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套深层剖面土壤和气体的样品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8457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套深层剖面土壤和气体的样品采集装置。现有的剖面气体采样器部件繁多,进气孔容易被土壤堵塞,且在放置前预先挖掘洞匹配度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剖面土壤采样器和剖面气体采样器,剖面土壤采样器包括第一圆管、实心把手、壁窗、凹槽;剖面气体采样器包括第二圆管、抽气杆、圆形通孔、采气口、橡胶条、塑料薄网、不锈钢圆棍、锯齿、第一橡胶块、第二橡胶块、抽气杆提手、圆管钻头、橡胶圈;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无需带电的抽气装置,结构简洁,使用方便,易于携带,造价低廉;两采样器配合使用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轻松取得土样和气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科学、土壤学
,尤其涉及一套深层剖面土壤和气体的样品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质循环具有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全球性的物质循环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如全球碳元素的循环,其中土壤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现阶段,在剖面土样的采集和土壤剖面气体样品的采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现有的剖面气体采样器通常包括许多部件,如抽气泵,使得整个采样器造价高,使用方法颇为繁琐,而且对场地的要求也较高,一般需要电力供应,不利于野外采样。其次,现有的剖面气体采样器进气孔容易被土壤堵塞,有的采取包裹纱布的措施,但在剖面气体采样器的放置过程中难免受到摩擦而使纱布移位,影响剖面气体样品的采集。再次,现阶段,剖面土样的采集和土壤剖面气体样品的采集须分别进行操作,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最后,现有的剖面气体采样器在放置之前,须预先挖掘出放置采样器的洞,若使用电钻打洞还需要电力支持,而且很难挖掘出与剖面气体采样器十分匹配的洞,导致在放置过程中既费时又费力,甚至因为采集深度较深而无法再取出部分组件,不仅影响采样地生态环境,还影响剖面气体采样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套深层剖面土壤和气体的样品采集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包括剖面土壤采样器和剖面气体采样器,剖面土壤采样器包括第一圆管、实心把手、壁窗、凹槽;第一圆管两端开放,且管体外壁上有刻度;第一圆管分上下段,上段和下段的长度比为19:1 ;第一圆管上段内径大小不变,上段管体外壁开有壁窗;第一圆管下段底端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一圆管上段顶端设置有实心把手,实心把手为圆柱体,且管体外壁开有凹槽; 剖面气体采样器包括第二圆管、抽气杆、圆形通孔、采气口、橡胶条、塑料薄网、不锈钢圆棍、锯齿、第一橡胶块、第二橡胶块、橡胶圈、抽气杆提手、圆管钻头;第二圆管顶端封闭,底端开放,封闭的顶端中间开有通孔,且通孔直径大于抽气杆直径;第二圆管分上下段,上段和下段的长度比为21:1 ;第二圆管上段内径不变,且管体外壁上有刻度;第二圆管上段上端的管体外壁上开有采气口,采气口接采气管,采气管上设置有阀门;第二圆管下段内径不变,外径比上段小4 