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激推挽振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4815 阅读:7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自激推挽振荡电路,包括LC滤波电路(1),RC振荡电路(2),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和整流滤波电路(4),所述LC滤波电路(1)具有电感L1和输入滤波电容C1,所述电感L1位于LC滤波电路(1)的输入端,电感L1的一端与电源Vin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输入滤波电容C1串联,输入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源GND连接,所述RC振荡电路(2)包括振荡电路R1和振荡电路C2,所述振荡电路R1的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同振荡电路C2连接,并与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中的反馈变压器T1-2主饶组中间抽头连接,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中场效应管为N型MOSFET场效应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激推挽振荡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自激推挽振荡多采用晶体三极管电路方式,此电路存在磁通不平衡的缺点。在上电时易出现正弦振荡,不稳定、不规则,造成电路在上电时输出电压低,输出电压上升过于缓慢,达到额定输出电压经常要几秒至十几秒,从而引起后续电路的不正常工作、单片机不能正常复位、后续电路不工作引发整体功能紊乱,此时磁芯偏离平衡点而趋向饱和,而饱和区的磁芯不能承受电压,当相应的开关管再次导通时,开关管将承受很大的电压和电流,导致开关管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性的自激推挽振荡电路,以稳定应用于直流变换器中。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自激推挽振荡电路,包括LC滤波电路(1),RC振荡电路(2),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和整流滤波电路⑷;所述LC滤波电路(I)具有电感LI和输入滤波电容Cl,所述电感LI位于LC滤波电路(I)的输入端,电感LI的一端与电源Vin连接,电感LI的另一端与输入滤波电容Cl串联,输入滤波电容Cl的另一端与电源GND连接;所述RC振荡电路⑵包括振荡电路Rl和振荡电路C2,所述振荡电路Rl的一端与电感LI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同振荡电路C2连接,并与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中的反馈变压器T1-2主饶组中间抽头连接;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中场效应管为N型MOSFET场效应管。所述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包括反馈变压器T1-2,原级变压器T1-1,驱动电阻R2,驱动电阻R3,晶体管Ql和晶体管Q2,所述反馈变压器T1-2饶组两端分别于驱动电阻R2和R3的一端连接,驱动电阻R2和R3的另一端分别与晶体管Ql和晶体管Q2的栅极连接,原级变压器Tl-I绕组两端分别与Ql的漏极,Q2的源极连接,Ql的源极和Q2的漏极与电源GND连接,保护电路C3两端分别接于Ql,Q2的漏极之间。所述电感LI中采用的电感为DIP工字磁芯DR4*6、DR6*8或SMD贴片⑶32、⑶43、CD54、SM104、和 SM107 电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电路采用MOSFET场效应管后,可以大大减少变压器的磁通不平衡问题。首先,MOSFET场效应管没有存储时间,在交替的半周期内,对于相等的栅极导通次数,漏极电压导通次数总是相等。因此在交替的半周期中施加到变压器上的伏秒数相等。第二,对于MOSFET场效应管,Rds (on)的正温度系数形成的负反馈阻止了磁通不平衡问题的产生。通过场效应管Rds(on)导通压降增加及减少原理,使绕组上的电压上升及下降,提高及降低伏秒数,从而使磁芯向磁化曲线的中心复位,达到磁通平衡的目的。从而达到电路正常正常工作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LC滤波电路的示意图;图3为RC振汤电路的不意图;图4为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的示意图;图5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了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自激推挽振荡电路,包括LC滤波电路(1),RC振荡电路(2),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和整流滤波电路(4);所述LC滤波电路⑴具有电感LI和输入滤波电容Cl,所述电感LI位于LC滤波电路(I)的输入端,电感LI的一端与电源Vin连接,电感LI的另一端与输入滤波电容Cl串联,输入滤波电容Cl的另一端与电源GND连接;所述RC振荡电路⑵包括振荡电路Rl和振荡电路C2,所述振荡电路Rl的一端与电感LI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同振荡电路C2连接,并与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中的反馈变压器T1-2主饶组中间抽头连接;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中场效应管为N型MOSFET场效应管。