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场范围内鲁棒多波束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8974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近场鲁棒多波束形成的方法。包括确定信号源,接收天线阵列的位置参数,以及相关的环境参数;利用近场与远场环境对信号的影响,确定近场球面波信号以及导向向量;确定评估信号接收性能的指标;通过最差环境下鲁棒波束形成方法过程,确定源信号可能的来波方向,求得此时阵列天线的权重向量;对经过检测后存在信号的范围进行空间扫描,采用旁瓣功率最小化准则确定该范围内源信号的精确位置得到此时的权重向量;使用上述步骤中得到的两个权重向量分步对源信号进行接收,实现来波信号的精确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多波束形成算法很好地解决了近场方向向量失配的问题,算法的鲁棒性较好,易于实施,而且改善了输出信号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场范围内鲁棒多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信号源,接收天线阵列的位置参数,以及相关的环境参数;(2)利用近场与远场环境对信号的影响,确定近场球面波信号以及导向向量;(3)确定评估信号接收性能的指标,即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准则;(4)通过最差环境下鲁棒波束形成方法过程,确定源信号可能的来波方向,求得此时阵列天线的权重向量;(5)对经过检测后存在信号的范围进行空间扫描,采用旁瓣功率最小化准则确定该范围内源信号的精确位置得到此时的权重向量;(6)使用上述步骤中得到的两个权重向量分步对源信号进行接收,实现来波信号的精确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艳苹焦艳敏陈立伟刘玉梅汤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