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组合,用于安装于机箱上,包括:面板及分别固定在面板相对两侧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包含扣合部,第二部分的扣合部用于卡接在机箱的一侧,第一部分的扣合部活动连接于面板上,第一部分的扣合部能够朝向第二部分移动而使第一部分能够收容在机箱内,或者背离第二部分向外凸伸而卡接在机箱的相对另一侧。通过以上设计的面板组合由于第二部分可预先插入扣合,因此只需要操作第一部分使其与机箱卡扣即可完成安装,省去了过去的用螺钉的复杂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板组合,特别是一种用于服务器的面板组合。
技术介绍
目前,业界对以可拆卸式面板的安装方式多数是采用螺钉将面板固定在所需的框 架上,也有一些是采用扣合的方式以固定面板和框架。若采用螺钉固定的方法,则需在安装 前预先在面板和框架上打孔,而且拆卸也比较麻烦。若采用扣合方式,目前的扣合方式也还 是要借助锁紧螺丝来完成固定。服务器需要根据使用的需求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相关器 件,故其面板应当容易进行装卸。因此,业界各工程人员在简化扣合方式上不断地做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的用于固 定的面板组合卡扣结构。—种面板组合,用于安装于机箱上,包括面板及分别固定在面板相对两侧的第一 部分及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包含扣合部,第二部分的扣合部用于卡接在机 箱的一侧,第一部分的扣合部活动连接于面板上,第一部分的扣合部能够朝向第二部分移 动而使第一部分能够收容在机箱内,或者背离第二部分向外凸伸而卡接在机箱的相对另一 侧。通过以上设计的面板组合由于第二部分可预先插入扣合,因此只需要操作第一部 分使其与机箱卡扣即可完成安装,省去了过去的用螺钉的复杂步骤。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 体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面板组合的组装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面板组合的分解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面板组合的第一部分的放大分解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面板组合的第二部分的放大分解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面板组合的图1的部分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面板组合100面板10本体11、310、320、330、340、410、420通孔12、211、22、336、346、4201侧翼13,14防护边15加强件20横肋201折板2010、220、3312、3321、3380、339、3460、4212纵肋202扣孔21、3110、334、4110扣合结构210扣槽222第一部分30第一结构件31,41缺口3101、3201、3301、4101凹陷部3102扣爪3103、313、314、337、338、414扣片311,411扳手孔312、332、342、412第二结构件32,42卡扣片325钩部3250挡板3251第三结构件33凸伸部3302锁定孔3305第一卡扣件331,421固定部3310凸柱3311扣位333,347,348卡槽335,345第四结构件34拉钉341弹簧3410扣合部344,424卡板3450锁定件35锁定部350弧线3501第二部分40第二卡扣件422机箱50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面板组合100的组装图,其包括一面板10、一加强件20、 一第一部分30以及一第二部分40。在本实施例中,加强件20位于面板10的上方,第一部 分30位于面板10的左上侧,第二部分40位于面板10的右上侧。加强件20、第一部分30 和第二部分40通过各种扣合结构固定在面板10上。其中,加强件20为加强面板10的整 体结构强度的部件,第一部分30和第二部分40为扣合面板组合100以及服务器机箱500 的部件。面板组合100与机箱500扣合后,其下方朝向外。请再参阅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面板组合100的分解图。面板10由金属冲压一体成 型,其包括一本体11以及位于本体11左右两侧的两侧翼13、14。本体11中间位置处从左 到右分布三个长条形通孔12,该长条形通孔12的左右端部均呈现三段弯折状。本体11表 面还包含多个通孔(图未标)分布在本体11表面的各个位置,当面板组合100安装在服务器 机箱500上后,该多个通孔(图未标)可提高服务器机箱500的散热效率。侧翼13由本体11倾斜朝上弯折而成,其中部开设尺寸较大的开口(图未标)。侧翼13位于本体11的左 侧以承载第一部分30。侧翼14形状结构与侧翼13对称且结构相同,其位于本体11的右侧 以承载第二部分40。本体11前侧还向上翻折延伸出一防护边15。当面板组合100装入服 务器机箱500后,防护边15可防止人手从面板组合100的前方插入服务器机箱内掰开面板 10。加强件20为一塑胶件,其由三个横肋201与四根纵肋202垂直交叉组合而成。横 肋201与纵肋202均为垂直面板10的折板。在图2中,定义最靠面板10前边界的横肋为 第一横肋201,往后为第二横肋201和第三横肋201,最靠面板10左面的侧翼13的为第一 纵肋202,往右为第二纵肋202、第三纵肋202以及第四纵肋202。其中,第一、第三两根横 肋201平行面板10向前分别弯折出两折板2010,第二横肋201平行面板10向后弯折出一 折板(图未示),第一、第四两根纵肋202平行面板10向第二、第三两根纵肋202的方向分别 弯折出折板2010。第一横肋201与第二横肋201的距离大约等于面板10的通孔12前后之 间的宽度,第二横肋201与第三横肋201的距离大约等于面板10的通孔12与面板10后边 界的距离。第四纵肋202靠近第三横肋201的位置处有一扣槽222。加强件20还包含两片 水平搭载于加强件20上表面的折板220,该两片折板220上包含多个通孔22。所述两片折 板220为矩形状,其中靠左一片的三个边界与第一、第二横肋201以及第一纵肋202相连, 靠右一片的三个边界与第一、第二横肋201以及第三纵肋202相连。加强件20还包括四个 扣合结构210分别位于第一横肋201与第二横肋201的左右端部的前后两侧。其中,加强 件20左端的两个扣合结构210伸出第一纵肋202的左侧。每个扣合结构210均包含一长 条形扣孔21,位于第二横肋201左端后侧的扣合结构210还包含一圆形通孔211。请再参阅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面板组合100的第一部分30的放大分解图。第一部 分30由一第一结构件31、一第二结构件32、一第三结构件33、一第四结构件34以及一锁定 件35组成,上述各结构件之间通过各种卡扣结构扣合成第一部分30。第一结构件31为一金属件,其可通过点焊的方式与面板10连接,省略了螺钉固 定,并且减少电极切割等工序,可降低其生产成本。第一结构件31包含一本体310。本体 310的形状与面板10左端的侧翼13的形状大致相同,其右端中部位置有一开口向右的缺口 3101,缺口 3101的形状大致与面板10的长条形通孔12的左端部的形状相同。缺口 3101的 前后两侧分别有一扣片311,扣片311从本体310垂直向上弯折再水平向右弯折而成,其垂 直向上弯折的部分有一扣孔3110,扣孔3110延伸至扣片311的水平弯折部分的左边部分。 扣孔3110用以扣合固定第三结构件33。本体310的右前端较本体310右端的其他部分往 右边延伸得更多,在该部分上本体310还包括一开口向右的凹陷部3102。凹陷部3102呈一 条状,其末端即其左端为一半圆弧状。凹陷部3102靠近其开口两侧的本体310上还形成前 后对应的一对扣爪3103。本体310靠近其前边界和后边界的位置处分别形成两扣爪313, 位于凹陷部3102的前端部分的扣爪313与前边界的距离相对比靠近本体310后端的部分 的扣爪313与后边界的距离要更小。本体3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组合,用于安装于机箱上,包括:面板及分别固定在面板相对两侧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包含扣合部,第二部分的扣合部用于卡接在机箱的一侧,第一部分的扣合部活动连接于面板上,第一部分的扣合部能够朝向第二部分移动而使第一部分能够收容在机箱内,或者背离第二部分向外凸伸而卡接在机箱的相对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中,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