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光学输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950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光学输入设备,包括头部和本体。头部具有一可见光源、设置于可见光源外部的遮光罩以及设置于遮光罩外部的一保护玻璃。本体包括:一外壳;一内壳,通过一弹簧连接至外壳;一核心部,设置于内壳的内部,其下方固定连接至遮光罩;以及一滑轮机构,其一端连接至外壳,另一端经由内壳连接至核心部。核心部与外壳的移动方向相反,进而带动遮光罩发生位移,以调节可见光源的输出光面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遮光罩的位置移动来调节输出光面积,从而让使用者在书写或绘图时的笔触劲道可在屏幕上反映出来,提升光笔书写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尤其涉及用于该触控面板的一种光学输入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器领域的蓬勃发展,因应使用者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产品将显示器结合触控的功能,从而形成触控显示器。触控的原理是在面板上设计传感器,当传感器被设置为通过特定方式进行触控时,产生物理量变化,而对应于物理量变化的区域可用算法将触控的信息提供给后端模块,以便进行与用户互动方式的设计。在进行触控时,用户对触控屏幕的输入会被对应类型的传感器所响应,根据传感器设计类型的不同,可延伸出多种触控方式,如电容式,电磁式,光学式,压力式等等。以光学式触控输入设备为例,传统的光笔主要包含笔身、光源和电源,通过电源开关来切换光笔发光和不发光。具体地,笔头处的光源采用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该光笔一般具有两种设计模式一种模式是按下电源开关时,诸如LED的光源会持续发光,由于书写时光笔持续对屏幕输出信号,无法精确得到笔触的结束位置,因而该方式不利于在屏幕上进行书写;另一种模式是光笔接触屏幕时才发光,藉由在笔头增加机构来实现,以便在笔头按压到屏幕时导通开关而发光。但是,该模式如果需要实现其他的功能(例如,笔触大小、颜色深浅),仅仅使用类型相同的输入信息是无法实现的。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光学输入设备,在消除上述缺陷或不足的同时,还可体现诸如笔触大小、颜色深浅等个性化的输入属性,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触控面板的光笔在书写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颖的、用于触控面板的光学输入设备。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光学输入设备,包括一头部,具有一可见光源,用以提供不同于环境光的可见光;—遮光罩,设置于所述可见光源的外部,所述遮光罩在竖直方向可移动,藉由所述遮光罩的位置移动来改变遮蔽所述可见光源的面积;以及一保护玻璃,设置于所述遮光罩的外部,以避免所述遮光罩直接与所述触控面板的显示屏相接触;以及一本体,包括一外壳;一内壳,通过一弹簧连接至所述外壳;一核心部,设置于所述内壳的内部,所述核心部的下方固定连接至所述遮光罩;以及一滑轮机构,所述滑轮机构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内侧,其另一端经由所述内壳连接至所述核心部,其中,所述核心部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外壳的移动方向相反,藉由所述核心部的位置移动带动所述遮光罩移动,从而改变所述遮光罩的位置,以调节所述可见光源的输出光面积。优选地,当按压所述外壳朝所述显示屏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遮光罩藉由所述滑轮机构朝远离所述显示屏的方向移动,从而增大所述可见光源的输出光面积。优选地,当所述外壳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朝远离所述显示屏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遮光罩藉由所述滑轮机构朝所述显示屏的方向移动,从而减小所述可见光源的输出光面积。优选地,该光学输入设备还包括一切换开关,藉由所述切换开关来控制所述可见光源的输出光面积是否固定。更优选地,切换开关为一按压栓,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且所述内壳的外表面还包括多个栓孔,藉由所述按压栓插入任一栓孔使得所述可见光源具有固定的输出光面积。优选地,该可见光源为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或蓝色发光二极管。更优选地,该核心部还包括一供电装置,用以对可见光源提供工作电压。