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正面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089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正面电极,包括:主栅和细栅;所述细栅为一组以硅片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环;主栅为中间宽两头尖的针叶形;主栅将细栅等分。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扩散后硅片薄层电阻值的分布特点设计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电性能、加宽了烧结窗口,降低了烧结不良的风险,使电池片功率的整体分布更高更集中,同时也进一步减少了银浆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具体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电极。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在电池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印刷工艺对电池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正面栅线图形的优化可以明显提升电池效率;为进一步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各个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都在推行高的扩散方阻控制区间以便得到更高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但填充因子较低阻工艺会有一定的 损失,且使得烧结窗口变窄,烧结不良导致的低功率电池片比例明显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的环形正面电极。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正面电极,包括主栅和细栅;所述细栅为一组以硅片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环;主栅为中间宽两头尖的针叶形;主栅将细栅等分。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细栅中圆环由里及外,每个圆环的宽度从小逐渐增大;圆环的宽度范围为0. 04、. 08mm ;所述细栅中圆环之间的间距为中心密,边缘疏的分布形式;所述主栅的最宽度距离为1. 5mm。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形正面电极针对扩散后硅片薄层电阻值的环形分布(如图2),且由里及外逐渐降低的特点,采用跟硅片薄层电阻分布相匹配的环形栅线设计,对于硅片中心区域薄层电阻值高的特点,采用密集的环形细栅线,对于硅片边缘薄层电阻低的区域,采用常规的环形细栅线,而主栅线的针叶形设计,降低了银浆的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中针对扩散后硅片薄层电阻值的分布特点,根据各个区域密集度不同设计细栅,有效的提升了电性能、加宽了烧结窗口,降低了烧结不良的风险,使电池片功率的整体分布更高更集中,同时也进一步减少了银浆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形正面电极,在当前高阻值扩散方阻均匀性难以保证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匹配薄层电阻的分布,增加电子的有效传导,扩大烧结窗口,提升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环形正面电极,具有以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根据扩散后硅片薄层电阻值的分布特点设计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电性能、加宽了烧结窗口,降低了烧结不良的风险,使电池片功率的整体分布更高更集中,同时也进一步减少了银浆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形正面电极针对扩散后硅片薄层电阻值的环形分布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包括主栅I和细栅2 ;所述细栅2为一组以硅片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环;主栅I为中间宽两头尖的针叶形;主栅I将细栅2四等分。所述细栅2中圆环由里及外,每个圆环的宽度从小逐渐增大;所述细栅2中圆环之间的间距为中心密,边缘疏的分布形式。权利要求1.一种环形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栅(I)和细栅(2);所述细栅(2)为一组以硅片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环;主栅(I)为中间宽两头尖的针叶形;主栅(I)将细栅(2)等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栅(2)中圆环由里及外,每个圆环的宽度从小逐渐增大;圆环的宽度范围为O. 04、. 0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栅(2)中圆环之间的间距为中心密,边缘疏的分布形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I)的最宽度距离为1. 5mm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正面电极,包括主栅和细栅;所述细栅为一组以硅片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环;主栅为中间宽两头尖的针叶形;主栅将细栅等分。本专利技术根据扩散后硅片薄层电阻值的分布特点设计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电性能、加宽了烧结窗口,降低了烧结不良的风险,使电池片功率的整体分布更高更集中,同时也进一步减少了银浆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H01L31/0224GK103000708SQ20121037327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安丹丹, 张满良, 吴廷斌, 黄红娜 申请人: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形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栅(1)和细栅(2);所述细栅(2)为一组以硅片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环;主栅(1)为中间宽两头尖的针叶形;主栅(1)将细栅(2)等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丹丹张满良吴廷斌黄红娜
申请(专利权)人: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