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355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良好的胶版印刷适应性,可以形成高清晰度的电路图案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在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中含有有机粘结剂树脂、导电粉末和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含有30~90质量%760mmHg下的沸点为250~330℃的高沸点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
技术介绍
一般,作为在电子装置中形成高清晰度电路图案的技术,光刻法被广为使用。然而,光刻法是通过除去材料来形成图案的减法工艺,因此存在材料的使用效率低,工序复杂、需要湿式工艺等大型设备等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在期望的位置添加材料的加法工艺,可列举出凹版印刷、凹版胶印印刷等印刷方法。例如,根据凹版胶版印刷,向凹版供给导电性糊剂,将其转印到例如使用了有机硅等弹性体的胶印滚筒上,再转印到在工作台上的基材上,由此可以形成电路图案等导电图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等)。在这样的凹版胶版印刷等胶版印刷法中,自版上借助胶印滚筒将导电性糊剂转印到基材上,因此在各自的工序中要求良好的转印性。此外,还需要抑制由导电性糊剂的拉丝、静电引起的、会成为电特性劣化(短路不良)的原因的图案的须状缺陷等图案形状不良。 因此,要求具有适宜的流变特性、印刷适应性优异的导电性糊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30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在导电性糊剂中要求提高转印性等印刷适应性。在胶版印刷中,在版上形成的图案被转印到胶印滚筒上(转移(off)工序),再从胶印滚筒转印到基材上(固定 (set)工序)。此时,若导电性糊剂没有干燥至一定程度,则会在胶印滚筒上残存图案。另一方面,若在胶印滚筒上过度干燥,则该情况下不能转印到基材上。因此,对干燥影响大的导电性糊剂中所含有的有机溶剂的选择变得重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转印性等良好的胶版印刷适应性、可形成高清晰度的导电图案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实施方式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的特征在于,其含有有机粘结剂树脂、导电粉末和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含有3(Γ90质量%760mmHg下的沸点为25(T330°C的高沸点溶剂。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形成具有转 印性等良好的胶版印刷适应性、高清晰度的电路图案。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中,有机粘结剂树脂优选含有在I 分子中至少包含两个以上羧基的含羧酸树脂。通过含有这样的含羧酸树脂,导电性糊剂的弹性得到提高,因此在印刷工序中转印(转移工序及固定工序)时不容易发生糊剂的破裂,能够提高良好的印刷适应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中优选含有交联剂。进而,在该交联剂中,优选含有在I分子中至少包含两个以上缩水甘油基的环氧树脂。通过含有这样的交联剂,会与有机粘结剂树脂反应、形成三维网状链结构,可以提高形成的图案的耐溶剂性、密合性。进而,优选的是,在版上形成这样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的图案,将形成的图案在胶印滚筒表面一次转印,将一次转印的图案在基材表面二次转印,使二次转印的图案在 8(T20(TC下干燥或固化。通过如此操作形成导电图案,可以得到具有良好的形状、清晰度高的导电图案。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其具有转印性等良好的胶版印刷适应性,可以形成高清晰度的导电图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为含有有机粘 结剂树脂、导电粉末和有机溶剂的导电性糊剂,所述有机溶剂含有3(Γ90质量%760mmHg下沸点为25(T330°C的范围的高沸点溶剂。关于在本实施方式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中的有机粘结剂树脂,其用于赋予糊剂良好的印刷适应性,或者用于在导电图案中残存以赋予密合性、耐弯曲性、硬度等物性。 作为这样的有机粘结剂树脂,只要是可以赋予糊剂印刷适应性的物质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聚酯树脂、聚氨酯改性聚酯树脂、环氧改性聚酯树脂、丙烯酸(酯)类改性聚酯树脂等各种改性聚酯树脂、聚醚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丙烯酸(酯)类聚氨酯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苯氧树脂、丙烯酸(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酰胺、硝化纤维素、纤维素-醋酸酯-丁酸酯 (CAB)、纤维素-醋酸酯-丙酸酯(CAP)等改性纤维素类等。其中,特别优选含有在I分子中至少包含两个以上羧基的含羧酸树脂。作为这样的含羧酸树脂,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以下列举的树脂,但不限定于这些树脂。( I)通过使(甲基)丙烯酸等不饱和羧酸、与一种以上具有除此以外的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共聚而获得的含羧基树脂。(2)通过在(甲基)丙烯酸等不饱和羧酸与一种以上具有除此以外的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共聚物上加成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等单官能环氧化合物而获得的含羧基树脂。(3)使(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等含有环氧基和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与具有除此以外的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共聚物、和丙酸等饱和羧酸反应,使生成的仲羟基与多元酸酐反应而获得的含羧基树脂。(4)使马来酸酐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酸酐与具有除此以外的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共聚物、和丁醇等具有羟基的化合物反应而获得的含羧基树脂。(5)使多官能环氧化合物与饱和单羧酸反应,使生成的羟基与饱和或不饱和多元酸酐反应而获得的含羧基树脂。(6)使聚乙烯醇衍生物等含羟基聚合物与饱和或不饱和多元酸酐反应而获得的含羟基和羧基树脂。(7)使多官能环氧化合物、饱和单羧酸、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醇性羟基和一个与环氧基反应的醇性羟基以外的反应性基团的化合物的反应产物、与饱和或不饱和多元酸酐反应而获得的含羧基树脂。(8)使一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与饱和单羧酸反应,使得到的改性氧杂环丁烷树脂中的伯羟基与饱和或不饱和多元酸酐反应而获得的含羧基树脂。(9)使多官能环氧树脂与饱和单羧酸反应之后再与多元酸酐反应而获得的含羧基树 脂进一步与分子中具有一个环氧乙烷环的化合物反应而获得的含羧基树脂。其中,特别优选使用(I)、( 2 )及(3 )的含羧基树脂。它们可以任意调整分子量、玻璃化转变温度等,且可以适当调整糊剂的印刷适应性、适当控制对基材的密合性。此外,这样的含羧基树脂的酸值优选为4(T200mgK0H/g。若含羧基树脂的酸值不足 40mgK0H/g,则糊剂的内聚力降低、印刷时容易发生转移不良。另一方面,若超过200mgK0H/ g,则糊剂的粘度变得过高,需要配混大量的交联剂等,难于赋予印刷适应性。更优选为 45 150mgK0H/g。此外,在基材上使用树脂薄膜时,从耐弯曲性与对基材的密合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聚酯树脂、丙烯酸(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改性聚酯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聚聚酯树脂等。作为有机粘结剂树脂,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300(Γ50000。若数均分子量不足 3000,则印刷时容易发生转移不良,难于形成良好的导电图案。另一方面,若数均分子量超过50000,则在印刷时容易发生源自糊剂的拉丝的须状缺陷、线条的弯曲等,印刷适应性差。 更优选为5000 30000。需要说明的是,数均分子量为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值。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中的导电粉末,只要是赋予形成的导电图案以导电性的物质即可。作为这样的导电粉末,可列举出Ag、Au、Pt、Pd、N1、Cu、Al、Sn、 Pb、Zn、Fe、Ir、Os、Rh、W、Mo、Ru 等。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30 JP 2010-1717081.一种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有机粘结剂树脂、导电粉末和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含有3(Γ90质量%760mmHg下的沸点为25(T330°C的高沸点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粘结剂树脂含有在I分子中至少包含两个以上羧基的含羧酸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正树小田桐悠斗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