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134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该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夹1a和线夹1b相向倒置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线夹1a、1b为弯钩型,线夹1a、1b的两端为半径相等的圆弧,其中一端的圆弧长度为圆周长的3/4,另一端的圆弧长度为圆周长的1/4;线夹1a、1b的厚度与圆弧的半径相等;线夹1a和线夹1b两端的圆弧组成圆孔4a、4b,圆孔4a、4b用于安装铝管,圆孔4a、4b的开口位置位于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的上、下部。和现有技术比,该防电晕铝管间隔棒防电晕性能良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预留排水口,以防止积水;同时可实现间隔、悬吊及安装重锤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具体涉及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电晕铝管间隔棒,属架空输电线路金具

技术介绍
高压输电线路的耐张段之间采用跳线来连接。电压等级较低时,相邻耐张段的导线一般均采用软导线连接;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跳线弧垂也随着增大,为了满足跳线风偏后对塔身的电气间隙,需加长铁塔的横担长度。因而减少跳线弧垂及其风偏偏移值是缩小耐张塔尺寸的有效方法,而跳线弧垂及偏移主要决定于采用的跳线或固定跳线的方式。为了尽可能地缩小塔头尺寸,节约钢材,降低造价,原500kV线路常用软跳线已不能满足特高压线路跳线需求。特高压线路需要更科学的跳线方式,刚性跳线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当采用刚性跳线时,跳线各部分对铁塔接地保持合理的距离,从而减小跳线的弧垂,同时,由于跳线的刚性,在风力作用下,其摇摆幅度可大大减少,因此可缩短横担的长度.国外已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此结果,国内750kV超高压线路中的安装和使用,也证实了刚性跳线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刚性跳线是线路结构最为复杂的部分,其电晕比一般线路金具更严重。西北地区750kV输电线路及其它工程的局部也使用了多种刚性跳线形式,虽然使用方法不尽一样,但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就是刚性跳线与引流线的连接处出现的拐点成形不好,拐点处电晕问题难以解决。铝管式刚性跳线由于其结构特点,铝管端部的电晕问题比其他形式跳线更严重。现在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上使用的刚性跳线分为两种,铝管式刚性跳线和鼠笼式刚性跳线。铝管跳线主要是以2根水平排列的铝管代替常规设计的导线跳线,2根水平排列的铝管用间隔棒相隔。两端以四变一线夹、引流线、连接金具等与导线相连。铝管式刚性跳线拥有以下优点铝管跳线加工简单、施工方便,铝管部分可以在工厂加工并预组装,现场安装时只需安装铝管和间隔棒后与端头跳线连接即可,加快了跳线的安装速度,减轻了工人高空作业劳动强度;导线与铝管间用一段短的绞线进行电气连接,可适应于各种耐张串的长度及线路转角的变化;整套跳线形状完全固定,成形效果好,美化了环境;由于铝管跳线配重后,加重了跳线的重量,增加了跳线系统的垂直分量,整体结构稳定性好;转角内侧跳线重力靠悬吊拉杆,外侧及中相重力靠双串跳线串悬挂,这样可减少引流线根部产生的交变应力,降低蠕动疲劳。由于铝管式跳线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铝管式跳线主要由铝管、铝管接头、铝管间隔棒、悬吊间隔棒、重锤片、铝管终端引流金具、引流线夹、跳线绝缘子串等几个部分组成,刚性部分由两根平行铝管组成,为了保持铝管间距离和方便悬吊需使用铝管间隔棒,目前采用的普通铝管间隔棒的开口在铝管外侧中部的位置,由于该处场强较大,导致铝管间隔棒的开口处在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容易出现可见电晕,从而引起电晕功率损失、无线电干扰、电视干扰以及噪声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该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的外侧结构为整体形状,开口位置设置在其上、下部,通过电场计算表明可显著降低该位置的场强,可以有效的起到防电晕的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预留排水口,以防止积水;可实现间隔、悬吊见状重锤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所述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夹Ia和线夹Ib相向倒置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线夹la、Ib为弯钩型,所述线夹la、Ib的两端为半径相等的圆弧,其中一端的圆弧长度为圆周长的3/4,另一端的圆弧长度为圆周长的1/4 ;所述线夹la、lb的厚度与所述圆弧的半径相等;所述线夹Ia和线夹Ib两端的圆弧组成圆孔4a、4b,所述圆孔4a、4b用于安装铝管,所述圆孔4a、4b的开口位置位于所述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的上、下部。