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换装置,其包含有:一正极电源接点、一负极电源接点、复数个电池槽位,以及一切换开关。各电池槽位分别具有一正极电池接点与一负极电池接点,其中一电池槽位的正极电池接点与正极电源接点电性连接,另一电池槽位的负极电池接点与负极电源接点电性连接。切换开关分别与正极电源接点、负极电源接点、电性连接于正极电源接点的电池槽位的负极电池接点以及电性连接于负极电源接点的电池槽位的正极电池接点电性连接。其中,透过切换开关被致动,而选择性地令各电池槽位与电源之间构成并联关系或是串联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切换装置的鼠标及其切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鼠标与切换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电池串联并联切换功能的鼠标及其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电脑系统中,鼠标几乎是最主要的输入与控制装置一。而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鼠标的结构与功能也逐渐被加以改进扩充,早期的鼠标单纯透过缆线与电脑系统连接,到后来因为无线传输技术的普及,也开始有无线鼠标的应用,透过例如蓝芽等无线传输的方式与电脑系统连结。有线鼠标因为和电脑连接,因此鼠标上所需要的电源,例如光学鼠标的光学感应装置的电源,均由电脑系统透过缆线提供。但是无线鼠标则因为没有和电脑直接实体连接, 因此本身所需要的电源,除原本鼠标功能的需求外,更额外增加无线连接装置以及其他功能等所需要的电源,而这些电源的需求便透过鼠标本身所搭载的电池装置或电池模组加以满足。目前装载电池装置的鼠标中,受限于鼠标有限的空间应用与特定的功能需求,在电池电源的供应上均只以单一的串联或是并联的方式作为设计。例如为了增加电池使用寿命的目的,多会采取并联电池连接设计,以求取较长时间的使用;而为了增加鼠标效能,增加或增强鼠标上的相关功能者,多会采取串联设计,以求取较佳的电源输出。但是这样的单一电源设计便使得鼠标的整体效能不够全面与弹性,同时也使得电池的使用效能会因为鼠标特定的设计而难以完全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池串联并联切换装置的鼠标及其切换装置,藉以解决习用鼠 标在电源供应与设计上的限制,以及电池使用的效率不足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揭露一切换装置,其包括有一正极电源接点、一负极电源接点、复数个电池槽位,以及一切换开关。各电池槽位分别具有一正极电池接点与一负极电池接点,其中一电池槽位的正极电池接点与正极电源接点电性连接,另一电池槽位的负极电池接点与负极电源接点电性连接。切换开关分别与正极电源接点、负极电源接点、电性连接于正极电源接点的电池槽位的负极电池接点以及电性连接于负极电源接点的电池槽位的正极电池接点电性连接。其中,切换开关被致动而选择性地令电性连接于正极电源接点的电池槽位的负极电池接点电性连接于负极电源接点,以及令电性连接于负极电源接点的电池槽位的正极电池接点电性连接于正极电源接点,以构成一并联关系。或者是,切换开关被致动而选择性地令电性连接于正极电源接点的电池槽位的负极电池接点与电性连接于负极电源接点的电池槽位的正极电池接点相互电性连接,以构成一串联关系。本专利技术的鼠标,具有切换电池串联与并联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鼠标包括一壳体、一电路板、一正极电源接点、一负极电源接点、复数个电池槽位、一切换开关以及一拨动开关。其中,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而正极电源接点、负极电源接点、电池槽位与切换开关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各电池槽位分别具有一正极电池接点与一负极电池接点,其中一电池槽位的正极电池接点与正极电源接点电性连接,另一电池槽位的负极电池接点与负极电源接点电性连接。切换开关分别与正极电源接点、负极电源接点、电性连接于正极电源接点的电池槽位的负极电池接点及电性连接于负极电源接点的电池槽位的正极电池接点电性连接。拨动开关设置于壳体上,并连接于切换开关,拨动开关可选择地驱动切换开关的切换作动。 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有别于习用鼠标的单一电池电源供应方式,本专利技术透过一切换装置的设计,令鼠标内电池的连结方式可以自由在串联与并联的连接方式间切换。使得鼠标可以依据使用上的需求而弹性切换对应的电源模式,并可以提升电池的使用效率。