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用于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Cu合金膜的显示装置,详细地说,涉及具备与含氧绝缘体层的密接性等优异的Cu合金膜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以液晶显示器为代表的显示装置的配线中,至今使用铝(Al)合金膜。但是,随着显示装置的大型化和高画质化的进展,配线电阻大引起的信号延迟和电力损失的明显化。为此,作为配线材料,比Al电阻低的铜(Cu)受到瞩目。Al的电阻率为2. 5 X 10_6 Ω -cm, 对此,Cu的电阻率低,为1.6 X 10_6Ω · cm。但是,Cu不能确保和栅极绝缘膜(作为代表可例举SiOx、SiON等的Si氧化物、Si 氮氧化物等)的充分的密接性。即,存在与含氧绝缘体层的密接性低,发生剥离的问题。另外,由于与含氧绝缘体层的密接性低,所以Cu还存在用于加工成配线形状的湿蚀刻困难的问题。玻璃基板的主成分是Si氧化物,存在与栅极绝缘膜同样的问题,但提 出了用于提高与所述玻璃基板的密接性的各种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I 3中公开了在Cu配线和玻璃基板之间,设置钥(Mo)和铬 (Cr)等高熔点金属层实现提高密接性的技术。但是,在这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21 JP 2010-1643851.一种显示装置用Cu合金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包括第一层(Y)和第二层(X)的层叠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层⑴由合计含有1. 2 20原子%的从由Zn、N1、T1、Al、Mg、Ca、W、Nb和Mn构成的群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元素的Cu合金构成,所述第二层(X)由纯Cu或以Cu为主成分的Cu合金即电阻率比所述第一层(Y)低的Cu合金构成, 所述第一层(Y)的一部或全部与含氧绝缘体层直接接触,并且, 所述第一层⑴含有Zn或Ni时,所述第一层⑴的膜厚为IOnm以上IOOnm以下, 所述第一层(Y)不含有Zn和Ni时,所述第一层(Y)的膜厚为5nm以上IOOn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Cu合金膜,其中,所述第一层(Y)的膜厚相对于Cu合金膜总膜厚为6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用Cu合金膜,其中,所述第一层⑴含有Mn,所述含氧绝缘体层是通过CVD法制作成的氧化硅(SiOx)或氮氧化硅(SiON)时,满足下式⑴,2 ^ {[O] X [Mn] XL 6}/( + [N]) ·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木绫,钉宫敏洋,寺尾泰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