其中,所述线夹Ia的外表面对称设有两个正方形螺栓安装槽2a、2a’,所述线夹Ib的外表面对称设有两个正方形螺栓安装槽2b、2b ’,所述螺栓安装槽2a、2a’、2b、2b ’内分别设有4个螺栓通孔。其中,所述线夹la、lb的侧面位于所述螺栓安装槽2a、2a’、2b、2b’的正下方水平设有一个圆形通孔和一个与之直径相同的半圆形通孔。其中,所述螺栓通孔与所述圆形通孔和半圆形通孔相互垂直,且不相交。其中,所述螺栓安装槽2a、2a’、2b、2b’内的相应位置分别设有排水口 3a、3a’、3b、3b,。其中,所述线夹Ia和线夹113通过螺栓组穿过所述螺栓安装槽2&、2&’、213、213’内的螺栓通孔固定安装。其中,所述线夹Ia和线夹Ib侧面水平设有的圆形通孔和半圆形通孔的圆心在同一轴线上。其中,所述线夹Ia和线夹Ib组成的防电晕铝管间隔棒,其侧面水平设有的半圆形通孔汇合成一个圆形通孔。其中,所述线夹Ia和线夹Ib组成的防电晕铝管间隔棒,其侧面水平设有的圆形通孔通过螺栓安装重锤片。其中,安装在所述螺栓安装槽2&、2&’、213、213’内的螺栓组的长度<所述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的厚度。与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防电晕性能良好;2、结构简单、安装方便;3、预留排水口,以防止积水;4、可实现间隔、悬吊及安装重锤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的侧视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的正视剖视图;其中la、lb,线夹;2&、2&’、213、213’,螺栓安装槽;3a、3a’、3b、3b’,排水口MAb,圆孑L。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防电晕铝管间隔棒为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夹Ia和线夹Ib相向倒置组成;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线夹la、lb为弯钩型,所述线夹la、lb的两端为半径相等的圆弧,其中一端的圆弧长度为圆周长的3/4,另一端的圆弧长度为圆周长的1/4 ;所述线夹la、lb的厚度与所述圆弧的半径相等;所述线夹Ia和线夹Ib两端的圆弧组成圆孔4a、4b,所述圆孔4a、4b用于安装铝管,所述圆孔4a、4b的开口位置位于所述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的上、下部,电场计算表明将防电晕 铝管间隔棒外侧结构改为整体形状则可显著降低该位置的场强,可以有效的起到防电晕的效果。其中,所述线夹la、lb的外表面分别对称设有两个正方形螺栓安装槽2a、2a’、2b、2b’,所述螺栓安装槽2a、2a’、2b、2b’内分别设有4个螺栓通孔,将线夹Ia和线夹Ib相向倒置靠近,用螺栓组穿过所述螺栓安装槽2a、2a’、2b、2b’内分别设有的螺栓通孔,固定线夹Ia和线夹Ib使之组成防电晕铝管间隔棒。其中,所述线夹la、lb的侧面位于所述螺栓安装槽2a、2a’、2b、2b’的正下方水平设有一个圆形通孔和一个与之直径相同的半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和半圆形通孔的圆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螺栓安装槽2a、2a’、2b、2b’内的螺栓通孔与所述圆形通孔和半圆形通孔相互垂直,且不相交;当所述线夹Ia和线夹Ib组成防电晕铝管间隔棒后,侧面的半圆形通孔汇合成一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可以在相应的条件下通过螺栓安装重锤片。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所述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夹(1a)和线夹(1b)相向倒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1a、1b)为弯钩型,所述线夹(1a、1b)的两端为半径相等的圆弧,其中一端的圆弧长度为圆周长的3/4,另一端的圆弧长度为圆周长的1/4;所述线夹(1a、1b)的厚度与所述圆弧的半径相等;所述线夹(1a)和线夹(1b)两端的圆弧组成圆孔(4a、4b),所述圆孔(4a、4b)用于安装铝管,所述圆孔(4a、4b)的开口位置位于所述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的上、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春刘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