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切换装置于并联关系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切换装置于串联关系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切换装置于并联关系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切换装置于串联关系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鼠标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20切换装置30鼠标 101正极电源接点102负极电源接点201,202,203电池槽位2011,2021,2031正极电池接点2012,2022,2032负极电池接点301切换开关401壳体501电路板601拨动开关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切换装置的示意图,此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切换装置10包括有一正极电源接点101、一负极电源接点102、二电池槽位201与202以及一切换开关301。各电池槽位分别具有一正极电池接点2011与2021以及一负极电池接点2012与2022,其中一电池槽位201的正极电池接点2011与正极电源接点101电性连接,另一电池槽位202的负极电池接点2022与负极电源接点102电性连接。切换开关301分别与正极电源接点101、负极电源接点102、电性连接于正极电源接点101的电池槽位201的负极电池接点2012及电性连接于负极电源接点102的电池槽位202的正极电池接点2021电性连接。其中,如图1所示,切换开关301被致动而选择性地令电性连接于正极电源接点 101的电池槽位201的负极电池接点2012电性连接于负极电源接点102,以及令电性连接 于负极电源接点102的电池槽位202的正极电池接点2021电性连接于正极电源接点,以构成一并联关系。或者是如图2所示,切换开关301被致动而选择性地令电性连接于正极电源接点 101的电池槽位201的负极电池接点2012与电性连接于负极电源接点102的电池槽位202 的正极电池接点2021相互电性连接,以构成一串联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切换开关301的型式并不以此为限,在此为说 明各接点的连结关系方便,故以两组单刀双掷开关(Single Pole Double Throw switch, SPDT switch)的组合表示,但本专利技术的切换开关301的型式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不限 制切换开关301的型式,切换开关301可以是机械式的切换开关,也可以是电子式,其切换 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多刀多掷开关(multiple pole multiple throw switch),而本专利技术仅 以单刀双掷开关的组合做为实施例的说明,然熟悉此项
的人士,可依据实际使用 需求而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切换开关301有不同类型或连接的组合,并不以本专利技术所举出的实 施态样为限。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切换装置的示意图,此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 示意图。如图3及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切换装置20包括有一正极电源接点101、一负极电源 接点102、复数个电池槽位201、202与203以及一切换开关301,本实施例系以三个电池槽 位进行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电池槽位数量,熟悉此项技术者,可依据实际 设计需求或使用需求而对应增减电池槽位的数量。各电池槽位201、202与203分别具有一正极电池接点2011、2021与2031以及一 负极电池接点2012、2022与2032,其中一电池槽位201的正极电池接点2011与正极电源接 点101电性连接,另一电池槽位203的负极电池接点2032与负极电源接点102电性连接。 切换开关则分别与正极电源接点101、负极电源接点102、电性连接于正极电源接点101的 电池槽位201的正极电池接点2011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正极电源接点;一负极电源接点;复数个电池槽位,各该电池槽位分别具有一正极电池接点与一负极电池接点,其中一该电池槽位的该正极电池接点与该正极电源接点电性连接,另一该电池槽位的该负极电池接点与该负极电源接点电性连接;以及一切换开关,分别与该正极电源接点、该负极电源接点、电性连接于该正极电源接点的该电池槽位的该负极电池接点及电性连接于该负极电源接点的该电池槽位的该正极电池接点电性连接;在一第一模式,该切换开关被致动令电性连接于该正极电源接点的该电池槽位的该负极电池接点电性连接于该负极电源接点,以及令电性连接于该负极电源接点的该电池槽位的该正极电池接点电性连接于该正极电源接点,以构成一并联关系;在一第二模式,该切换开关被致动令电性连接于该正极电源接点的该电池槽位的该负极电池接点与电性连接于该负极电源接点的该电池槽位的该正极电池接点相互电性连接,以构成一串联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英宇,陈恕仪,
申请(专利权)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