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滑动件的晃动而操作触感优良的滑动开关装置。在滑动开关装置中,当通过操作钮(2)对所述滑动件(12)进行滑动操作时,由节度产生部产生节度感,该节度产生部包括在滑动件(12)的平板部(12a)的背面形成的凸轮部(12h、12i)、保持在引导基台(11)上的螺旋弹簧(15)、被该螺旋弹簧(15)弹性施力而压接于凸轮部(12h、12i)的驱动体(14),并且在滑动件(12)的平板部(12a)上设置有与引导基台(11)的引导平面(11a)弹性接触的弹性臂(12c、12d),所述弹性臂(12c、12d)和凸轮部(12h、12i)在从滑动件(12)的轴部(12b)离开的位置上配置有彼此相同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对内置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承件进行电动操作的动力座椅开关等的适当的滑动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用于机动车的动力座椅开关等的滑动开关装置而言,当用户向任意方向操作操作钮时,与操作钮连动地移动的滑动件对开关元件的触点进行切换动作,并且由节度产生机构产生的节度感被反馈给用户。作为具备这种节度产生机构的滑动开关装置,以往以来,已知有如下的滑动开关装置,即,在载置有滑动件的引导基台上嵌合固定有节度调整件,在该滑动件上设置与操作钮一体化的轴部,且在轴部的正下方收纳保持螺旋弹簧和滚珠,该滚珠在螺旋弹簧的弹发力的作用下被压接到节度调整件的凸轮槽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以往例中,在滑动件上设置有与开关元件的驱动部卡合的多个腿部,由于利用这些腿部在厚度方向上夹持节度调整件,因此当对操作钮进行操作而使滑动件在引导基台 上滑动移动时,滚珠在节度调整件的凸轮槽内滑动而产生节度感,且同时滑动件在节度调整件的厚度方向上的松动变少。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0-251028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另外,对于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以往的滑动开关装置而言,通过设置在滑动件上的多个腿部在厚度方向上夹持节度调整件,从而使滑动件在节度调整件的厚度方向上的松动减小,但是若将腿部的夹持力设定得过高,则腿部与节度调整件间的滑动阻力变得过大,从而无法对滑动件顺畅地进行滑动操作。因此,需要以较小的夹持力使腿部与节度调整件抵接,但在这种情况下,当滚珠在初始位置被压接于凸轮槽的谷部时,能够将滑动件保持为晃动少的状态,但是当对处于初始位置的滑动件进行滑动操作而使滚珠从凸轮槽的谷部离开时,存在滑动件在滑动方向上容易晃动的问题。尤其是,在滑动件能够朝向包括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的多方向被滑动操作的情况下,在滑动件的滑动操作时容易产生晃动,从而操作触感显著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以往技术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滑动件的晃动且操作触感优良的滑动开关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开关装置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具备开关元件;滑动件,其对该开关元件的触点进行切换动作;引导基台,其将该滑动件支承成能够移动;壳体,在其与引导基台之间夹持所述滑动件;操作钮,其与从该壳体突出的所述滑动件的轴部一体化形成;节度产生部,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引导基台与所述滑动件之间的弹性体,所述滑动开关装置在通过所述操作钮对所述滑动件进行滑动操作时由所述节度产生部产生节度感,所述滑动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引导基台压接而变形的弹性施力部,该弹性施力部和所述节度产生部在从所述轴部离开的位置上配置有彼此相同的数量。根据如此构成的滑动开关装置,当向任意方向对滑动件进行滑动操作时,由于滑动件能够以良好的平衡来承受来自弹性施力部和节度产生部的弹发力而在引导基台上滑动移动,因此能够抑制滑动件的晃动而提高操作触感。在上述的结构的基础上,优选弹性施力部为在滑动件上一体形成为悬臂梁状的弹性臂,并且节度产生部包括在滑动件的底面上形成的凸轮部、作为弹性体而保持在引导基台上的螺旋弹簧、被该螺旋弹簧弹性施力而压接于凸轮部的驱动体,若如此设置,则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在滑动件上一体形成作为弹性施力部的弹性臂和作为节度产生部的构成要素的凸轮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沿着滑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平面内设定有以轴部为交点的两条直线时,两个弹性臂在一条直线上以距交点等距离的方式形成,且两个凸轮部在另一条直线上以距交点等距离的方式形成,若如此设置,则能够在滑动件的被限定的区域内以良好的精度配置弹性臂和凸轮部。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若滑动件能够向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移动,两个凸轮部均以成为大致圆锥状的凹面的方式形成,则能够顺畅地从初始位置向不同的两个方向对滑动件进行滑动操作,从而能够实现操作触感优良的多方向的滑动开关装置。