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383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其包括:点火器,用于保持所述点火器的套环,以及固定至所述套环并且在内部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杯状壳体,所述套环由金属部和与所述金属部整合为一体的树脂部的组合所形成,所述套环设置有形成于其外周面的环形槽沟,所述杯状壳体与所述套环通过将折曲部嵌合至环形槽沟而固定,所述折曲部通过将所述杯状壳体的开口侧的端部向内弯折而获得,由所述折曲部的内壁面与所述套环形成环形空间,并且该环形空间是与所述杯状壳体的内部相连通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体发生器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预张紧器等的气体发生器。相关领域的说明座椅安全带预张紧器具有由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驱动的机制以收回拉紧座椅 安全带。在壳体中容纳点火器与气体发生剂的小型气体发生器公知为在座椅安全带预张紧 器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为了使预张紧器正确发挥作用,必须将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在 没有任何泄漏的情况下供应至预张紧器。JP-A No. 2002-239371 与 JP-A No. 2001-106017 公开了在座椅安全带预张紧器中 使用的气体发生器的例子。JP-A No. 2002-239371公开了与保持件6 —体化而形成的加强件7,作为用于固定 容纳气体发生剂2的杯体3的结构。加强件7通过插入成型而与由树脂制成的保持件6的 外周部一体成型。JP-A No. 2001-106017公开了包括挤压嵌合至由树脂制成的保持件3的外周的环 圈体4的结构。环圈体4保持用于装填气体发生剂P的圆筒容器1,并且除了通过挤压嵌合 进行固定之外,还可以使用螺杆或螺栓进行固定。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点火器,用于保持所述点火器的套环(collar),以及固定至所述套环并且在内部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杯状壳体,所述套环由金属部和与所述金属部整合为一体的树脂部的组合所形成,所述套环 设置有形成于其外周面的环形槽沟,所述杯状壳体与所述套环通过将折曲部嵌合至所述环形槽沟而固定,所述折曲部 通过将所述杯状壳体的开口侧的端部向内弯折而获得,由所述折曲部的内壁面与所述套环形成并且与所述杯状壳体的内部相连通的环 形空间。附图说明从下文给出的详述和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仅以示意性方式给出,因 此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各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在图1中,(a)示出了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气体发生器的装配方法的轴向横截面视图,并且(b)示出了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 的结构的轴向横截面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的另一实施方案的轴向半横截面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的又一实施方案的轴向半横截面视图;以及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的又一实施方案。在图5中,(a)示出了其 轴向半横截面视图,并且(b)示出了图5(a)的局部放大视图(杯状壳体未示出)。专利技术详述对于根据JP-A No. 2002-239371 与 JP-A No. 2001-106017 的气体发生器,如果 当杯体或圆筒容器内部的压力由于作动产生的压力而增加时,向外推展加强件7或环圈 体4的力起作用,容易在加强件7或环圈体4与保持件之间形成间隙。此外,采用JP-A No. 2001-106017中的螺杆或螺栓增加了额外的处理加工,并且增加了零部件数量,因此从 简单的结构或加工方法的角度而言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其容易组装,并且在作动时不泄漏气体。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优选的实施方案2至8 :2.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折曲部包括位于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 部,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上部环形周面与下部 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并且杯状壳体和套环通过以下方式固定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且折曲部的环形折曲角部抵接环形槽沟的下部环形周面。3.气体发生器,其中折曲部包括位于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 部,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上部环形周面和下部 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并且杯状壳体与套环通过以下方式固定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且折曲部的内环形周面抵接环形槽沟的环形壁面。4.气体发生器,其中折曲部包括位于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 部,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上部环形周面与下部 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并且杯状壳体与套环通过以下方式固定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折曲部的内部环形周面抵接环形槽沟的环形壁面,且折曲部的环形折曲角部抵接环形槽沟的下部环形周面。