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9019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单元判断门窗外是否有人靠近,如果无人,则转至步骤D,如果有人靠近,则转至步骤B;B、判断单元判断门窗内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则转至步骤D,如果无人,则转至步骤C;C、报警;D、不报警。采用上述的防盗方法,使用者不需要用遥控器来控制整个防盗设备,故而防盗设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需要被禁止,24小时处于驻防状态,且安装通电后不需要使用者用遥控器对它做任何繁琐操作,因此适用于任何年龄层人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对人体进入某区域判别的防盗产品中均采用单一的人体红外线感应的方式,该类产品所使用的方法为感应某一区域有人在移动便发出警报。为此,该类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使用该方法的设备不能判断在防盗区域的人体的活动是否为正常活动,因而不能做到智能化。2、使用者使用具备该方法的产品必须有遥控器,而且基本上每位使用者必须人手一个,在进入防盗区域之前必须将防盗区域的设备关闭防盗功能,而离开该区域并确保该区域没有人的情况下不能忘记再用遥控器打开防盗设备,否则防盗设备如同虚设。3、没有警报等级的划分,即不能判断“盗贼”是否在防盗区域附近长时间逗留观察并给出相应的预警提示。4、由于使用该类方法的设备不能智能判断人体活动的正常与否,采用该类方法的设备在大多数的时间内是出于非驻防状态(即防盗器不发挥作用)。因此,当防盗区域内有人,但依然需要对该区域进行防盗监控的时候,使用该类方法的设备无法做到防盗的目的。5、由于采用该方法的设备要求每位使用者都必须有遥控器,这对于家庭使用基本无法做到,老人和小孩很难适应这种繁琐的操作,而数量众多的遥控器大大地增加了产品本身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智能防盗的防盗方法。本防盗方法能够智能的检测人体的运动,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的,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单元判断门窗外是否有人靠近,如果无人,则转至步骤D,如果有人靠近,则转至步骤B;B、判断单元判断门窗内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则转至步骤D,如果无人,则转至步骤C;C、报警;D、不报警。上述方案中,在B步骤中如果无人,还包括如下几个步骤E、判断单元判断来人对门窗是否动作,如无动作则转至步骤F,如有动作则转至步骤G;F、判断单元判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如没有超过则转至步骤D,如超过转至步骤H;G、判断单元判断来人对门动作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如没有超过则转至步骤D,如超过转至步骤C ;H、预警。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F中预设时间设置为3飞分钟。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G中预设时间设置为2(Γ30秒。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Α、步骤B利用红外感应头发出红外线,CPU通过检测所发出的红外线是否被检测对象阻断(或反射回来)来判断是否有人。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Α、步骤B中,CPU通过红外感应头检测人体所发出的红外线来判断是否有人。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Α、步骤B中,CPU通过声控系统来判断是否有人。上述方案中,所述判断单元通过单片机来实现其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智能防盗的防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优点1、由于本方法判断人体的活动具有方向性,因此能比较智能地判断人体是进入防盗区域还是离开防盗区域,从而结合防盗设备主机的软件做到智能化。2、本方法可以智能化检测人体的活动情况,准确地判断防盗区域内人体活动是否正常。因此,使用者不需要用遥控器来控制整个防盗设备,故而防盗设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需要被禁止,24小时处于驻防状态。3、由于本方法智能化检测人体的活动情况,可以判断出盗贼在防盗区域边界但未进入防盗区域,当盗贼处于这种情况下的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可以发出预警信号。4、采用本方法的系统更加适合夜间,当使用者处于睡眠状态时的防盗。5、采用本方法的系统,其主机可以隐蔽安装,安装通电后不需要使用者用遥控器对它做任何繁琐操作,因此适用于任何年龄层人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是,包括如下步骤Α、判断单元判断门窗外是否有人靠近,如果无人,则转至步骤D,如果有人靠近,则转至步骤B;B、判断单元判断门窗内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则转至步骤D,如果无人,则转至步骤C;C、报警;D、不报警。在B步骤中如果无人,还包括如下几个步骤E、判断单元判断来人对门窗是否动作,如无动作则转至步骤F,如有动作则转至步骤G;F、判断单元判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如没有超过则转至步骤D,如超过转至步骤H;G、判断单元判断来人对门动作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如没有超过则转至步骤D,如超过转至步骤C ;H、预警。当此方法应用于窗时,如图2所示,将人体红外感应区域划分为两个毗邻的区域窗外区域和窗内区域。中间长度为L的区域便是窗内区域与窗外区域之间的毗邻区。毗邻区为窗内区域与窗外区域的重叠范围或非重叠范围。为了便于阐述,我们把毗邻区为重叠范围时的L的长度值定义为正值,而当毗邻区为非重叠范围时的L的长度值定义为负值,那么在本装置中L的理想取值范围应该为-20厘米至+20厘米。图中扇形区域只是代表该区域扩张的方向,并不指该区域为扇形。当人体依实线箭头方向由窗外区域向窗内区域行进时,判断单元可以先感应到窗外区域有人活动,而当人体进入窗内区域后,判断单元便能识别到此时有人从窗外区域进入窗内区域。相反当人体按虚线箭头方向行进时,判断单元能识别到有人从窗内区域走出。判断单元将所感应到的人体在移动的方向信息报告给防盗主机,防盗主机便能做出判断是否有人非法进入防盗区域。无论人体是由虚线方向或实线方向行进,都要穿过上面提到的毗邻区。如果毗邻区为负值,那么就意味着在窗外区域和窗内区域之间有一个感应盲区,当这个盲区足够宽的时候,人体便可以在盲区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然后再进入窗内区域或窗外区域,这样可能躲过传感器对于人体行进方向的判断,从而失去效果。而当毗邻区为正值,就意味这个窗外区域和窗内区域有重叠范围,如果这个重叠范围过大时,判断单元可能在一个区域同时感应到两个区域的人体红外线信号,这样就可能造成传感器做出错误的方向判断。所以,田比邻区的大小必须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而其理想的取值范围为前面所提到的-20厘米到20厘米。如图3所示为传统方法的装置安装后人体红外线感应范围俯视图效果图,图中A点位置为安装位置,实线圆内为人体红外线感应区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图3只有一个感应区域,它无法区分进出感应区域是否正常,所以当它感应到有人在感应区域活动的时候便向防盗主机报告警报,故无法做到智能防盗。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是,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单元判断门窗外是否有人靠近,如果无人,则转至步骤D,如果有人靠近,则转至步骤B;B、判断单元判断门窗内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则转至步骤D,如果无人,则转至步骤C;C、报警;D、不报警。在B步骤中如果无人,还包括如下几个步骤E、判断单元判断来人对门窗是否动作,如无动作则转至步骤F,如有动作则转至步骤G;F、判断单元判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如没有超过则转至步骤D,如超过转至步骤H;G、判断单元判断来人对门动作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如没有超过则转至步骤D,如超过转至步骤C ;H、预警。当此方法应用于门时,判断单元判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单元判断门窗外是否有人靠近,如果无人,则转至步骤D,如果有人靠近,则转至步骤B;B、判断单元判断门窗内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则转至步骤D,如果无人,则转至步骤C;C、报警;D、不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迈硕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