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通常涉及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例如心房纤维性颤动(“AF”)和心房扑动(“AF1”)。具体来说,本公开涉及利用可植入装置发出低能电刺激的装置和方法,所述可植入装置传递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从而破坏并终止维持AF和AFl的折返机制。
技术介绍
心房快速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目前估计有大约230万美国人患有此病。心房快速心律失常有两种主要形式AF和AF1,分别地,其慢性病形式的发生比率大约为10:1。当前项目研究显示,到2050年,将有1,200万到1,500万美国人罹患AF。血栓栓塞性中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可能增高的死亡率等已有详细描述的临床结果增加了此问题的严重性。·很多不同因素可能促使AF和AFl的发生并持续。某些心脏疾病容易诱使患者患上AF,包括冠状动脉病、心包炎、二尖瓣病、先天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毒性心脏病和高血压。这些疾病中的很多都被认为是通过增加心房压力和/或引起心房扩张而促使AF发生。AF同样也会发生在没有任何明显心脏病或全身疾病的个体,这种情况被认为是“孤立性AF”,其主要涉及自主神经系统。AF和AFl是通过折返机制来维持的。具体地,心房组织持续的自我激发,产生了折返,即循环或者类旋风型的兴奋。AFl通常被定义为宏观折返回路,其能够围绕功能块或解剖线旋转。主要的解剖结构通常用于定义一个或多个同步折返回路,包括右心房内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区域和左心房内肺静脉区域。如果折返周期时间(CL)持续相对较长,一对一的传导能够保持遍及整个心房并且能够观察到AFl。然而,如果折返回路周期时间足够短,由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07 US 12/776,1961.一种房性心律失常治疗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适于植入到患者的心脏的心房附近以提供远场脉冲的电极; 至少一个适于植入到患者的心脏的心房附近以提供近场脉冲并感应心脏信号的电极; 适于植入到患者中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电极的植入式治疗发生器,包括 感应电路,感应代表心房活动和心室活动的心脏信号; 检测电路,可操作地连接到感应电路以评估代表心房活动的心脏信号,从而测定心房周期时间并检测至少部分基于心房周期时间的房性心律失常; 控制电路,可操作地连接到感应电路,根据房性心律失常,以每阶段具有100到400毫秒之间的级间延迟并在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期间没有确认房性心律失常的转换,来控制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的产生并选择性传递到电极;以及治疗电路,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电极和控制电路,包括 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到至少一个远场电极的第一阶段电荷储存电路,其选择性地储存用于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的第一阶段的能量,其具有至少两个并小于十个的大于10伏特并小于100伏特的双相心房心律转复脉冲,伴有小于10毫秒的脉冲时间以及在20到50毫秒之间的脉冲耦合间隔,其中所述第一阶段具有小于两个房性心律失常的周期时间的总持续时间并以每个双相心房心律转复脉冲小于O.1焦耳的能量在心室不应期内传递以拔除一个或多个与房性心律失常有关的异常; 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到至少一个远场电极的第二阶段电荷储存电路,其选择性地储存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的第二阶段的能量,其具有至少五个并小于十个的小于心室远场激发阈值的远场脉冲,伴有大于5并小于20毫秒的脉冲时间以及在房性心律失常的周期时间的70-90%之间的脉冲耦合间隔,其中第二阶段防止一个或多个与房性心律失常有关的、通过第一阶段拔除的异常的再次销住;以及 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到近场电极的第三阶段电荷储存电路,其选择性地储存三阶段心律转复治疗的第三阶段的能量,其具有至少五个并小于十个的小于10伏特的近场脉冲,伴有大于O. 2并小于5毫秒的脉冲时间以及在房性心律失常的周期时间的70-90%之间的脉冲耦合间隔,其中第三阶段消除一个或多个与房性心律失常有关的、通过第一阶段拔除的并通过第二阶段防止再次销住的异常;以及 电池系统,其可操作地连接并提供电力到感应电路、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治疗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储存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输出电容配置和电耦合至所述电池系统以给所述至少一个输出电容配置充电的高压变压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储存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输出电容配置和电耦合至所述电池系统以给所述至少一个输出电容配置充电的充电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电荷储存电路和第三电荷储存电路包括单独的低压输出电容配置和在单独的低压输出电容配置和所述远场电极和近场电极之间的切换电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极以确保传递双相脉冲的H-桥切换电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控制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的传递以按序传递第一阶段之一,第二阶段之一和第三阶段之一。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控制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的传递以按序传递第一阶段之一,第二阶段之一,第一阶段之一,第二阶段之一和第三阶段之O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和所述至少两根引线包括至少四个远场电极,并且配置控制电路来选择性地激发远场电极的合并以在不同的远场电极之间产生多个不同的电场,从而提供循环的电场作为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阶段电荷储存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阶段电荷储存电路产生的阶段性拔除的远场治疗。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根据一组用于每个阶段的脉冲的治疗参数传递每个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其根据植入装置的患者的反馈编程从而在患者可容忍的痛觉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含编程有启发式学习运算法的微处理器,根据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的效果,该算法动态地修改用于每个阶段的脉冲的治疗参数组的设置。11.一种房性心律失常治疗装置,包含 适合植入到患者中的植入式治疗发生器,包括 用于检测房性心律失常和测定所述房性心律失常的周期时间的设备; 用于产生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的设备,包括 用于产生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的第一阶段的设备,所述第一阶段具有至少两个并小于十个的大于10伏特并小于100伏特的双相心房心律转复脉冲,伴有小于10毫秒的脉冲时间以及在20到50毫秒之间的脉冲耦合间隔,用于拔除一个或多个与房性心律失常有关的异常,其中所述第一阶段具有小于两个房性心律失常的周期时间的总持续时间并以每个双相心房心律转复脉冲小于O.1焦耳的能量在心室不应期内传递; 用于产生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的第二阶段的设备,所述第二阶段具有至少五个并小于十个的小于心室远场激发阈值的远场脉冲,伴有大于5并小于20毫秒的脉冲时间以及在房性心律失常的周期时间的70-90%之间的脉冲耦合间隔,用于防止一个或多个与房性心律失常有关的异常的再次销住;以及 用于产生三阶段心律转复治疗的第三阶段的设备,所述第三阶段具有至少五个并小于十个的小于10伏特的近场脉冲,伴有大于O. 2并小于5毫秒的脉冲时间以及在房性心律失常的周期时间的70-90%之间的脉冲耦合间隔,用于消除一个或多个与房性心律失常有关的异常;以及 用于控制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的传递以响应房性心律失常的检测的设备,伴有每个阶段具有在100到400毫秒之间的级间延迟,并且直到第三阶段的传递以后才确认房性心律失常的转换;以及 至少两个适合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植入式治疗发生器的引线,每个引线具有至少一个适合设置于紧邻患者心脏心房的电极,通过所述电极选择性地将三阶段心房心律转复治疗传递到心脏心房, 从而所述用于产生第一阶段的设备和用于产生第二阶段的设备通过用于控制传递到电极的远场配置的设备选择性地连接,并且用于产生第三阶段的设备通过用于控制传递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戈尔·R·叶菲莫夫,瓦季姆·V·费奥多罗夫,克里斯特尔·M·普林格尔,凯利·V·福伊尔,克里斯蒂娜·M·安布罗西,
申请(专利权)人:华盛顿大学,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