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911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40
一种立体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视差屏障以及控制模块。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且显示面板包括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一子画素单元与多个第二子画素单元。视差屏障是配置于显示面的一侧,并且包括依序排列的多个屏障单元。各屏障单元包括第1至N个依序排列的透光度可调的光栅,其中N为大于1的奇数。控制模块是电性连接至显示面板与视差屏障,用以控制第一子画素单元与第二子画素单元所显示的显示画面以及视差屏障。本发明专利技术另揭露一种适用于此立体显示器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立体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裸眼式。
技术介绍
·立体(three-dimensional, 3D)显不技术依照使用分类可分为眼镜式(stereoscopic)与裸眼式(auto-stereoscopic)。由于观看者在观看裸眼式立体显示器时,不需佩带眼镜或头盔就能看到逼真的立体影像,因此裸眼式立体显示器较眼镜式立体显示器符合人类对自然视觉的需求。目前常见的裸眼式立体显示器是将显示左眼影像的画素显示右眼影像的画素依序或交错排列,并且在显示面板与观看者间设置具有光栅的视差屏障(parallaxbarrier),藉以利用视差屏障的平行光栅的遮蔽效果,使观看者的左右眼分别看到左眼影像与右眼影像,进而于脑中呈现立体影像。然而,在裸眼式立体显示器中,往往容易因为根据观看者与视差屏障两者位置之间的关系,发生观看者的左/右眼所看到的右眼/左眼影像的亮度过高,而在脑中呈现出具有双影的立体影像,也就是所谓的串扰(cross-talk)现象,因此在裸眼式立体显示器中,有所谓的观视角度或称为较佳观视角度,通常一立体显示器的(较佳)观视角度指通过视差屏障的遮蔽效果,能够提供给观看者的左右眼分别看到左眼影像与右眼影像,而且串扰最小的观察角度或观察位置。为解决串扰的问题,现有的做法是增加视差屏障的遮光面积,使其左/右眼区域内所看到的右眼/左眼影像的漏光降低,以增加观看者的左/右眼分别的可视角度。但增加视差屏障的遮光面积将会导致立体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亮度下降,因此现有提出的另一种做法是使用具有多个光栅的视差屏障,以通过各光栅的透光与否来调整观看者的左/右眼分别的观视角度,以使其视角集中于预定对应的左眼/右眼影像。但此种做法在制程上较为繁杂,成本也随的增加。因此,如何在不影响立体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亮度以及立体显示器的制造成本的前提下降低各观视角度的串扰率,实为是本产业的发展重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视差屏障以及控制模块。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且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子画素单元与多个第二子画素单元,且所述第一子画素单元是与第二子画素单元交错排列。视差屏障是配置于显示面的一侧,且视差屏障包括依序排列的多个屏障单元,各屏障单元包括第I至N个依序排列的透光度可调的光栅,其中N为大于I的奇数。控制模块是电性连接至显示面板与视差屏障,用以控制第一子画素单元及第二子画素单元所显示的显示画面以及视差屏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方法,适用于上述的立体显示器,此方法包括先在上述的第一子画素单元显示第一显示画面,并在第二子画素单元显示第二显示画面,以及控制各屏障单元的光栅的透光度,以使位于第一位置的光栅为不透光,而提供第一观视角度的立体影像。接着,将所述位于第一位置的光栅维持在不透光的状态,并且在第一子画素单元显示第二显示画面,以及在第二子画素单元显示第一显示画面,以提供第二观视角度的立体影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方法,适用于上述的立体显示器,此方法包括先在上述的第一子画素单元显示第一显示画面,并在第二子画素单元显示第二显示画面,以及控制各屏障单元的遮光部,以使其位于第一位置而提供第一观视角度的立体影像,若观看者改变其观看的位置,根据观看者改变其位置,将所述遮光部维持在第一位置,并且在第一子画素单元显示第二显示画面,以及在第二子画素单元显示第一显示画面,以提供第二观视角度的立体影像。此显示方法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检测观看者的位置。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其可提供多个不同观视角度的立体影像。此立体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视差屏障以及控制模块。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且显示面板包括多个 第一子画素单元与多个第二子画素单元,且所述第一子画素单元是与第二子画素单元交错排列。视差屏障是配置于显示面的一侧,且视差屏障包括多个屏障单元,且各屏障单元包括第I至N个依序排列的透光度可调的光栅,其中N为大于I的奇数。控制模块是电性连接至显示面板与视差屏障,用以控制显示面板与视差屏障,以在第一子画素单元显示第一显示画面且第二子画素单元显示第二显示画面时,控制屏障单元的各光栅的透光度,使位于第一位置的光栅为不透光,以提供第一观视角度的立体影像。并且,控制模块更在将各屏障单元位于第一位置的光栅维持于不透光的状态时,控制显示面板而使第一子画素单元显示第二显示画面以及第二子画素单元显示第一显示画面,以提供第二观视角度的立体影像。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显示器依据观看者的位置来调整视差屏障的光栅的透光度,以降低观看者所观看到的立体影像的串扰率,并且可将第一子画素单元与第二子画素单元所显示的画面互换的,因而可在不增加视差屏障的不透光的光栅数(也就是所谓的barrierratio)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立体显示器的可观视角度。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可有效地在不影响立体显示器的显示亮度的前提下,降低其所显示的立体影像在各观视角度的串扰率。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视差屏障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视差屏障的示意图。图3至图8为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立体显示器显示立体影像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9A至9F绘示为图1的显示器中视差屏障在各观视角度的等效光栅排列示意图。图1OA至图1OJ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视差屏障在各观视角度的等效光栅排列示意图。图1lA至图1lD绘示为一种具有偶数个光栅的视差屏障在各观视角度的等效光栅排列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立体显示器110 :显示面板111 :显示面112:第一子画素单元114:第二子画素单元120、220 :视差屏障122,222 :屏障单元121 :光栅121a,221a :透光光栅121b,221b :不透光光栅130 :控制模块140 :检测模块 C1、C2 :几何中心点EL :左眼ER :右眼D :两眼间距IL :第一显不画面IR :第二显示画面Pl :第一位置P2 :第二位置P3 :第三位置P4:第四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立体显示器100包括显示面板110、视差屏障120以及控制模块130。显示面板110包括多个第一子画素单元112与多个第二子画素单元114,且所述第一子画素单元112是与第二子画素单元114例如是依序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画素单元112是用以显示第一显示画面Iy而第二子画素单元114是用以显示第二显示画面Ικ。在此,第一显示画面L与第二显示画面Ik是显示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面111。本文所述的第一显示画面L指供观看者的左眼El观看的显示画面,而第二显示画面Ik则是指供观看者的右眼Ek观看的显示画面。观看者即是根据其左右眼所观看到的显示画面,在脑中合成立体的显示影像。视差屏障120是配置于显示面111的一侧,且视差屏障120包括多个屏障单元122,且各屏障单元122包括第I至N个依序排列的透光度可调的光栅121,其中N为大于I的奇数。在本实施例中,N等于3,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而且,所述光栅121例如是具有相同的宽度W。在本实施例中,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显示器,包括:一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子画素单元与多个第二子画素单元,所述第一子画素单元与所述第二子画素单元依序排列,且该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一视差屏障,配置于该显示面一侧,该视差屏障包括依序排列的多个屏障单元,且各该屏障单元包括:第1至N个依序排列的透光度可调的光栅,其中N为大于1的奇数;以及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至该显示面板以及该视差屏障,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子画素单元所显示的影像与所述第二子画素单元所显示的影像以及该视差屏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依珊蔡永生董人郎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