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零序电流无差拍控制的多变流器并联系统的环流抑制方法,属于变流器并联系统的控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多变流器并联系统中,多个变流器给定电流不同及交流侧滤波电感不同时,环流抑制动态响应慢的问题。它提出了一种虚拟模块的概念,即在处理N个变流器并联的系统的环流时,将其中N-1个并联的变流器视为一个虚拟模块,并在离散的零序电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涉及多个变流器SVPWM中零矢量及非零矢量占空比,和交流侧滤波电感的零序电流无差拍控制,具有较高的动态响应速度,不考虑直流母线电压容量,系统零序电流将在下个采样周期前达到给定值0。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对多变流器并联系统的环流抑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变流器并联系统的控制
技术介绍
三相电压型PWM变流器因其谐波低,效率高且功率因数可调而被广泛应用。PWM变流器作为并网逆变器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中时,为了增加系统的容量,通常将多个变流器并联。通过功率模块并联,系统的功率等级、可靠性、经济性和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然而,模块并联由于存在零序环流通路,当模块间的硬件参数和控制效果不同时,模块间会产生环流。环流会使并网电流发生畸变,增加系统损耗,降低系统效率,故在设计系统控制器时需考虑抑制环流。目前常用的环流抑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隔离,包括变流器采用独立的直流电源,交流侧使用隔离变压器等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能够完全消除环流,但额外增加的硬件会增加系统的体积和成本。高阻抗,使用相间电抗器来提供高相间阻抗。然而,电抗器只能在中、高频时有效,并不能抑制低频环流。交错断续空间矢量调制,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输出电流的THD,但会增加开关元件的开关频率。PI控制,这种方法易于实现,在各并联变流器的给定电流相等时控制效果较好,但并不适用于变流器给定电流不同及并网电抗不同时的情况,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无法抑制本控制周期即将产生的环流,故动态响应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多变流器并联系统中,多个变流器给定电流不同及交流侧滤波电感不同时,环流抑制动态响应慢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所述变流器为N个,N为大于3的自然数,N个变流器共交流母线且共直流母线,所述环流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第I个变流器的零矢量修正值yi = 0,然后对第2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2进行采样;步骤二 根据设定的采样周期、直流母线电压及前两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获得比例系数P2,根据比例系数P2对采样获得的第2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2与第2个变流器的给定零序电流iz2—进行比例调节,同时将第I个变流器和第2个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非零矢量占空比的差值除以12,获得第2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再将比例系数P2与第2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作差,获得第2个变流器的零矢量修正值J2;步骤三利用第2个变流器的零矢量修正值y2对第2个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中零矢量的分配进行实时调节,实现对第I和第2个变流器间的环流抑制;步骤四将第I和第2个变流器共同作为一个虚拟的变送器,对第3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3进行采样;步骤五根据设定的采样周期、直流母线电压及前三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获得比例系数P3,根据比例系数P3对采样获得的第3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3与第3个变流器的给定零序电流iz3—进行比例调节,同时根据第I个变流器和第2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零矢量修正值、及前两个变流器各自的非零矢量占空比与第3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占空比的差值,获得第3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再将比例系数P3与第3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作差,获得第3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y3 ; 步骤六利用第3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y3对第3个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中零矢量的分配进行实时调节,实现对所述虚拟的变送器和第3个变流器的环流抑制;步骤七采用步骤四、步骤五及步骤六的方法,依次对顺序并联的变流器进行环流抑制;当控制第N个变流器与前N-1个变流器间的环流时,将前N-1个并联的变流器视为一个虚拟的变流器,对第N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N进行采样;步骤八根据设定的采样周期、直流母线电压及N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获得比例系数Pn,根据比例系数Pn对采样获得的第N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N和第N个变流器的给定零序电流izN—μ进行比例调节,同时根据前N-1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零矢量修正值、及前N-1个变流器各自的非零矢量占空比与第N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占空比的差值,获得第N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再将比例系数Pn与第N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作差,获得第N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yN ;步骤九利用第N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yN对第N个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中零矢量的分配进行实时调节,实现对由前N-1个并联的变流器形成的虚拟的变流器和第N个变流器的环流抑制。所述第i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i为izi = iai+ibi+ici,i = 1,2,N,上式中iai为第i个变流器的a相电流,ibi为第i个变流器的b相电流,ici为第i个变流器的c相电流。所述第j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yj为 [W、⑷κ· 士吉手y. (k) =--;~----—-^-—---J J \ /1-l II · vdc W ■ Στ-Στ-/=1 i /=1 i上式中j = 2,3,···, N,式中X(k)表示在kT时刻相应的X的采样值,Li为第i个变流器交流侧滤波电感值,T为控制周期,Vd。