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以及其隐藏物体使物体不被看见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287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装置以及其隐藏物体使物体不被看见的方法。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器、光失真薄膜、第一物体及第二物体。显示器具有显示面,用以显示画面于显示面。光失真薄膜具有多个表面特征使光线转向。第一物体设置于显示面及光失真薄膜之间并延第一方向延展。第二物体设置于显示面及光失真薄膜之间且延一第二方向延展,第二方向不等于第一方向。表面特征包括第一及第二表面特征,第一表面特征使沿第一光路径传递的光线转向而远离第一物体,使观看者于视角的第一范围内时看不见第一物体。第二表面特征使沿第二光路径传递的光线转向而远离第二物体,使观看者于视角的第二范围内时看不见第二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显示器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手持电子装置越来越盛行,例如智慧型手机。一般来说,将手持电子装置与具有窄边框的大尺寸显示器结合来显示画面已形成一股趋势。然而,使用大尺寸显示器对手持电子装置的制造却有负面的影响。举例而言,显示器设置的区域通常无法再用以设置其他元件,因为其他元件的设置可能会对显示器的可视区域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显示器、一光失真薄膜、一第一物体及一第二物体。显示器具有一显示面,且用以显示画面于显示面。光失真薄膜具有多个表面特征以使光线转向。第一物体设置于显示面及光失真薄膜之间,并延一第一方向延展。第二物体设置于显示面及光失真薄膜之间,且延一第二方向延展,其中第二方向不等于第一方向。表面特征包括多个第一表面特征及多个第二表面特征,第一表面特征使沿一第一光路径传递的光线转向而远离第一物体,使观看者于视角的至少一第一范围内时看不见第一物体。第二表面特征使沿一第二光路径传递的光线转向而远离第二物体,使观看者于视角的至少一第二范围内时看不见第二物体。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隐藏物体使其不被看见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具有一显示器的一电子装置、一第一物体及一第二物体,其中显示器用以显示画面。第一物体及第二物体设置于显示器之前。第一物体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物体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二方向不等于第一方向。将沿一第一光路径传递的光线转向,使其远离第一物体,使观看者于视角的至少一第一范围内时看不见第一物体。将沿一第二光路径传递的光线转向,使其远离第二物体,使观看者于视角的至少一第二范围内时看不见第二物体。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天线的平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天线及光失真薄膜的对应部位的局部分解不意图;图4是图3的光失真薄膜的平面图;图5是图4沿剖面线5-5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4沿首I]面线6_6的首I]面不意图7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隐藏设置于显示器前的物体的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电子装置IO2 :壳体104:盖体106、138:显示器108 :元件 110、111、132 :线路112:显示面114:背光模块116、140 :光失真薄膜130 :天线132 :线路134、135 :第一部分、物体136 :第二部分、物体144、145、146 :特征147:中心150-154 :步骤β :视角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隐藏物体使其不被看见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被隐藏的物体可为不透明,例如为线路,且设置于电子装置的一显示器的可视区域之前。电子装置例如为手机。一般来说,在不预做假设的情形下,物体应该是会被显示器的观看者看见的。然而,通过将光失真薄膜设置于物体上方以将光线转向远离物体的方向,可使观看者于视角的至少一范围内观看时,无法看见上述物体。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光失真薄膜包括多个表面特征,以将光线转向。通过此技术,物体即可设置于显示器的可视区域之前,而不致对使用者的观看品质造成负面影响。有鉴于此,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请参照图1,电子装置100例如为一手机,且电子装置100包括一壳体102、一盖体104以及一显示器106。