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谐振电路和谐振DC/DC转换器。
技术介绍
在许多电力电子应用中,需要高效的电流隔离。由于安全、电压电平的变化或者功能性问题,会需要基于变压器的隔离。一些可再生能源需要电流隔离,以便正常工作;其中具有不同类型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产生DC电力。为了将DC电力直接或经由AC电力分配网提供给AC负载,电力转换器系统必须连接在太阳能电池板和AC负载之间,以将DC电力转换成AC电力。这种电力转换器系统通常包括DC/DC转换器和DC/AC转换器,DC/AC转换器通常称为逆变器。此外,该系统包括用于控制转换器的控制系统以及诸如滤波器、熔断器、冷却系统等其他元件。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DC输出电力随着太阳光强度和温度变化。在投资赢利的情况下,高转换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以使得从太阳能发电设备获得的能量最大化。在许多应用中,串联谐振LLC DC/DC转换器已成为PWM型转换器的普遍替代物。谐振转换器的一个优点在于,其可被设计为在所有的负载和输入/输出电压条件下具有高效率,这是因为可在所有的工作条件下保持零电压切换。随着输出电力增大,谐振电感器的尺寸和成本增大,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17 GB 0922081.5;2009.12.17 US 61/287,2101.一种谐振电路(20),包括 三个谐振电路输入节点(11、12、13 )和三个谐振电路输出节点(21、22、23 ); 变压器装置(TR),包括彼此磁性连接的三个初级绕组(LPl、LP2、LP3)和三个次级绕组(LS1、LS2、LS3),其中三个次级绕组(LS1、LS2、LS3)连接至三个谐振电路输出节点(21、22、23); 第一谐振回路装置、第二谐振回路装置和第三谐振回路装置(RT1、RT2、RT3),分别连接在三个谐振电路输入节点(11、12、13)中的相应一个与三个初级绕组(LPl、LP2、LP3)中的相应一个之间; 第一变压器开关装置、第二变压器开关装置和第三变压器开关装置(ST1、ST2、ST3),用于在Λ结构和星形结构之间重新配置三个次级绕组(LS1、LS2、LS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电路,其中,各谐振回路装置(RT1、RT2、RT3)包括谐振电感器(LRl、LR2、LR3)和谐振电容器(CRl、CR2、CR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电路,其中,三个初级绕组(LP1、LP2、LP3)和三个谐振回路装置(RT1、RT2、RT3) —起配置成Λ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谐振电路,还包括用于在Λ结构和星形结构之间重新配置三个初级绕组(LP1、LP2、LP3)的第一变压器开关装置、第二变压器开关装置和第三变压器开关装置(ST1、ST2、ST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谐振电路,其中 第一变压器开关装置(STl)包括连接至第二变压器开关装置(ST2 )的第二端(T2 )的共同端(Tcom)、连接至第一谐振输出节点(21)的第一端(Tl)以及连接至第三变压器开关装置(ST3)的共同端(Tcom)的第二端(T2); 第二变压器开关装置(ST2 )包括连接至第三变压器开关装置(ST3 )的第二端(T2 )的共同端(Tcom)、连接至第二谐振电路输出节点(22)的第一端(Tl)以及连接至第一变压器开关装置(STl)的共同端(Tcom)的第二端(T2); 第三变压器开关装置(ST3 )包括连接至第一变压器开关装置(STl)的第二端(T2 )的共同端(Tcom)、连接至第三谐振电路输出节点(23)的第一端(Tl)以及连接至第二变压器开关装置(ST2)的共同端(Tcom)的第二端(T2); 其中,第一次级绕组(LSI)连接在第一变压器开关装置(STl)的第一端和第二端(Tl、T2)之间,第二次级绕组(LS2)连接在第二变压器开关装置(ST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Tl、T2)之间,第三次级绕组(LS3)连接在第三变压器开关装置(ST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Tl、T2)之间, 其中,当各个变压器开关装置的第一端(Tl)连接至其共同端(Tcom)时,所述变压器装置(TR)连接成Λ结构,并且其中当各个变压器开关装置的第二端(T2)连接至其共同端(Tcom)时,所述变压器装置(TR)连接成星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电路,其中 第一谐振电感器(LR1)、第一谐振电容器(CRl)以及第一初级绕组(LPl)串联连接在第一谐振电路输入节点(11)和第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