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码通信技术,更详细地说,涉及依据函数密码的密码通信技术。
技术介绍
至今为止作为密码技术,例如已知公共密钥密码、公开密钥密码等。公共密钥密码是消息的发送者采用公共密钥对消息进行加密从而求加密消息,接收者使用与发送者相同的公共密钥对加密消息进行解密从而获得消息的方式。因此,需要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安全地拥有公共密钥的手续。公开密钥密码是,(I)接收者准备唯一的公开密钥和与其对应的唯一的秘密密钥,(2)发送者采用接收者的公开密钥对消息进行加密从而求加密消息,(3)接收者采用其秘密密钥对加密消息进行解密从而获得消息的方式。因此,发送者需要在对消息进行加密之前获取接收者的公开密钥。即,如果接收者不生成公开密钥则无法加密。此外,近年来提出了谓语密码。谓语密码是在发送者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密码消息中被编入某一信息X,具有与该信息X满足特定的关系的信息Y的接收者能够取得有关消息的信息而不知道密码消息的解密或消息的方式。发送者在加密时不一定要知道接收者持有的信息Y。此外,发送者不一定要在进行加密前确定接收者。发送者可以自由地、主动地、持有主导权而决定信息X。教学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23 JP 2010-1664011.一种密码系统,利用函数密码,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一个或者多个解密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加密装置包括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以及 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以及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公共密钥、以及与该公共密钥或者在该公共密钥的生成中使用的信息对应的密码信息, 上述密钥生成装置包括 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上述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以及 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解密密钥, 上述解密装置包括 解密部,利用上述解密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2.一种密码系统,利用函数密码,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一个或者多个解密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加密装置包括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以及 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以及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公共密钥、以及与该公共密钥或者在该公共密钥的生成中使用的信息对应的密码信息, 上述解密装置包括 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该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以及 解密部,利用从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送来的解密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 上述密钥生成装置包括 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解密密钥。3.一种密码系统,利用函数密码,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一个或者多个解密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加密装置包括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以及 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以及明文,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与该明文对应的密码信息, 上述密钥生成装置包括 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上述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以及 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解密密钥, 上述解密装置包括 解密部,利用上述解密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4.一种密码系统,利用函数密码,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一个或者多个解密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加密装置包括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以及 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以及明文,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与该明文对应的密码信息, 上述解密装置包括 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该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以及 解密部,利用从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送来的解密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 上述密钥生成装置包括 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解密密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系统,其中, 上述加密装置的上述加密部还求通过上述公共密钥对明文进行了加密的密码文,上述解密装置的上述解密部还进行利用通过上述解密处理得到的上述公共密钥的上述密码文的第2解密处理,或者,利用根据在通过上述解密处理获得的上述公共密钥的生成中使用的上述信息而生成的公共密钥的上述密码文的第2解密处理。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码系统,其中, 上述加密装置的上述加密部还求通过上述公共密钥对明文进行了加密的密码文,上述解密装置的上述解密部还进行利用通过上述解密处理得到的上述公共密钥的上述密码文的第2解密处理,或者,利用根据在通过上述解密处理获得的上述公共密钥的生成中使用的上述信息而生成的公共密钥的上述密码文的第2解密处理。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密码系统,其中, 上述密码系统包括多个上述解密装置, 多个上述解密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上述解密装置还包括转发部,该转发部将上述密码信息转发给该解密装置以外的一个以上的解密装置。8.一种密码系统,利用函数密码,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一个或者多个解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内容服务器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加密装置包括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以及 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以及内容,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公共密钥、与该公共密钥或者在该公共密钥的生成中使用的信息对应的密码信息、以及通过该公共密钥对该内容进行了加密的加密内容, 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包括 存储部,存储从各个上述加密装置送来的上述密码信息以及上述加密内容;以及发送部,根据来自上述解密装置的请求,将上述加密内容和与其对应的上述密码信息发送到该解密装置, 上述密钥生成装置包括 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上述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以及 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解密密钥,上述解密装置包括浏览器部和中转部, 上述浏览器部进行对于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的上述加密内容的取得请求处理,并显示从上述加密内容解密后的内容, 上述中转部将来自上述浏览器部的上述取得请求发送到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并利用上述解密密钥且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从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取得的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并且利用通过该解密处理获得的上述公共密钥,进行对从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取得的上述加密内容进行解密的内容取得处理。9.