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触控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954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式触控显示器,其包括反射式显示装置、第一黏结层、导光板、第二黏结层与触控屏。导光板透过第一黏结层的贴合而设置于反射式显示装置之上表面。触控屏透过第二黏结层的贴合而设置于导光板之上表面。第一黏结层与第二黏结层是由一液态黏结材料从液态转化为固态而形成,且第一黏结层与第二黏结层之折射系数皆小于导光板之折射系数。据此,反射式触控显示器的制造良率可以被提升,且反射式触控显示器的制造成本可以被降低。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该反射式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显示器,特别是有关于。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图1为传统的反射式触控显示器的剖面图。传统的反射式触控显示器 I包括触控屏10、黏结层11、15、固体光学胶12、14、导光板13、反射式显示装置16。固体光 学胶12与14分别贴合于导光板13的上表面与下表面。黏结层11、15通常是液体光学胶。 贴合固体光学胶12、14的导光板13透过黏结层15贴合于反射式显示装置反射式显示装置 16之上表面。触控屏10透过黏结层11贴合于固体光学胶12之上表面。当有充足外光源时,外光源从触控屏10的上表面入射,反射式显示装置16通过反 射外光源而将文字或图案显示于屏幕上,供使用者观看。然而,当外光源不足时,反射式显 示装置16无法通过反射微弱的光源而将文字或图案显示于屏幕上时,则需内置一光源17。 该内置光源17可以设置在导光板13的侧边,使光源17射入导光板13。导光板13的折射 率可以被设计为大于固体光学胶12与固体光学胶14的折射率。例如,导光板13的折射率 为1. 52,而固体光学胶12、14的折射率为1. 47。根据光学原理,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入射到 光疏介质中时,若入射角大于arcsin(l. 47/1. 52) 75° ,光线能在光密介质中全反射,藉 此光能被局限在导光板13里。透过适当地设计导光板13,将可使内置光源在导光板13中 传播时能够聚光,而达到类似于背光源的功能,以弥补反射式显示装置无背光源的不足。然而,传统的反射式触控显示器I贴合的层数多,与其相对应的工艺步骤也较复 杂,并且也会降低产品的光学性能。另外,固体光学胶12与黏结层11的胶性不相同,故固 体光学胶12与黏结层11在贴合后,会有粘性不佳而出现相互分离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射式触控显示器,其是选用折射率小于导光板的液体 光学胶作为贴合材料,以省略固体光学胶的使用,藉此减少了贴合的次数,简化了制程,提 高了产品的光学性能,也省去需解决液体光学胶与固体光学胶贴合所产生的粘性不佳的问 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射式触控显示器,其包括反射式显示装置、第一黏结层、 导光板、第二黏结层与触控屏。导光板透过第一黏结层的贴合而设置于反射式显示装置之 上表面。触控屏透过第二黏结层的贴合而设置于导光板之上表面。第一黏结层与第二黏结 层是由一液态黏结材料从液态转化为固态而形成,且第一黏结层与第二黏结层之折射系数 皆小于导光板之折射系数。上述导光板之折射系数在1. 47至2. 02之间。第一黏结层与第二黏结层之折射系 数在1. 10至2. 00之间。上述反射式显示装置更包括反射式显示屏与扩散片。扩散片设置 于反射式显示屏之上表面。或者,反射式显示装置包括反射式显示屏,且反射式显示屏内 置扩散片。第一黏结层与该第二黏结层包含硅氧烷树脂(silicone resin)或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 0液态黏结材料为液态光学胶。第一黏结层与第二黏结层是紫外光固化 胶。所述之反射式触控显示器,更包括一软排线,该软排线设置于导光板之侧边,且该软排 线包括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用于提供内置光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射式触控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 第一黏结层,贴合导光板于反射式显示装置之上表面。然后,通过第二黏结层,贴合触控屏 于导光板之上表面。第一黏结层与第二黏结层是由液态黏结材料从液态转化为固态而形 成,且第一黏结层与第二黏结层之折射系数皆小于该导光板之折射系数。上述导光板之折射系数在1. 47至2. 02之间。第一黏结层与第二黏结层之折射系 数在1. 10至2. 00之间。上述反射式显示装置更包括反射式显示屏与扩散片。扩散片设置 于反射式显示屏之上表面。或者,反射式显示装置包括反射式显示屏,且反射式显示屏内 置扩散片。