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201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光源识别模块、报警装置及控制器,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均设置有发射管和接收管,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光源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上,所述光源识别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用于切换接收端和发射端的接收或发射状态的切换模块,当接收端的光源识别模块检测到外界光源干扰,所述切换模块将所述接收端转换为发射端,所述发射端转换为接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用于实现即使红外对射类产品在有较强外界光源干扰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正常稳定工作的目的,防止误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对射类产品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主动红外对射类产品,发射端仅有发射管组件,接收端仅有接收管组件,不能相互切換,一旦当包含发射光的强光干扰源,如室外工作时的太阳光,照在接收端时,接收端此时就会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失去室外周界防范对射产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用于实现即使红外对射类产品在有较强外界光源干扰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正常稳定工作的目的,防止误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光源识别模块、报警装置及控制器,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均设置有发射管和接收管,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光源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上,所述光源识别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用于切换接收端和发射端的接收或发射状态的切换模块,当接收端的光源识别模块检测到外界光源干扰,所述切换模块将所述接收端转换为发射端,所述发射端转换为接收端。优选地,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均包括反射式镜片,所述反射式镜片安装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的外框架上。优选地,所述发射管和所述接收管设置在所述反射式镜片的焦点处。优选地,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均包括凸透式镜片,所述凸透式镜片安装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的外框架上。优选地,所述发射管和所述接收管设置在所述凸透式镜片的焦点处。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一台总控制器,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分别与所述总控制器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发射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接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优选地,所述发射端的数量为两台以上,所述接收端的数量与所述发射端的数量相同。优选地,所述发射端一字排开,所述接收端的排列与所述发射端排列相对应。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音报警装置和/或光电报警装置。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动切換的红外对射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均安装发射管和接收管,当接收端的光源识别模块检测到外界光源干扰时,利用控制器中切换模块的自动切換功能,将发射端的发射管停止发射,接收端接收管停止接收,与此同时,接收端的发射管启动发射,发射端的接收管启动工作,从而实现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自动切換,使得在有较强外界光源干扰的情况下,红外对射器亦能实现稳定工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中可自动切換的红外对射器的工作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可自动切換的红外对射器的发射端ー侧连同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说明发射端I、发射端的发射管101、发射端的接收管102、发射端的外框架103、发射端的镜片104、接收端2、接收端的发射管201、接收端的接收管202、接收端的 外框架203、接收端的镜片204、控制器3、切换模块301、电源电路4、报警装置5。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实施例I请參见图I和图2,图I为本专利技术中可自动切換的红外对射器的工作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的发射端ー侧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切換的红外对射器,包括发射端I、接收端2、光源识别模块(图中未示出)、电源电路4、报警装置5及控制器3,发射端I设置有发射管101和接收管102,接收端2设置有发射管201和接收管202,发射端I与接收端2分别与控制器3连接,光源识别模块设置在发射端I和接收端2上,光源识别模块与控制器3连接,控制器3内设置有切换模块301,当接收端2的光源识别模块检测到外界光源干扰,切换模块301将接收端2转换为发射端,发射端I转换为接收端;报警装置5包括声音报警装置和光电报警装置。发射端I的镜片104为反射式镜片,发射端I的镜片104安装于发射端I的外框架103上,发射管101和接收管102设置在反射式镜片的焦点处,可以更好地接收和反射红外射线。接收端2的镜片204也为反射式镜片,接收端2的镜片204安装于接收端2的外框架203上。发射管201和接收管202设置在反射式镜片的焦点处,可以更好地接收和反射红外射线。控制器3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发射端I与第一控制器连接,第一控制器控制发射端I的信号,接收端2与第二控制器连接,第二控制器控制接收端2的信号。发射端I的数量为三台,接收端2的数量与发射端的数量相同,发射端I 一字排开,接收端2的排列与发射端排列相对应。多台发射端I和接收端2可以增强红外对射器工作的稳定性,即使其中一台发射端I或接收端2受到干扰,其余两台还是可以正常工作,误会出现误报的情況。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切換的红外对射器的工作流程如下正常情况下,在控制器3的控制下,受驱动发射端I的发射管101发射出一束调制的红外光束,并被在离发射端I 一定距离处、与之对准放置的接收端2的接收管202接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能量经过光电转换将其转变为电信号,经处理再送往控制器3。此时,发射端I的接收管102以及接收端2的发射管201均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有比较强的外界光束如太阳光的影响,照射到接收端2上,接收端2的光源识别模块检测到有干扰,接收端2的接收管202接收不到光信号,在控制器3的切换模块301的控制下,即会中止接收端2的接收管202的接受工作,并驱动接收端I的发射管201进入发射状态,并发射一个头码信息,通知发射端1,发射端I自动转为接收状态,此时,发射端I的接收管102启动,发射管101则停止发射进入休眠状态,此时报警装置5并不产生报警信号,从而实现红外对射的无缝自动对接,达到在周界存在强单向光源影响的情况下还能继续起到预警防范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可自动切換的红外对射器具,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均安装发射管和接收管,当接收端的光源识别模块检测到外界光源干扰时,利用控制器中切换模块的自动切換功能,将发射端的发射管停止发射,接收端接收管停止接收,与此同 时,接收端的发射管启动发射,发射端的接收管启动工作,从而实现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自动切換,使得在有较强外界光源干扰的情况下,红外对射器亦能实现稳定工作。实施例2请參见图I和图3,图I为本专利技术中可自动切換的红外对射器的工作原理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可自动切換的红外对射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连同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切換的红外对射器,包括发射端I、接收端2、光源识别模块(图中未示出)、电源电路4、报警装置5及控制器3,发射端I设置有发射管101和接收管102,接收端2设置有发射管201和接收管202,发射端I与接收端2分别与控制器3连接,光源识别模块设置在发射端I和接收端2上,光源识别模块与控制器3连接,控制器3内设置有切换模块301,当接收端2的光源识别模块检测到外界光源干扰,切换模块301将接收端2转换为发射端,发射端I转换为接收端;报警装置5包括声音报警装置和光电报警装置。发射端I的镜片104为凸透式镜片,发射端I的镜片104安装于发射端I的外框架103上,发射管101和接收管102设置在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光源识别模块、报警装置及控制器,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均设置有发射管和接收管,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光源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上,所述光源识别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用于切换接收端和发射端的接收或发射状态的切换模块,当接收端的光源识别模块检测到外界光源干扰,所述切换模块将所述接收端转换为发射端,所述发射端转换为接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永建钟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豪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