一种密码系统,利用函数密码,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一个或者多个解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内容服务器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加密装置包括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以及 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以及内容,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公共密钥、与该公共密钥或者在该公共密钥的生成中使用的信息对应的密码信息、以及通过该公共密钥对该内容进行了加密的加密内容, 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包括 存储部,存储从各个上述加密装置送来的上述密码信息以及上述加密内容;以及发送部,根据来自上述解密装置的请求,将上述加密内容和与其对应的上述密码信息发送到该解密装置, 上述解密装置包括 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上述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以及 浏览器部和中转部, 上述浏览器部进行对于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的上述加密内容的取得请求处理,并显示从上述加密内容解密后的内容, 上述中转部将来自上述浏览器部的上述取得请求发送到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并利用从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送来的解密密钥且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从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取得的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并且利用通过该解密处理获得的上述公共密钥,进行对从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取得的上述加密内容进行解密的内容取得处理, 上述密钥生成装置包括 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解密密钥。10.一种密码系统,利用函数密码,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一个或者多个解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内容服务器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加密装置包括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以及 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以及内容,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对该内容进行了加密的加密内容, 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包括 存储部,存储从各个上述加密装置送来的上述加密内容;以及 发送部,根据来自上述解密装置的请求,将上述加密内容发送到该解密装置, 上述密钥生成装置包括 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上述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以及 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加密内容的解密中使用的解密密钥, 上述解密装置包括浏览器部和中转部, 上述浏览器部进行对于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的上述加密内容的取得请求处理,并显示从上述加密内容解密后的内容, 上述中转部将来自上述浏览器部的上述取得请求发送到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并利用上述解密密钥且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从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取得的上述加密内容的解密处理。11.一种密码系统,利用函数密码,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一个或者多个解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内容服务器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加密装置包括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以及 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以及内容,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对该内容进行了加密的加密内容, 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包括 存储部,存储从各个上述加密装置送来的上述加密内容;以及 发送部,根据来自上述解密装置的请求,将上述加密内容发送到该解密装置, 上述解密装置包括 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上述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以及 浏览器部和中转部, 上述浏览器部进行对于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的上述加密内容的取得请求处理,并显示从上述加密内容解密后的内容, 上述中转部将来自上述浏览器部的上述取得请求发送到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并利用从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送来的解密密钥且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从上述内容服务器装置取得的上述加密内容的解密处理, 上述密钥生成装置包括 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加密内容的解密中使用的解密密钥。12.—种密码通信方法,用于利用函数密码的密码系统,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一个或者多个解密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密码通信方法具有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 加密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以及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公共密钥、以及与该公共密钥或者在该公共密钥的生成中使用的信息对应的密码信息; 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上述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 密钥生成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解密密钥;以及 解密步骤,上述解密装置的解密部利用上述解密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13.一种密码通信方法,用于利用函数密码的密码系统,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一个或者多个解密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密码通信方法具有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 加密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以及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公共密钥、以及与该公共密钥或者在该公共密钥的生成中使用的信息对应的密码信息; 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解密装置的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该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 密钥生成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解密密钥;以及 解密步骤,上述解密装置的解密部利用上述解密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14.一种密码通信方法,用于利用函数密码的密码系统,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一个或者多个解密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密码通信方法具有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 加密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以及明文,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与该明文对应的密码信息; 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上述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 密钥生成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解密密钥;以及解密步骤,上述解密装置的解密部利用上述解密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15.