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感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954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8:16
一种光学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感测方法。光学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读取线,以及感光单元。其中,感光单元用以响应于扫描线所接收的扫描信号而启动,并且根据扫描信号与一参考电位而在读取线上反应出感光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触控感测技术,且特别涉及一种可增加触控位置判读正确性的。
技术介绍
将触控面板(touch panel)整合于液晶显示器(IXD)不但可增进使用者进行便利、快速的输入,且可提供互动的存取功能,因此已逐渐应用于一些携带型电子装置中,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笔记型计算机。在传统触控式显示器中,触控面板直接贴附于显示面板上。此种装配方法虽然简单,但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会较厚,且其显示穿透度不佳。为了改善这些缺点,一种于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阵列(Pixel array)结构中嵌入光学传感器阵列的技术便被提出。基于所内嵌的光学传感器在照光与未照光所各别输出的光电流信号大小不同。因此,通过判读光学传感器阵列所输出的光电流信号,即可得知是否有触摸事件的发生。图1绘示为已知的光学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光学触控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数据线D1、扫描线Gl与G2、读取线R01,以及像素单元102。其中,像素单元102内的薄膜晶体管T会于扫描线Gl所接收的扫描信号致能时而导通,此时液晶电容Qc与存储电容Cst会受来自于数据线Dl的数据信号所驱动。另外,在像素单元102内,切换晶体管Ql的栅极耦接至扫描线G1,切换晶体管Ql的源极耦接至读取线R01,切换晶体管Ql的漏极耦接至感光晶体管Ml的源极,而感光晶体管Ml的栅极与漏极则耦接至施加至像素电路102的共用电压Vcom。当切换晶体管Ql响应于扫描线Gl所接收的扫描信号而导通时,感光晶体管Ml所产生的光电流信号SC会经由读取线ROl而被传导出去。当照光强度有变化时(亦即手指或其他介质是否有遮蔽到感光晶体管Ml),感光晶体管Ml所产生的光电流信号SC大小也就变得不同。如此一来,通过判读感光晶体管Ml所产生的光电流信号SC,即可得知与感光晶体管Ml相对应的区域是否有发生触摸事件。然而,由于感光晶体管Ml会持续受到共用电压Vcom的偏压,故而感光晶体管Ml的临界电压(Vth)将会出现漂移的现象。如此一来,将使得感光晶体管Ml所产生的光电流信号SC减弱,进而影响到触控位置判断的正确性。图2绘示为另一种已知的光学触控显示面板200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相较于图1,光学触控显示面板200的感光晶体管Ml的栅极与漏极皆耦接至扫描线G1。由于一般扫描线Gl所接收的扫描信号的电压(Vgh)比共用电压Vcom来得高。因此,切换晶体管Ql与感光晶体管Ml的导通通道(或谓导通程度)会增加,以至于感光晶体管Ml经由读取线ROl所输出的光电流信号SC强度也会增强。如此一来,对后续判读感光晶体管Ml所产生的光电流信号SC的处理也会来得比较容易。然而,由于感光晶体管Ml的偏压为扫描线Gl所接收的扫描信号。因此,当环境光越强时,扫描线Gl所接收的扫描信号的电压将会变小(因其用来提供感光晶体管Ml的偏压),从而将使得切换晶体管Ql的导通程度降低,进而限制住光电流信号SC的流出。显然地,在环境光较亮的情况下,光电流信号SC的电压电平将变得较小,而环境光较暗时,光电流信号SC的电压电平则变得较大。如此一来,将与一般对于光学触控判读的方式刚好相反。另外,扫描线Gl所接收的扫描信号的电压变小也会使得像素电路102的充电能力减弱,进而影响到画面显示的品质。更清楚来说,当应用在光笔触控模式时,光点照射处的光电流信号SC,将会受到切换晶体管Ql的导通程度变小而变小。手持光笔所造成的阴影也会使得影子处的光电流信号SC强度变大,如此将在判别触摸位置上会造成问题,而可能会有鬼点(Ghost point)产生。另一方面,如果应用在阴影模式(shadow mode)时,触摸处产生的信号差将更不明显,因为触摸点的光电流理论上要减小,但是又会受到切换晶体管Ql的导通程度变大而变大,造成触摸遮光处的光电流信号SC强度有不减反增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提高触摸位置判读的正确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学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扫描线、读取线以及感光单元。其中,感光单元耦接第一扫描线与读取线,用以响应于第一扫描线所接收的第一扫描信号而启动,并且根据第一扫描信号与一参考电位而在读取线上反应出感光电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感光单元包括一切换晶体管以及一感光晶体管。其中切换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第一扫描线,而其第一源/漏极则耦接读取线。感光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第一扫描线,其第一源/漏极耦接切换晶体管的第二源/漏极,而其第二源/漏极则用以接收参考电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一像素单元,对应感光单元,且感光单元内嵌于像素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参考电位为施加至像素单元的一共用电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一黑矩阵,位于感光晶体管上,且位于感光晶体管上的黑矩阵未具有任何的开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二扫描线,耦接感光晶体管的第二源/漏极,且参考电位为第二扫描线所接收的第二扫描信号的禁能电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一黑矩阵,其位于感光晶体管上,且位于感光晶体管上的黑矩阵具有一对应的开洞。本专利技术亦提出一种光学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感光单元以内嵌于光学触控显示面板的一像素单元,其中感光单元耦接光学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第一扫描线与一读取线。致使感光单兀响应于第一扫描线所接收的一第一扫描信号而启动,并且根据第一扫描信号与一参考电位而在读取线上反应出一感光电流。通过判读感光电流以得知是否有一触摸事件的发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参考电位为施加至像素单元的一共用电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感光单元还耦接光学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第二扫描线,而参考电位为第二扫描线所接收的一第二扫描信号的一禁能电平。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扫描线所接收的第一扫描信号来启动感光单元,使其依据第一扫描信号与一参考电位在读取线上反应出一感光电流。如此感光晶体管的临界电压便不会受到长时间的偏压影响而产生漂移,且由于第一扫描信号所对应的电压较共用电压大,因此将增强感光单元所输出的感光电流强度,进而提升判读单元对感光电流的判读的准确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下面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的一部分,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图2绘示为已知技术的光学触控显示面板。图3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4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5 6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8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测方法。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200,302 :光学触控显示面板102、402 :像素单元300 电子装置304 :扫描驱动单元306 :源极驱动单元308 :判读单元310:时序控制器312 :背光模块404 :感光单元502 :彩色滤光层504 :栅极金属层506 :栅极绝缘层508 :非晶硅层510 :源极层512 :漏极层Ql :切换晶体管Ml :感光晶体管S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扫描线;一读取线;以及一感光单元,耦接该第一扫描线与该读取线,用以响应于该第一扫描线所接收的一第一扫描信号而启动,并且根据该第一扫描信号与一参考电位而在该读取线上反应出一感光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健专吴昭慧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