mm,且第二圆管下段的管体外壁开有六排进气孔,每排有六个进气孔;锯齿设置在任意两排进气孔之间;塑料薄网两侧开有与锯齿对应的通孔,橡胶条上开有与锯齿对应的通孔,塑料薄网包裹整个下段的管体外壁,直至锯齿上的齿穿过塑料薄网两侧的通孔,橡胶条隔着塑料薄网与锯齿啮合,固定塑料薄网;抽气杆下端设有上环形定位销和下环形定位销,上环形定位销上端开有圆形通孔,上环形定位销与第一橡胶块内壁上的环形定位槽紧密连接,下环形定位销与第二橡胶块内壁上的环形定位槽紧密连接;抽气杆顶端与抽气杆提手螺纹连接;圆管钻头上套有橡胶圈,与第二圆管下段底端螺纹连接;所述的锯齿高2 mm ; 所述的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均为圆筒形,第一橡胶块两端都开放,第二橡胶块一端开放,一端封闭,且内壁上均开有环形定位槽; 所述的第二圆管顶端厚度为4 mm,圆形通孔设置在第一橡胶块上端4 mm,该圆形通孔的直径大于不锈钢圆棍的直径,作为不锈钢圆棍插孔; 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装置无需带电的抽气装置,结构简洁,使用方便,易于携带,造价低廉;在开有进气小孔处,须用塑料薄网来包裹该区域外壁,能有效避免土壤堵塞采样器的进气小孔,且塑料薄网相对于纱布来说有易操作和易清洗的优点;两采样器配合使用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轻松取得土样和气样,加上不锈钢的材质以及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使得采样装置能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精度较高,尤其适于野外研究。剖面气体采样器在使用之前,预先用剖面土壤采样器为其打出匹配的洞;该方法不需要使用电钻,即不需要电力支持;还能同时采得剖面土壤样品;而且能保证剖面气体采样器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尤其适用于湿润的土壤。附图说明图1为剖面土壤采样器左视 图2为剖面土壤采样器前视 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 图4为剖面气体采样器主体部分俯视 图5为剖面气体采样器结构原理示意 图6为图4中的B-B剖面图。图中,第一圆管1、实心把手2、壁窗3、凹槽4、第二圆管5、抽气杆6、圆形通孔7、采气口 8、橡胶条9、塑料薄网10、不锈钢圆棍11、锯齿12、第一橡胶块13、第二橡胶块14、橡胶圈15、抽气杆提手16、圆管钻头17。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剖面土壤采样器和剖面气体采样器,如图1、图2所示,剖面土壤采样器包括第一圆管1、实心把手2、壁窗3、凹槽4;第一圆管I两端开放,且管体外壁上有刻度,其外径36mm、内径30mm、长IOOOmm ;第一圆管I分上下段,上段和下段的长度比为19:1 ;第一圆管I上段内径大小不变,上段外壁开有壁窗3,壁窗3宽28mm,开于第一圆管I外壁50 IOOOmm刻度范围间;如图3所示,第一圆管I下段底端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一圆管I上段顶端设置有高70mm的实心把手2,实心把手2为圆柱体,且外壁开有凹槽4 ; 如图4所示,为剖面气体采样器主体部分俯视图,图6为图4中的B-B剖面图。如图5、图6所示,剖面气体采样器包括第二圆管5、抽气杆6、圆形通孔7、采气口8、橡胶条9、塑料薄网10、不锈钢圆棍11、锯齿12、第一橡胶块13、第二橡胶块14、橡胶圈15、抽气杆提手16、圆管钻头17 ;第二圆管5顶端封闭,底端开放,封闭的顶端中间开有通孔,且通孔直径大于抽气杆6直径;第二圆管5分上下段,上段和下段的长度比为21:1 ;第二圆管5上段外径36mm,内径30mm,下段外径32mm,内径30mm,第二圆管5总长IlOOmm ;第二圆管5上段上端的外壁上开有采气口 8,且采气口 8距第二圆管5上段顶端60 80mm,采气口 