另外,在上述的结构的基础上,优选两个弹性臂和两个凸轮部均形成于滑动件的角部,若如此设置则能够高效地抑制滑动件的晃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开关装置,由于设置在滑动件上且压接于引导基台上的弹性施力部和对滑动件进行滑动操作时产生节度感的节度产生部在从滑动件的轴部离开的位置上配置有相同的数量,则当向任意方向对滑动件进行滑动操作时,滑动件能够以良好的平衡承受来自弹性施力部和节度产生部的弹发力而在引导基台上滑动移动,从而能够抑制滑动件的晃动而提高操作触感。附图说明图1是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的滑动开关装置的座椅开关单元的俯视图。图2是该座椅开关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1-1II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滑动开关装置所具备的滑动件的俯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4的V1-VI线的剖视图。图7是从上表面侧观察该滑动件得到的立体图。图8是从下表面侧观察该滑动件得到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该滑动件在引导基台上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0是沿着图9的X-X线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该滑动件在引导基台上被滑动操作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XI1-XII线的剖视图。符号说明2操作钮5a 通孔 5 壳体7a、8a、9a 杆件10电路基板11引导基台Ila引导平面Ilb限制壁11c、I Id、I Ie 引导孔IlfUlg 保持孔12滑动件12a平板部12b 轴部12c、12d弹性臂(弹性施力部)12e、12f、12g 贯通孔12h、12i 凸轮部14驱动体15螺旋弹簧(弹性体)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对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座椅开关单元I是对内置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承件等进行操作的机构,其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座部的侧方。在该座椅开关单元I的上表面,对座席的前后位置和高度位置等进行调整的操作钮2、斜躺调整用的操作钮3、对靠背的腰部的突出量进行调整的操作钮4配置成列状。由操作钮2驱动的机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的滑动开关装置,以下,对该滑动开关装置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对其他由操作钮3和操作钮4驱动的开关装置则省略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例的滑动开关装置主要包括具有通孔5a的壳体5、配置在壳体5的上表面上的所述操作钮2、将壳体5的下表面开口遮盖关闭的基体6、安装有多个开关元件7 9等的电路基板10、夹持在壳体5与基体6间的引导基台11、夹持在壳体5与引导基台11间的滑动件12、与滑动件12的下表面卡合的凸轮板13、一对驱动体14及一对螺旋弹簧15等。壳体5和基体6使用螺纹紧固等固定方法一体化而成为装置的外壳,在所述壳体5与基体6的内部空间中收纳有除了操作钮2以外的开关装置的构成构件。电路基板10固定在基体6的上表面上,在该电路基板10上不但安装有通过操作钮2进行动作的三个开关元件7 9,而且还安装有通过操作钮3和操作钮4进行动作的其他开关元件。开关元件7、8、9是具有向上方突出的杆件7a、8a、9a的公知的滑动开关,当杆件7a、8a、9a向与其轴线正交的方向移动时,内置的导体板(可动触点)进行翘板动作而与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参照图3)。引导基台11由滑动性优良的合成树脂的成形品构成,如图2所示,在该引导基台11上的大致矩形状的引导平面Ila的周围形成有限制壁lib。在引导平面Ila上穿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开关装置,具备:开关元件;滑动件,其对该开关元件的触点进行切换动作;引导基台,其将该滑动件支承成能够移动;壳体,在其与该引导基台之间夹持所述滑动件;操作钮,其与从该壳体突出的所述滑动件的轴部形成一体;节度产生部,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引导基台与所述滑动件之间的弹性体,所述滑动开关装置在通过所述操作钮对所述滑动件进行滑动操作时由所述节度产生部产生节度感,所述滑动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引导基台压接而变形的弹性施力部,该弹性施力部和所述节度产生部在从所述轴部离开的位置上配置有彼此相同的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藤真也,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