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包括利用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将作为碳源的二氧化碳变换为生物量后,再制造生物燃料的技术的一连串的生物燃料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燃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用培养液培养在细胞内积蓄油脂和碳水化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培养工序(S1)、使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细胞内积蓄的碳水化合物油脂化的油脂化工序(S2)、从上述光合作用微生物的细胞内提取油脂的提取工序(S3)、以及使上述提取的油脂改性的改性工序(S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生物燃料的。
技术介绍
生物燃料是利用来自生物量的原料生産的燃料。生物量在例如像植物那样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情况下从光能与二氧化碳产生的油脂或碳水化合物成了生物燃料的原料,因此能够生产对环境压力小的燃料。生物燃料有将碳水化合物糖化,经酒精发酵产生的生物乙醇、作为植物油的主成分的甘油三酯、由蜡酯等中性脂质产生的生物柴油和生物喷气燃料等。生物燃料的原料植物已知有大豆、玉米、棕榈等,但是以可食性作物为原料的情况下,有担心造成粮食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麻风树、亚麻荠等非粮食性植物生产生物燃料也在取得进展,但是存在单位面積的産量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池塘、沼泽中广泛栖息的光合作用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等,具有与植物相同的光合作用能力,从水与二氧化碳生物合成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等,在细胞内的积蓄达数十质量%。已知与植物相比,其产量高,每单位面積的产量为这些据说産量高的棕榈的10 倍以上。在专利文献I记载有照射光的波长和強度受到控制的人工光 ,培养作为光合作用微生物的藻类,固定二氧化碳的技术。而且在该专利文献I记载有固定二氧化碳以生产目标物质并加以分离、精制的装置、方法以及培养装置。而且在该专利文献I提出了利用光合作用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以及作为固定化的二氧化碳的利用形态的一个例子,将其作为生物燃料的原燃料。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574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专利文献I没有公开如何从固定化的二氧化碳生产生物燃料的技术。利用光合作用微生物具有的光合作用能力减少气体二氧化碳的情况下,生物量的重量与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量成正比增加,但是如果不能够将这些有效利用,在工业上利用是困难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包含利用光合作用微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将作为碳源的二氧化碳变换为生物量后,再制造生物燃料的技术的一连串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包含用培养液培养在细胞内积蓄油脂和碳水化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培养工序、使利用所述培养液培养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细胞内积蓄的碳水化合物油脂化的油脂化工序、从所述光合作用微生物的细胞内提取油脂的提取工序、以及使所述提取的油脂改性的改性工序。这样,本专利技术的,在培养工序培养光合作用微生物,利用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将作为碳源的二氧化碳变换为油脂及碳水化合物那样的生物量积蓄于细胞内后,在油脂化工序使积蓄于光合作用微生物的细胞内的碳水化合物油脂化,以得到更多的油脂。然后,用本专利技术的,在接着进行的提取工序提取油脂后, 在改性工序对油脂进行改性,以制造生物燃料。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则能够提供包括在利用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将作为碳源的二氧化碳变换为生物量后,进一步进行生物燃料的制造的技术的一连串的。又,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则由于在制造工序中包含油脂化工序,因此能够比用已有的制造更多的生物燃料。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的一实施形态的流程图。图2是说明生物燃料制造装置的一实施形态的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的流程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的一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包含培养工序S1、油脂化工序S2、提取工序S3、以及改性工序S4。首先进行的培养工序SI,是用培养液培养在细胞内积蓄油脂及碳水化合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工序。