8接采气管,采气管上设置有阀门;第二圆管5上段内径不变,且管体外壁上有刻度;第二圆管5下段内径不变,且下段的管体外壁开有六排进气孔,每排有六个进气孔;锯齿12设置在任意两排进气孔之间;塑料薄网10两侧开有与锯齿12对应的通孔,橡胶条9上开有与锯齿12对应的通孔,塑料薄网10包裹整个下段的管体外壁,直至锯齿12上的齿穿过塑料薄网10两侧的通孔,橡胶条9隔着塑料薄网10与锯齿12啮合,来固定塑料薄网10 ;抽气杆6长1020mm、杆直径10mm,下端设有上环形定位销和下环形定位销,上环形定位销上端开有圆形通孔7,上环形定位销与第一橡胶块13内壁上的环形定位槽紧密连接,下环形定位销与第二橡胶块14内壁上的环形定位槽紧密连接;抽气杆6顶端与抽气杆提手16螺纹连接;圆管钻头17上套有橡胶圈15,与第二圆管5下段底端螺纹连接; 所述的第一橡胶块13和第二橡胶块14均为圆筒形,第一橡胶块13两端都开放,第二橡胶块14 一端开放,一端封闭;第一橡胶块13和第二橡胶块14高20mm、直径30mm,且内壁上均开有环形定位槽; 所述的第二圆管5顶端厚度为4 mm,圆形通孔7设置在第一橡胶块13上端4 mm,直径为4_,该圆形通孔7的直径大于不锈钢圆棍11的直径,作为不锈钢圆棍11插孔,不锈钢圆棍11为直径4mm,高36mm的圆柱体。所述的橡胶条9厚2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套深层剖面土壤和气体的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剖面土壤采样器和剖面气体采样器,剖面土壤采样器包括第一圆管(1)、实心把手(2)、壁窗(3)、凹槽(4);第一圆管(1)两端开放,且管体外壁上有刻度;第一圆管(1)分上下段,上段和下段的长度比为19:1;第一圆管(1)上段内径大小不变,上段管体外壁开有壁窗(3);第一圆管(1)下段底端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一圆管(1)上段顶端设置有实心把手(2),实心把手(2)为圆柱体,且管体外壁开有凹槽(4),壁窗(3)和凹槽(4)在同一直线上;剖面气体采样器包括第二圆管(5)、抽气杆(6)、圆形通孔(7)、采气口(8)、橡胶条(9)、塑料薄网(10)、不锈钢圆棍(11)、锯齿(12)、第一橡胶块(13)、第二橡胶块(14)、橡胶圈(15)、抽气杆提手(16)、圆管钻头(17);第二圆管(5)顶端封闭,底端开放,封闭的顶端中间开有通孔,且通孔直径大于抽气杆(6)直径;第二圆管(5)分上下段,上段和下段的长度比为21:1;第二圆管(5)上段内径不变,且管体外壁上有刻度;第二圆管(5)上段上端的管体外壁上开有采气口(8),采气口(8)接采气管,采气管上设置有阀门;第二圆管(5)下段内径不变,外径比上段小4㎜,且第二圆管(5)下段的管体外壁开有六排进气孔,每排有六个进气孔;锯齿(12)设置在任意两排进气孔之间;塑料薄网(10)两侧开有与锯齿(12)对应的通孔,橡胶条(9)上开有与锯齿(12)对应的通孔,塑料薄网(10)包裹整个下段的管体外壁,直至锯齿(12)上的齿穿过塑料薄网(10)两侧的通孔,橡胶条(9)隔着塑料薄网(10)与锯齿(12)啮合,固定塑料薄网(10);抽气杆(6)下端设有上环形定位销和下环形定位销,上环形定位销上端开有圆形通孔(7),上环形定位销与第一橡胶块(13)内壁上的环形定位槽紧密连接,下环形定位销与第二橡胶块(14)内壁上的环形定位槽紧密连接;抽气杆(6)顶端与抽气杆提手(16)螺纹连接;圆管钻头(17)上套有橡胶圈(15),与第二圆管(5)下段底端螺纹连接;?所述的锯齿(12)高2㎜;所述的第一橡胶块(13)和第二橡胶块(14)均为圆筒形,第一橡胶块(13)两端都开放,第二橡胶块(14)一端开放,一端封闭,且内壁上均开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的第二圆管(5)顶端厚度为4㎜,圆形通孔(7)设置在第一橡胶块(13)上端4㎜,该圆形通孔(7)的直径大于不锈钢圆棍(11)的直径,作为不锈钢圆棍(11)插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煦何云峰单立楠俞丹萍徐捷李竺霖刘意立王洪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