此外,供电装置为一电池或经由一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连接至外部电源。优选地,该可见光源是可拆卸的。优选地,遮光罩遮蔽所述可见光源的面积与所述保护玻璃按压所述显示屏的作用力相关,其中,作用力越大,遮蔽面积越小;作用力越小,遮蔽面积越大。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触控面板的光学输入设备,在其头部设置一遮光罩,该遮光罩位于可见光源的外部,藉由遮光罩在竖直方向的位置移动来改变遮蔽可见光源的面积,并且,该遮光罩的上方连接一核心部,该核心部的移动方向与外壳的移动方向相反,当按压外壳使保护玻璃与触控面板的显示屏接触时,核心部朝远离该显示屏的方向移动,从而改变遮光罩的位置,以调节可见光源的输出光面积,实现诸如笔触大小、颜色深浅等个性化的输入属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以输出光面积来定义对于使用者较为直观的方式,通过使用者书写劲道来自动调节输出光面积,从而使用户在书写或绘图时的笔触劲道可在屏幕上反映出不同的显示效果,增强了光笔输入的智能性,提升了使用者的光笔书写体验。附图说明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其中,图1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用于触控面板的光学输入设备的外部轮廓示意图;图2示出图1的光学输入设备藉由遮光罩的位置移动来调节可见光源的输出光面积的结构不意图;图3 (a)为图2的光学输入设备中的外壳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以及图3 (b)为图2的光学输入设备中的外壳被向下按压一定距离后,遮光罩向上移动从而改变可见光源的输出光面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用于触控面板的光学输入设备的外部轮廓示意图。参照图1,该光学输入设备包括一头部10和一本体20。例如,该光学输入设备可为一光笔,相应地,头部和本体也可分别称为笔头和笔身。当使用光笔在触控面板的屏幕进行书写或绘图时,光笔的头部10与屏幕相接触。具体地,头部10包括一保护玻璃101、一可见光源103和一遮光罩105。可见光源103用以提供不同于环境光的可见光。在可见光源103的外侧盖套上遮光罩105,当遮光罩105在竖直方向上来回移动时,该遮光罩105所遮蔽的可见光源103的光量也不同,因而可见光源103实际的输出光面积也不同。例如,在图1 (a)中,遮光罩105盖套于可见光源103的上部,其所遮蔽的光量较少,可见光源103出射的光量绝大部分对应于实际的输出光面积,此时,在触控面板的光传感器接收到与输出光面积相关的信号后,即可体现出诸如笔触大小、颜色深浅等个性化的输入属性。在图1 (b)中,遮光罩105盖套于可见光源103的中部,其所遮蔽的光量较多,可见光源103出射的光量仅有一部分对应于实际的输出光面积,此时,在触控面板的光传感器接收到与输出光面积相关的信号后,能够体现出不同于图1Ca)的笔触大小、颜色深浅等个性化的输入属性。此外,为了不使遮光罩105影响到书写流畅程度,在头部的最外层设置一保护玻璃101,藉由该保护玻璃101来避免遮光罩105直接与触控面板的显示屏相接触。如此一来,无论遮光罩105如何动作,皆不影响使用者的书写或绘图。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保护玻璃101和可见光源103均是可拆卸的,因此使用者可自行更换光源的种类。例如,可见光源103可以是一红色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一绿色LED或一蓝色LED。此外,在保护玻璃101磨损较严重或者透光性变差时,也可自行予以更换。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光学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输入设备包括:一头部,具有:一可见光源,用以提供不同于环境光的可见光;一遮光罩,设置于所述可见光源的外部,所述遮光罩在竖直方向可移动,藉由所述遮光罩的位置移动来改变遮蔽所述可见光源的面积;以及一保护玻璃,设置于所述遮光罩的外部,以避免所述遮光罩直接与所述触控面板的显示屏相接触;以及一本体,包括:一外壳;一内壳,通过一弹簧连接至所述外壳;一核心部,设置于所述内壳的内部,所述核心部的下方固定连接至所述遮光罩;以及一滑轮机构,所述滑轮机构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内侧,其另一端经由所述内壳连接至所述核心部,其中,所述核心部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外壳的移动方向相反,藉由所述核心部的位置移动带动所述遮光罩移动,从而改变所述遮光罩的位置,以调节所述可见光源的输出光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育齐吴永智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