第一黏结层与该第二黏结层包含硅氧烷树脂(silicone resin)或丙烯酸树脂 (acrylic resin) 0液态黏结材料为液态光学胶。第一黏结层与第二黏结层是紫外光固化 胶。所述之反射式触控显示器,更包括软排线。软排线设置于导光板之侧边,且软排线包括 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用于提供内置光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式电路图形之反射式触控显示器及其制造 方法,其选用折射率小于导光板的液体光学胶作为贴合材料,以省略固体光学胶的使用,从 而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贴合的次数,从而减少由于贴合不良而产生不良品的机率, 进而提高反射式触控显示器的制造良率。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之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之详细说 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系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作任 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反射式触控显示器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反射式触控显示器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反射式触控显示器的制造方法之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反射式触控显示器对应于其制造方法的步骤S31的剖面示 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反射式触控显示器对应于其制造方法的步骤S32的剖面示 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照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反射式触控显示器的剖面图。反射式触控显示 器2包括触控屏20、第一黏结层23、第二黏结层21、导光板22、反射式显示装置24。导光板 22透过第一黏结层23贴合于反射式显示装置24之上表面。触控屏20透过第二黏结层21 贴合于导光板22之上表面。触控屏20可以是具有复合层的玻璃屏。通常玻璃屏各层的玻璃表面涂有铟锡氧 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以形成触控电路的透明导电图形。另外,触控屏10的最上层(最外层)会具有一层玻璃保护层。反射式显示装置24是不需背光源的显示屏,且可以例如为电泳显示屏。反射式显 示装置24利用周围环境光的照明,而可以让使用者观看反射式显示装置24所显示的文字 或图案。反射式显示装置24可以将小角度的出光集中到垂直于反射式显示装置24的方向, 以提高使用者观察到地文字或图案的辉度。反射式显示装置24通常包括反射式显示屏与 扩散片(未图示)。扩散片可设置于反射式显示屏之上表面。或者,反射式显示装置24包 括反射式显示屏,且反射式显示屏内置扩散片。第一黏结层23可以包含娃氧烧树脂(silicone resin)或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第一黏结层23可以是由液态黏结材料从液态转化为固态而形成。液态黏合材料 通常是液体胶,例如液态光学胶。第一黏结层23可以是紫外光固化胶或称为紫外光热固 胶、紫外光湿固胶。紫外光固化胶可藉由紫外光的照射而固化,以使其具有稳定的黏着性。 紫外光固化胶固化后也具有让可见光穿透的特性。导光板22的折射系数是在1. 47至2. 02之间。例如,导光板22可以是折射系数 是在1. 47至2. 02之间的玻璃。导光板22用以使内置的光源17所产生的光线在导光板22 内传播。反射式触控显示器2可以包括软排线(未图示)。软排线设置于导光板22之侧 边,且软排线包括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用于提供内置的光源17。第一黏结层23的折射系数 小于导光板22。第二黏结层21的折射系数也小于导光板22。第一黏结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式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反射式显示装置;一第一黏结层;一导光板,该导光板透过该第一黏结层的贴合而设置于该反射式显示装置之上表面;一第二黏结层;以及一触控屏,该触控屏透过该第二黏结层的贴合而设置于该导光板之上表面;其中,该第一黏结层与该第二黏结层是由一液态黏结材料从液态转化为固态而形成,且该第一黏结层与该第二黏结层之折射系数皆小于该导光板之折射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兴陈家栋黄萍萍江耀诚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