为直流母线电压,Yi为第i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Adij为第i个变流器与第j个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非零矢量占空比的差值,Adij=-C^d2Jdlj-Cl2j, Clli为第i个变流器的第一个非零矢量的占空比,d2i为第i个变流器的第二个非零矢量的占空比,Cllj为第j个变流器的第一个非零矢量的占空比,d2j为第j个变流器的第二个非零矢量的占空比为第j个变流器交流侧滤波电感值,Izj ref为第j个变流器的给定零序电流; 第j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Yj的表达式中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流器为N个,N为大于3的自然数,N个变流器共交流母线且共直流母线,所述环流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第I个变流器的零矢量修正值= 0,然后对第2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2 进行采样;步骤二 根据设定的采样周期、直流母线电压及前两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获得比例系数P2,根据比例系数P2对采样获得的第2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2与第2个变流器的给定零序电流iz2—μ进行比例调节,同时将第I个变流器和第2个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非零矢量占空比的差值除以12,获得第2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再将比例系数P2与第2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作差,获得第2个变流器的零矢量修正值 y2 ;步骤三利用第2个变流器的零矢量修正值y2对第2个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中零矢量的分配进行实时调节,实现对第I和第2个变流器间的环流抑制;步骤四将第I和第2个变流器共同作为一个虚拟的变送器,对第3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3进行采样;步骤五根据设定的采样周期、直流母线电压及前三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获得比例系数P3,根据比例系数P3对采样获得的第3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3与第3个变流器的给定零序电流iz3—进行比例调节,同时根据第I个变流器和第2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零矢量修正值、及前两个变流器各自的非零矢量占空比与第3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占空比的差值,获得第3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再将比例系数P3与第3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作差,获得第3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y3 ;步骤六利用第3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y3对第3个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中零矢量的分配进行实时调节,实现对所述虚拟的变送器和第3个变流器的环流抑制;步骤七采用步骤四、步骤五及步骤六的方法,依次对顺序并联的变流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零序电流无差拍控制的多变流器并联系统的环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器为N个,N为大于3的自然数,N个变流器共交流母线且共直流母线,所述环流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第1个变流器的零矢量修正值y1=0,然后对第2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2进行采样;步骤二:根据设定的采样周期、直流母线电压及前两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获得比例系数P2,根据比例系数P2对采样获得的第2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2与第2个变流器的给定零序电流iz2_ref进行比例调节,同时将第1个变流器和第2个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非零矢量占空比的差值除以12,获得第2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再将比例系数P2与第2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作差,获得第2个变流器的零矢量修正值y2;步骤三:利用第2个变流器的零矢量修正值y2对第2个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中零矢量的分配进行实时调节,实现对第1和第2个变流器间的环流抑制;步骤四:将第1和第2个变流器共同作为一个虚拟的变送器,对第3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3进行采样;步骤五:根据设定的采样周期、直流母线电压及前三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获得比例系数P3,根据比例系数P3对采样获得的第3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3与第3个变流器的给定零序电流iz3_ref进行比例调节,同时根据第1个变流器和第2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零矢量修正值、及前两个变流器各自的非零矢量占空比与第3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占空比的差值,获得第3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再将比例系数P3与第3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作差,获得第3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y3;步骤六:利用第3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y3对第3个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中零矢量的分配进行实时调节,实现对所述虚拟的变送器和第3个变流器的环流抑制;步骤七:采用步骤四、步骤五及步骤六的方法,依次对顺序并联的变流器进行环流抑制;当控制第N个变流器与前N?1个变流器间的环流时,将前N?1个并联的变流器视为一个虚拟的变流器,对第N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N进行采样;步骤八:根据设定的采样周期、直流母线电压及N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获得 比例系数PN,根据比例系数PN对采样获得的第N个变流器的零序电流izN和第N个变流器的给定零序电流izN_ref进行比例调节,同时根据前N?1个变流器各自的交流侧电感值、零矢量修正值、及前N?1个变流器各自的非零矢量占空比与第N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占空比的差值,获得第N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再将比例系数PN与第N个变流器的非零矢量的调节量作差,获得第N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yN;步骤九:利用第N个变流器的零矢量的修正值yN对第N个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中零矢量的分配进行实时调节,实现对由前N?1个并联的变流器形成的虚拟的变流器和第N个变流器的环流抑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广,张文杰,陈佳明,刘勇,段大坤,马红兵,徐殿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