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键钻卡,它具有卡住刀具后部相对于轴作前后移动的升降部件;能在沿升降部件朝卡爪开口部一侧的方向移动的相同方向中移动的同时使内周直径缩小而将刀具卡住的卡爪,且能通过刀具传给卡爪的切削阻力和传给轴的动力的扭转所致升降部件的移动,可不用卡具扳手而自动地卡紧刀具,其特征是,在升降部件的卡爪开口部这一侧的端面中设有V形槽,而刀具的后部能相对于V形槽自由装卸。(*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键钻卡。一般地说,无键钻卡是由卡具通过手上紧来保持住钻头、丝锥等刀具。用来保持这种刀具的卡具的夹紧力取决于卡具的卡爪与刀具间的摩擦力。因此,当卡爪与刀具间打滑时,就要进一步收紧卡具或是减少切削量以减小刀具的切削阻力。实开昭50-99585号公报(先有技术1)中描述了“一种防止钻卡空转的机构,它的特征是在卡具柄的顶端设置楔形的凹部,使能够嵌合到此凹部的钻柄侧端部在对齐到这一凹部中且嵌合上时便停止转动,由此来补充卡具对钻头夹紧力的不足”。实公平3-29056号公报(先有技术2)涉及到“钻头夹持结构”公开了在卡具中设置半月形凹部的结构,其中描述到的“钻头夹持结构的特征是它具有相对于可旋转的轴能同心地自由装卸的本体、安装在此本体顶部的卡爪间隔调整部、以及装配于此卡爪间隔调整部内侧且沿周边方向邻接的多个卡爪,借助卡爪,握持住钻柄的外周面,可使钻头轴线与本体的轴线一致,钻柄的横剖面为圆形,钻柄的末端设有由此柄的圆形外周面一半的第一圆弧状部,通过此柄轴线的平面状第一转动传递面组成的具有半圆形横剖面的凸部,在本体的顶部,沿此本体的轴线方向形成有开口的凹部,凹部中嵌合上述凸部,此凹部具有与通过本体转动轴线的平面即通过上述凸部第一回转轴线的平面亦即凸部的第一转动传递面面接触的第二转动传递面,以及相对此钻柄的圆弧状部分形成的第二圆弧状部分。在无键钻卡之中,夹持钻头、丝锥等刀具的卡爪与刀具之间打滑时,会引起卡爪的摩耗与损伤以及径向跳动,加工精度差、机械与卡具与刀具等破损,装配于刀柄上的带伤的钻头等刀具则易引起径向跳动而不能用于高精度加工中。即使因刀具与卡爪之间打滑造成卡爪的磨耗少而能够使用无键钻卡,但由于丧失了初始精度也就不能用于有一定精度要求的加工中,或是由于卡爪的夹紧力减弱而成为自动机械故障的原因。为此采取了增强收紧无键钻卡的方法或是减少切削量以减少钻头等刀具的切削阻力等方法,但是增强收紧的情形中夹紧力是有限度的,收缩得过头就会成为卡具破损的原因;在减少切削量的情形,不仅费时与增大加工费用,而且不能适用于强力切削。无键钻卡中由于卡爪的夹紧力依赖于切削阻力,当开始时因手的收紧力弱或是因卡爪摩耗而致卡爪打滑,就不能获得所需的刀具夹紧力。于是考虑过如先有技术1所述的,在卡具柄的顶端设置楔形的凹部,或是如先有技术2所述的,于卡具中设置半月形的凹部,由此来防止刀具的打滑。但在先有技术1中,由于在卡具柄的顶端设置楔形的凹部,当用卡爪夹紧刀具柄时,卡爪会在夹紧刀具时前移,当把刀具推压向刀具顶端方向时,卡具柄并不连动地移向前方,因而存在有刀具后部容易脱离开卡具柄顶端面的问题。于是,卡爪随着其保持刀具的粗度变细而更进一步前移,而出现了刀具的后部逐渐与卡具柄脱离接触的问题。此外,当刀具受到冲击力作用时,此冲击力将直接施加到所述凹部,而由于外周并无支承件,就会有使此凹部出现裂纹或缺陷等问题。此外,先有技术1是用于通常的钻卡中而不能用于内部不具有贯通芯孔的无键钻卡。在加工方面,遇到的是需将硬度必须在HRC50以上的凹部直接在卡具柄中加工出的方法,这样便会有不利于提高产率的问题。先有技术2中是把刀具的后部嵌合到半月形的凹部中,卡具的重心与几何中心偏离,因而在高速转动时的平衡性差。再有,配合到半月形凹部中的刀具后部则加工成直角形式,而用研磨工具在角部加工成弧形,要一直进入到内部来切削90°部分便很困难,为了获得充分的配合,需要用比研磨工具的R更大的半径进行充分地深切削,这样相配合的部分留剩的很少,而不能用于细的钻头或易折断的丝锥。而且对于已进行了半切削的丝锥柄就不能再使用丝锥扳手。在刀具后部配合到半月形的凹部中时,支持刀具的部分只限于侧面的一点,而在背面则未受到支承,平衡性不好,易于扭曲,因而会折断丝锥等刀具。