一元件108设置于显示器106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元件108包括不透明物体。具体而言,元件108包括线路,例如线路110、111(图1绘示为两个)。值得注意的是,线路分别沿不同方向延伸。壳体及盖体定义出一内部空间,电子装置的各种其他元件(部分元件未绘示于图中)设置于内部空间内。显示器例如为一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显示面112及一背光模块114。背光模块114为发射至显示器的光线的光源。应注意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其他不同的设备。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光失真薄膜116,设置于盖体104上方。具体而言,光失真薄膜116覆盖于至少一部分的显示器及至少一部分的元件108上。在本实施例中,光失真薄膜116覆盖显示器的整个可视区域。光失真薄膜用以将光线转向,使其远离线路,因此线路可不被观看者看见。在某些实施例中,光失真薄膜的厚度是介于O. lmm-o. 5_。请注意,法国的WYSIPS制造的能隐藏物体的薄膜沿一方向延展。值得注意的是,装置可包括以各种设置方式设置的物体,这些物体可被隐藏而不被观看者看见,例如利用具有表面特征及/或不同反射率的薄膜。这些不同的设计皆利用光波的全反射(total internal ref lection)定律。因此,各种形状的表面特征可被应用,使光被反射回观看者,以于视角的至少一范围内(例如与显示面的法线夹角60度以内)隐藏其覆盖的物体。在某些实施例中,当观看者从上述范围以外的视角观看此物体时,观看者可看见至少部分的物体。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天线的平面图。此天线可被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内。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为一手机,而天线130包括一条状物或线路132。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的线路(例如第一物体或第一部分134)沿一第一方向彼此平行排列,而其他部分的线路(例如第二物体或第二部分136)垂直于第一方向排列。 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天线及光失真薄膜的对应部位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在图3中,天线与一显示器138及一光失真薄膜140—起绘示。详细而言,天线设置于显示器及光失真薄膜之间,而薄膜的表面特征可防止天线被观看者看见。关于本实施例的表面特征的细节将参照图4至图6详述于下,其中,图4是图3的光失真薄膜的平面图,而图5及图6是图4的不同剂面的不意图。在图4中,表面特征包括一主要特征(例如特征144)及次要特征(例如特征146)。主要特征通常延展且横跨薄膜,而次要特征通常延伸至相邻的主要特征之间。通过各种主要特征及次要特征的组合,各种物体的配置方式可被应用并减少物体对观看者的能见度。如图5所示,薄膜的表面特征与天线的对应部分对位而设置。举例而言,表面特征144、145覆盖且分别与天线的对应部分134、135对位。本实施例的各表面特征的截面通常呈半球状,且各表面特征具有一中心,其通常与线路的对应部分对位。举例来说,表面特征144的中心147设置于天线的对应第一部分134之上。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用沿其他方向设置的物体及表面特征。此外,如图6所示,表面特征146覆盖且分别与天线的对应第二部分136对位。因此,观看者于视角β的范围内观看显示器时无法看见物体136。请注意,对应表面特征146的视角β的范围可与其他表面特征的视角范围相同或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物体(例如为线路)可沿相对显示器的平面上的任一方向设置。同样地,薄膜的表面特征也可延任一方向设置。如实施例所述,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隐藏物体使其不被看见的方法,其光线被转向而远离物体。值得注意的是,物体设置于显示器之前,若物体并非设置于显示器之前,则会被观看此显示器的电子装置的观看者看见。通过将光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器,具有显示面,该显示器用以显示画面于该显示面;光失真薄膜,具有多个表面特征以使一光线转向;第一物体,设置于该显示面及该光失真薄膜之间,并延一第一方向延展;以及第二物体,设置于该显示面及该光失真薄膜之间,且延一第二方向延展,其中该第二方向不等于该第一方向,其中,该些表面特征包括多个第一表面特征及多个第二表面特征,该些第一表面特征使沿一第一光路径传递的该光线转向而远离该第一物体,使观看者于视角的至少一第一范围内时无法看见该第一物体,该些第二表面特征使沿一第二光路径传递的该光线转向而远离该第二物体,使观看者于视角的至少一第二范围内时无法看见该第二物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如希苏拉桂格利A邓可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