作为本专利技术能够使用的光合作用微生物,有例如眼虫(Euglena)。眼虫包含鞭毛虫的一群中作为有运动能力的藻类出名的“小眼虫(Euglena gracilis)”。大部分眼虫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实现独立的营养生活,但是也有捕食性的和吸收收营养的。眼虫是被分类于动物学与植物学双方的属。 在动物学中,属于原生动物门(Protozoa)的鞭毛虫纲(Mastigophorea)、植物鞭毛虫亚纲(Phytomastigophorea)的目中有眼虫目(Euglenida),该目由三个亚目、即眼虫亚目(Euglenoidina)、袋鞭藻亚目(Peranemoidina)、瓣胞藻亚目(Petalomonadoidina)构成。眼虫亚目(Euglenoidina)中包含作为属的眼虫(Euglena)、囊裸藻 (TracheIemonas)、陀螺藻(Strombonas)、扁裸藻(Phacus)、鱗孔藻(Lepocinelis 是否为 Lepocincl is)、变胞藻(Astasia)、柄裸藻(Colacium)。植物学中,有裸藻植物门(Euglenophyta),其下有眼虫藻纲(Euglenophyceae)、 眼虫目(Euglenales),作为包含于该目的属,除了眼虫属(Euglena)外,与动物分类表相同。除此以外,也可以选择蓝藻(Cyanobacteria)、绿藻(Green algae)、以及共球藻纲(Trebouxiophyceae)、红毛菜纲(Bangiophyceae)、青绿藻纲(Prasinophyceae)、娃藻纲 (BaciIIasiophyceae)、球石藻纲(Coccolithophorid)、甲藻纲(Dinophyceae)、真眼点藻纲(Eustigmatophyceae)、金胞藻纲(Chrysophyceae)等中的I种或2种以上使用。还有,作为蓝藻,有例如色球藻科(Chroococcacae)、真枝藻科(Stigonematacae)、 鞭枝藻科(Mastigocladacae)、以及颤藻科(Oscillatroriacae)。又,此外还可以举出灰蓝集球藻(Synechococcus Iividus)以及细长集球藻(Synechococcus elongatus)等聚球藻 (Synechococcus)、米纳瓦集球藻(Synechocystis minervae)等集胞藻(Synechocystis)、 层理鞭枝蓝细菌(Mastigocladus Iaminosus)等鞭枝藻(Mastigocladus)、层理席蓝细菌 (Phormidium Iaminosus)等席藻(Phormidium)、温泉束藻(Symploca thermal is)等束藻 (Symploca)、温泉隐球藻(Aphanocapsa thermal is)等隐球藻(Aphanocapsa)、以及飞氏蓝菌(Fisherella)等。而且可以使用属于鱼腥藻(Anabaena)属的变异鱼腥藻(Anabanena variabilis) ATCC 29413、蓝杆藻(Cyanothece)属的蓝杆藻种(Cyanothece sp. ) ATCC 51142、属于集球藻属(Synechococcus)属的集球藻种(Synechococcus sp. ) PCC 7942、以及属于水花微囊藻(Anacystis)属的构巢水花微囊藻(Anacystis nidulans)以及嗜热性蓝藻等。作为绿藻和共球藻,可以举出有例子为头霉藻(Cephaleuros),如小球藻 (Chlorella)包含系统学分类的从小球藻中分离的副小球藻(Parachlorella)、衣藻 (Chlamydomonas)、杜氏藻(Dunaliella)、栅藻(Senedesmus)、葡萄藻(Botryococcus)、 裂丝藻(Stichococcus)、微绿球藻(Nannochlori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26 JP 2010-1210421.一种生物燃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用培养液培养在细胞内积蓄油脂和碳水化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培养工序、使利用所述培养液培养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细胞内积蓄的碳水化合物油脂化的油脂化工序、从所述光合作用微生物的细胞内提取油脂的提取工序、以及使所述提取的油脂改性的改性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燃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培养工序与所述油脂化工序之间包含将培养过的所述培养液浓缩的浓缩工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燃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工序中的浓缩是沉降浓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燃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工序中的浓缩是沉降浓缩和接着其后进行的离心分离浓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燃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脂化工序与所述提取工序之间包含将含有培养的所述光合作用微生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宏明,山下孝,福岛幸生,天野研,金子高志,上田厳,青木信雄,铃木健吾,岚田亮,中野良平,
申请(专利权)人: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优瑞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