(8),耕作机构(8)装有犁、耙耕具,本专利技术滚田轮,滚田轮似钩刀式,其有弯曲的钩齿钩刀可犁耙结合一次性完成犁耙耕作。变速箱总成(10)两侧有行走机构(9),变速箱总成(10)上方是扶把(2)、转向控制机构装置(I)、油门控制装置(3)、离合控制装置(4)、变速控制装置(5)、耕作控制装置¢),其分别与变速箱总成(10)、发动机(7)、耕作机构(8)、行走机构(9)连接。传动箱体的传动结构是箱体前端是动力传动光轴2(53)的宽齿轮(54)通过中间轴和中间齿轮,和/或光轴1(51)传动。传动箱体前端的宽齿轮(54)连接变速箱总成(10),并把动力由光轴2(53)上的宽齿轮(54)传动中间齿轮,和/或通过光轴I (51)、小齿轮(52)传动至工作轴齿轮(50),工作轴齿轮(50)带动工作轴(49)转动,工作轴(49)两侧安装耕作机构(8)的耕具作业。传动箱体(48)的一端装有端板(58),和装有附板(57),由固定架(56)夹持固定传动箱体(48)。传动箱体(48)的中间有轴孔,两端的一端装工作轴(4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轴大功率耕作机,包括转向控制机构、扶把、油门控制装置、离合控制装置、变速控制装置、耕作控制装置、发动机、耕作机构、行走机构、变速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变速箱总成(10)前面安装传动箱体(48),传动箱体(48)前面安装耕作机构(8),变速箱总成(10)两侧安装行走机构(9),变速箱总成(10)顶上前方安装发动机(7),变速箱总成(10)顶上后方安装扶把(2)、油门控制装置(3)、离合控制装置(4)、变速控制装置(5)、耕作控制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刘海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