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134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该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夹1a和线夹1b相向倒置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线夹1a、1b为弯钩型,线夹1a、1b的两端为半径相等的圆弧,其中一端的圆弧长度为圆周长的3/4,另一端的圆弧长度为圆周长的1/4;线夹1a、1b的厚度与圆弧的半径相等;线夹1a和线夹1b两端的圆弧组成圆孔4a、4b,圆孔4a、4b用于安装铝管,圆孔4a、4b的开口位置位于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的上、下部。和现有技术比,该防电晕铝管间隔棒防电晕性能良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预留排水口,以防止积水;同时可实现间隔、悬吊及安装重锤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具体涉及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电晕铝管间隔棒,属架空输电线路金具

技术介绍
高压输电线路的耐张段之间采用跳线来连接。电压等级较低时,相邻耐张段的导线一般均采用软导线连接;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跳线弧垂也随着增大,为了满足跳线风偏后对塔身的电气间隙,需加长铁塔的横担长度。因而减少跳线弧垂及其风偏偏移值是缩小耐张塔尺寸的有效方法,而跳线弧垂及偏移主要决定于采用的跳线或固定跳线的方式。为了尽可能地缩小塔头尺寸,节约钢材,降低造价,原500kV线路常用软跳线已不能满足特高压线路跳线需求。特高压线路需要更科学的跳线方式,刚性跳线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当采用刚性跳线时,跳线各部分对铁塔接地保持合理的距离,从而减小跳线的弧垂,同时,由于跳线的刚性,在风力作用下,其摇摆幅度可大大减少,因此可缩短横担的长度.国外已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此结果,国内750kV超高压线路中的安装和使用,也证实了刚性跳线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刚性跳线是线路结构最为复杂的部分,其电晕比一般线路金具更严重。西北地区750kV输电线路及其它工程的局部也使用了多种刚性跳线形式,虽然使用方法不尽一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所述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夹(1a)和线夹(1b)相向倒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1a、1b)为弯钩型,所述线夹(1a、1b)的两端为半径相等的圆弧,其中一端的圆弧长度为圆周长的3/4,另一端的圆弧长度为圆周长的1/4;所述线夹(1a、1b)的厚度与所述圆弧的半径相等;所述线夹(1a)和线夹(1b)两端的圆弧组成圆孔(4a、4b),所述圆孔(4a、4b)用于安装铝管,所述圆孔(4a、4b)的开口位置位于所述防电晕铝管间隔棒的上、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春刘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