将刀具后部设置于半月形凹部中时,当从卡具的卡爪处于大张开的状态下将中心钻或是将半月形凹部半径以下的粗度细的钻头插入到卡爪之间时,由于刀具后部的全体进入到凹部之中而卡具的中心轴线与刀具的中心则原样地保持偏离,就会发生径向跳动或刀具脱落等事故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各个问题,提出了这样的无键钻卡,它将刀具后部卡住,借助由刀具传递给卡爪的切削阻力和由传递给轴的动力的扭转导致的升降部件的移动,能不使用卡具扳手而自动地卡紧刀具,这种钻卡的特征是,在升降部件的卡爪开口部这一侧的端面中设有V形槽,而刀具的后部能相对于V形槽自由装卸。还提出了这样的无键钻卡,它具有用于卡住刀具后部以相对于轴作前后移动的升降部件;能在与升降部件朝卡爪开口部一侧的方向移动的相同方向移动的同时使内周直径缩小而将刀具夹住的卡爪,且能通过刀具传递给卡爪的切削阻力和传递给轴的动力的扭转所致升降部件的移动,可以不使用卡具扳手而自动地卡紧刀具,这种钻卡的特征是,在升降部件的内侧插入固定有V形槽部件,且在升降部件的卡爪开口部这一侧的端面中设有V形槽,而刀具的后部则能相对于V形槽自由装卸。还提出了这样的无键钻卡,它具有用于卡住刀具后部以相对于轴作前后移动的升降部件;能在与升降部件朝卡爪开口部一侧的方向移动的相同方向移动的同时使内周直径缩小而将刀具卡住的卡爪,且能通过刀具传递给卡爪的切削阻力和传递给轴的动力的扭转所致升降部件的移动,可以不使用卡具扳手而自动地卡紧刀具,这种钻卡的特征是,在升降部件的内侧插入有V形槽部件,且在升降部件与V形槽部件之间装设止转部件,且在升降部件的卡爪开口部这一侧的端面中设有V形槽,而刀具的后部则能相对于V形槽自由装卸。还提出了这样的无键钻卡,它具有用于卡住刀具后部以相对于轴作前后移动的升降部件;能在与升降部件朝卡爪开口部一侧的方向移动相同的方向移动的同时使内周直径缩小而将刀具卡住的卡爪,且能通过刀具传递给卡爪的切削阻力和传递给轴的动力的扭转所致升降部件的移动,可以不使用卡具扳手而自动地卡紧刀具,这种钻卡的特征是,升降部件与V形槽部件整体成形,并在升降部件的卡爪开口部一侧的端面形成有V形槽,而刀具的后部则能相对于V形槽自由装卸。还提出了这样的无键钻卡,它具有用于卡住刀具后部以相对于轴作前后移动的升降部件;能在与升降部件朝卡爪开口部一侧的方向移动相同的方向移动的同时使内周直径缩小而将刀具卡住的卡爪,且能通过刀具传递给卡爪的切削阻力和传递给轴的动力的扭转所致升降部件的移动,可以不使用卡具扳手而自动地卡紧刀具,这种钻卡的特征是,使升降部件的与轴对接端面部充分地大于轴端面内径,以防升降部件嵌入轴内侧,且在升降部件的卡爪开口部这一侧的端面形成有V形槽,而刀具的后部则能相对于V形槽自由装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的无键钻卡经部分切开的剖面正视图,也是升降部件与V形槽部件位于卡爪后部状态的视图。图2是上述无键钻卡经部分切开的另一剖面正视图,也是升降部件与V形槽部件位于卡爪开口部一侧状态的视图。图3是上述无键钻卡的说明性分解立体图。图4是上述升降部件经部分切开的剖面与V形槽部件的视图。图5是将较粗的刀具安装于无键钻卡中时的说明性正视图。图6是将较细的刀具安装于无键钻卡中时的说明性正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形式的具有止转部件的升降部件和V形槽部件的局部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形式的具有偏心插入部的V形槽部件的端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实施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键钻卡,它将刀具后部卡住,借助由刀具传递给卡爪的切削阻力和由传递给轴的动力的扭转导致的升降部件的移动,而能不使用卡具扳手就自动地卡紧刀具,其特征是,在升降部件的卡爪开口部这一侧的端面中设有V形槽,而刀具的后部能相对于V形槽自由装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内健吾,佐藤雅之,
申请(专利权)人:崛内健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