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转动的插头式连接器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传输电流的插头式连接器,该插头式连接器具有插头侧端,该插头侧端被设计成形成具有配对插头的插头连接;缆线侧端,该缆线侧端被设计成以电气及机械方式连接到缆线上,该缆线具体是具有网屏以及在该网屏内的至少两个导体的缆线;壳体;并且具有至少两个内部导体部件,该至少两个导体部件通过绝缘部件被至少部分地保持在该壳体中并且是彼此电绝缘的,其中这些内部导体部件在轴向方向上在该插头侧端伸出超过该壳体,其中这些内部导体部件被安排和设计的方式为使得它们在它们伸出超过该壳体的范围中在该插头侧端处形成接触区域,所述接触区域在该轴向方向上是彼此间隔开的并且用来在该配对插头中与对应的导体部件产生电接触,其中内部导体部件各自具有接触区段,该接触区段在轴向方向上从该接触区域在该插头式连接器的缆线侧端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被设计成以电气及机械方式与该缆线的导体相·连接。用于电插接连接的两极或多极插头式连接器要求插头与配对插头的精确对齐以便使该插头式连接器的对应导体与配对插头的正确导体产生电气及机械接触。插头式连接器和配对连接器由此相对于彼此不是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02 DE 202010009766.51.用于传输电流的插头式连接器,该插头式连接器具有插头侧端(20),该插头侧端被设计成形成具有配对插头的插头连接;缆线侧端(22),该缆线侧端被设计成以电的气及机械的方式连接到缆线(24)上,该缆线具体是具有网屏(26)以及在该网屏(26)内的至少两个导体(28,30)的缆线(24);壳体(10);并且具有至少两个内部导体部件(12,14),该至少两个导体部件通过绝缘部件被至少部分地保持在该壳体(10)中并且是彼此电绝缘的,其中这些内部导体部件(12,14)在轴向方向上在该插头侧端(20)伸出超过该壳体(10),其中这些内部导体部件(12,14)被安排和设计的方式为使得它们在它们伸出超过该壳体(10)的范围中在该插头侧端(20)处形成接触区域(40,44),所述接触区域在该轴向方向上是彼此间隔开的并且用来在该配对插头中与对应的导体部件产生电接触,其中内部导体部件(12,14 )各自具有接触区段(42,46 ),该接触区段在轴向方向上从该接触区域(40,44 )向该插头式连接器的缆线侧端(22)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被设计成用电气及机械方式与该缆线(24)的导体(28,3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内部导体部件(12)的接触区域(40,44)是在圆周方向上被空隙(52)中断的第一空心柱形接触表面的形式,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内部导体部件(14)的接触区段(46)被设计和安排的方式为使得它在轴向方向上穿过在第一空心圆柱形接触表面(40)中的空隙(52)伸出,与该第一空心柱形接触表面(40)是电绝缘的,从而使得在轴向方向上与该第一内部导体部件(12)的接触区域(40)相比,该第二内部导体部件(14)的接触区域(44)被安排成更接进该插头式连接器的插头侧端(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0)形成电磁屏蔽并且是在该插头式连接器的缆线侧端(22)上形成的用于与缆线(24)的网屏(26)的电气及机械连接。3.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头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第二内部导体部件(14)的接触区域(44)形成为第二空心柱形接触表面,具体形成为接触表面空心柱面,具体形成为在圆周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布拉克伯恩,
申请(专利权)人: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