所述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包括反馈变压器T1-2,原级变压器T1-1,驱动电阻R2,驱动电阻R3,晶体管Ql和晶体管Q2,所述反馈变压器T1-2饶组两端分别于驱动电阻R2和R3的一端连接,驱动电阻R2和R3的另一端分别与晶体管Ql和晶体管Q2的栅极连接,原级变压器Tl-I绕组两端分别与Ql的漏极,Q2的源极连接,Ql的源极和Q2的漏极与电源GND连接,保护电路C3两端分别接于Ql,Q2的漏极之间。所述电感LI中采用的电感为DIP工字磁芯DR4*6、DR6*8或SMD贴片CD32、CD43、CD54、SM104、和 SM107 电感。次级变压器T1-3中间抽头为输出参考端,次级变压器T1-3绕组两端各自连接一个整流二极管D1,D2阳极,输出整流二极管D1,D2阴极与滤波电容C4 一端连接,C4另一端接输出参考端。R4为预负载电阻,接于输出电源与输出参考端。当输入电压后,反馈变压器完成自激振荡频率和驱动功能,通过变压器Tl原级与次级耦合,实现能量传至输出端,经整流二极管D1,D2,输出电压。如图1,图2所示,初级绕组中间抽头上串联一个电感LI构成了电流反馈型电路。当串联电感后铁心饱和时,开关管上出现一个幅值很大的电流尖峰,电流变化率di/dt很大,但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变压器中心抽头处的电压将下降到地电位,因此可以消除开关管导通和关断时出现的电流尖峰。从而保证电流尖峰的很好解决,同时降低了开关管的损耗,效率也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如图3所示,自激振荡电路采用MOSFET场效应管,能够有效解决磁通不平衡问题。电容C3能够有效的抑制电流尖峰,起到保护MOSFET场效应管的目的。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而已,应当指出本
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均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激推挽振汤电路,包括LC滤波电路(I),RC振汤电路(2),振汤驱动及保护电路⑶和整流滤波电路⑷; 所述LC滤波电路(I)具有电感LI和输入滤波电容Cl,所述电感LI位于LC滤波电路(I)的输入端,电感LI的一端与电源Vin连接,电感LI的另一端与输入滤波电容Cl串联,输入滤波电容Cl的另一端与电源GND连接; 所述RC振汤电路⑵包括振汤电路Rl和振汤电路C2,所述振汤电路Rl的一端与电感LI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同振荡电路C2连接,并与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中的反馈变压器TI-2主饶组中间抽头连接; 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中场效应管为N型MOSFET场效应管。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激推挽振荡电路,所述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包括反馈变压器T1-2,原级变压器Tl-I,驱动电阻R2,驱动电阻R3,晶体管Ql和晶体管Q2,所述反馈变压器T1-2饶组两端分别于驱动电阻R2和R3的一端连接,驱动电阻R2和R3的另一端分别与晶体管Ql和晶体管Q2的栅极连接,原级变压器Tl-I绕组两端分别与Ql的漏极,Q2的源极连接,Ql的源极和Q2的漏极与电源GND连接,保护电路C3两端分别接于Ql,Q2的漏极之间。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激推挽振荡电路,所述电感LI中采用的电感为DIP工字磁芯 DR4*6、DR6*8 或 SMD 贴片 CD32、CD43、CD54、SM104、和 SM107 电感。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自激推挽振荡电路,包括LC滤波电路(1),RC振荡电路(2),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和整流滤波电路(4),所述L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激推挽振荡电路,包括LC滤波电路(1),RC振荡电路(2),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和整流滤波电路(4);所述LC滤波电路(1)具有电感L1和输入滤波电容C1,所述电感L1位于LC滤波电路(1)的输入端,电感L1的一端与电源Vin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输入滤波电容C1串联,输入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源GND连接;所述RC振荡电路(2)包括振荡电路R1和振荡电路C2,所述振荡电路R1的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同振荡电路C2连接,并与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中的反馈变压器T1?2主饶组中间抽头连接;振荡驱动及保护电路(3)中场效应管为N型MOSFET场效应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