5.实施方案2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折曲部包括位于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 部,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上部环形周面与下部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环形壁面与下部环形周面中的至少一个由套环的金属部形成。6.气体发生器,其中杯状壳体具有向其周壁部的内侧突出的多个突起,并且该多个突起抵接套环。7.气体发生器,进一步包括多个突起,其设置于杯状壳体的周壁部;圆筒形壁部,其设置于树脂部且用于包围和固定点火器的点火部,所述圆筒形壁 部包括形成于其外周面的环形凸部,其中,由突起限定的内径略小于环形凸部的外径。8.实施方案7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将杯状壳体固定至套环,使突起挤压接触环形 凸部。本专利技术提供气体发生器用于座椅安全带预张紧器或座椅安全带牵引器的用途。点火器为用于座椅安全带预张紧器或气囊装置的气体发生器中公知的电子点火 器,并且包括至少点火部与导电销。套环也为用于气体发生器中的公知元件,包括通过注射成型一体化的金属部与树 脂部。套环在树脂部围绕点火器的状态下保持点火器。杯状壳体为内部填充有公知的气体发生剂的壳体。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使用由例如 不锈钢、铁等金属制成的弹性杯状壳体或塑性可变形的杯状壳体,因为其易于安装至套环。套环的环形槽沟可以仅在金属部上或仅在树脂部上形成,或可以同时在金属部与 树脂部这两者上形成。在杯状壳体中,靠近开口的周壁向内弯折,并且通过将折曲部嵌合入套环的环形 槽沟中而安装壳体。为了增加将折曲部嵌合入套环的环形槽沟中的嵌合强度,优选地,调节折曲部的 内径尺寸与环形槽沟的外径尺寸(内径尺寸〈外径尺寸),以使得当将杯状壳体嵌合入环形 槽沟时,抵接部形成挤压接触。当将杯状壳体嵌合入套环时,通过折曲部与套环形成与杯状壳体的内部相连通的 环形空间。在作动时,因为通过杯状壳体内部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所产生的气体(气压)均 匀的推压形成环形空间的壁面(折曲部的表面与套环的表面),所以折曲部与套环之间的 结合强度增加,并且因此起防止气体泄漏的作用。杯状壳体的折曲部可以包括位于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 及环形折曲角部。套环的环形槽沟可以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这些表面的环形壁面。可以通过从以下列出的三个实施方案中选择而将杯状壳体的折曲部与套环的环 形槽沟之间的接触状态设置成与(iii)的全部的组合、(i)与(ii)的组合、以及(i)与(ii)的组合中的任意一项。如本专利技术以下说明的,折曲部抵接环形槽沟,或折曲部固 定至环形槽沟。(i)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ii)折曲部的内部环形周面抵接环形槽沟的环形壁面。(iii)折曲部的环形折曲角部抵接环形槽沟的下部环形周面。杯状壳体可以成型为具有从其周壁部向内突出的多个突起。通过使突起抵接套环 (优选地,通过挤压接触),可以实现加强提高杯状壳体至套环的固定强度。对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当壳体内部的压力由于作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29 JP 2010-170360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气体发生器,其包括 点火器, 用于保持所述点火器的套环,以及 固定至所述套环并且在内部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杯状壳体, 所述套环由金属部和与所述金属部整合为一体的树脂部的组合所形成,所述套环设置有形成于其外周面的环形槽沟, 所述杯状壳体与所述套环通过将折曲部嵌合至所述环形槽沟而固定,所述折曲部通过将所述杯状壳体的开口侧的端部向内弯折而获得, 由所述折曲部的内壁面与所述套环形成并且与所述杯状壳体的内部相连通的环形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折曲部包括位于所述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部, 所述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部环形周面与所述下部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并且 所述杯状壳体和所述套环通过以下方式固定 所述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所述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且 所述折曲部的环形折曲角部抵接所述环形槽沟的下部环形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折曲部包括位于所述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部, 所述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部环形周面和所述下部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并且 所述杯状壳体与所述套环通过以下方式固定 所述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所述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且 所述折曲部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锅笃小田慎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赛璐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