一种密码通信方法,用于利用函数密码的密码系统,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一个或者多个解密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密码通信方法具有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 加密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以及明文,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与该明文对应的密码信息; 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解密装置的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该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 密钥生成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解密密钥;以及 解密步骤,上述解密装置的解密部利用上述解密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16.一种密码通信方法,用于利用函数密码的密码系统,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多个解密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上述密码通信方法具有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 加密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以及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公共密钥、以及与该公共密钥或者在该公共密钥的生成中使用的信息对应的密码信息;密码信息发送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发送部将上述密码信息发送到第I解密装置;密码信息接收步骤,上述第I解密装置的接收部从上述加密装置接收上述密码信息;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上述第I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 密钥生成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第I解密密钥; 解密密钥发送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发送部将上述第I解密密钥发送到上述第I解密装置; 解密密钥接收步骤,上述第I解密装置的接收部从上述密钥生成装置接收上述第I解密密钥; 解密步骤,上述第I解密装置的解密部利用上述第I解密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 转发步骤,上述第I解密装置的转发部将上述密码信息转发给该第I解密装置以外的第2解密装置; 接收步骤,上述第2解密装置的接收部从上述第I解密装置接收上述密码信息; 第3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上述第2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3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3逻辑信息); 密钥生成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3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3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第2解密密钥; 解密密钥发送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发送部将上述第2解密密钥发送到上述第2解密装置; 解密密钥接收步骤,上述第2解密装置的接收部从上述密钥生成装置接收上述第2解密密钥;以及 解密步骤,上述第2解密装置的解密部利用上述第2解密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17.一种密码通信方法,用于利用函数密码的密码系统,该密码系统至少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加密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密钥生成装置、多个解密装置,其中, 对各个上述密钥生成装置预先规定了秘密密钥和对应于该秘密密钥的公开密钥,预先规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变换规则信息对,该变换规则信息对是规定了用于将指定属性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指定信息)变换为在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属性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与规定了用于将指定逻辑式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指定信息)变换为在该函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逻辑信息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以下,称为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的对, 预先规定了用于确定是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的哪一个的政策信息, 上述密码通信方法具有 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第I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在从上述变换规则信息对中选择的一个变换规则信息对所包含的上述属性用变换规则信息和上述逻辑式用变换规则信息中,利用根据该加密装置的输入信息为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中的哪一个而与上述政策信息一同选择的其中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该输入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I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I逻辑信息); 加密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加密部利用上述第I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I逻辑信息、以及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公开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求公共密钥、以及与该公共密钥或者在该公共密钥的生成中使用的信息对应的密码信息;密码信息发送步骤,上述加密装置的发送部将上述密码信息发送到第I解密装置;密码信息接收步骤,上述第I解密装置的接收部从上述加密装置接收上述密码信息;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第I解密装置的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该第I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2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2逻辑信息); 逻辑信息发送步骤,上述第I解密装置的发送部将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发送到上述密钥生成装置; 逻辑信息接收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接收部从上述第I解密装置接收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 密钥生成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密钥生成部利用上述第2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2逻辑信息、以及该密钥生成装置的秘密密钥,生成在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中使用的第I解密密钥; 解密密钥发送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置的发送部将上述第I解密密钥发送到上述第I解密装置; 解密密钥接收步骤,上述第I解密装置的接收部从上述密钥生成装置接收上述第I解密密钥; 解密步骤,上述第I解密装置的解密部利用上述第I解密密钥,按照函数密码算法进行对于上述密码信息的解密处理;转发步骤,上述第I解密装置的转发部将上述密码信息转发给该第I解密装置以外的第2解密装置; 接收步骤,上述第2解密装置的接收部从上述第I解密装置接收上述密码信息; 第3命题逻辑信息取得步骤,上述第2解密装置的第2命题逻辑信息取得部,利用与通过上述政策信息确定的上述一个变换规则信息构成一对的另一个变换规则信息,从与该第2解密装置的用户对应的属性指定信息或者逻辑式指定信息,获得属性信息(以下,称为第3属性信息)或者逻辑信息(以下,称为第3逻辑信息); 逻辑信息发送步骤,上述第2解密装置的发送部将上述第3属性信息或者上述第3逻辑信息发送到上述密钥生成装置; 逻辑信息接收步骤,上述密钥生成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铁太郎,竹内格,知加良盛,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