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即使在径向切入磨法中的后半周期中也能可靠地使切屑卷取并控制其排出方向。在形成于刀片主体(1)上的前面(7)的边棱部上形成有切削刃(6),所述切削刃具有在与该前面(7)对置的俯视图中构成凸V字形的一对螺纹切削刃(4)、和与该螺纹切削刃(4)的后端相连的修光刃(5),前面(7)中的、在俯视图中由螺纹切削刃(4)构成的凸V字的内侧部分不比螺纹切削刃(4)突出,并且,在比修光刃(5)更靠后方的前面上,突出设置有从该前面(7)突出的第1突起(11)、突出高度比该第1突起高的第2突起(12)、突出高度比这些第1、第2突起更高的第3突起(13),其中第1、第2突起比第3突起更靠切削刃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持在刀片拆装式切削工具的工具主体上对工件进行螺纹切削的螺纹切削用刀片。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螺纹切削用刀片,在例如专利文献1~4中,提出过下述方案,即、在构成三角形平板状的刀片主体的三角形面的各角部形成有前面,在前面的边棱部形成有一对螺纹切削刃,所述一对螺纹切削刃在与该前面对置的俯视图中构成与要切出的螺纹的截面形状对应的凸V字形。这样的螺纹切削用刀片,一般用于在利用多个周期的旋削而在旋转的工件的周面上进行螺纹切削。即,将刀片主体保持在上述工具主体上,使得在上述俯视图中一对螺纹切削刃所构成的凸V字形的二等分线与工件的旋转轴线正交,使该螺纹切削刃切入工件周面并在平行于上述轴线的一定的进给方向上以规定的进给量送出多个周期(多次),此时逐渐增大各周期的切入量从而在最终周期中形成希望的截面形状、谷深的螺旋状的螺纹。专利文献1特开平8-25783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8-294804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表平9-502396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表2001-514089号公报而在如上述那样逐渐增大每多个周期的切入量时,采用下述方法以刀片主体沿着上述二等分线逐周期前进的方式增大切入量的径向切入磨法(radial infeed)、沿着一对螺纹切削刃中的进给方向后方侧的螺纹切削刃使刀片主体向进给方向侧前进而增大切入量的侧面切入磨法(flank infeed)、或隔着上述二等分线使刀片主体向进给方向侧和其后方侧交替进退而增大切入量的增量切入磨法(incrementalinfeed)等。而且,在分开螺纹切削时,出于工作机械的NC程序的通用性考虑,存在多使用径向切入磨法的倾向。但如果是这样的径向切入磨法,则由于多周期中从开始切入的前半周期到中间周期期间,切削量的增大部分比较大,所以生成的切屑的厚度也比较厚,可利用切屑自身的卷曲或专利文献1~4所述那样的突起处理,但后半周期的、特别是在将螺纹形状和尺寸精加工到规定的形状、尺寸的最终周期中,由于切入量的增大部分极小所以切屑变得极薄。因此,在包含该最终周期在内的后半周期中,会产生难以卷曲而有点伸长的切屑,并且这样的切屑会沿着一对螺纹切削刃的全长生成。在上述专利文献1~4所述的螺纹切削用刀片中,用于使这样的切屑卷曲的上述突起,突出设置在前面中的、构成凸V字形的螺纹切削刃的俯视内侧,对从前半周期到中间周期期间的比较厚的切屑的处理是有效的,但对后半周期、特别是上述那样的最终周期中生成的极薄的切屑,切屑没有受到前面的阻力而直接以从工件削取下来的速度流出,所以容易越过突起而以有点伸长的状态排出。因此,不能控制切屑的排出方向,有切屑缠在工件或工具主体上,或切屑对已形成了规定形状、尺寸的螺纹的工件造成损伤的危险。又,在专利文献1~4中的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不在螺纹切削刃的内侧的前面上设置这样的突起,而在该螺纹切削刃的后端的更后方形成构成俯视锯齿状的凹凸的倾斜面的方案。但是,该倾斜面是从前面向凸台面立起的1级倾斜面,所以要使在后半周期生成的切屑可靠地碰撞该倾斜面而使其卷曲,则必须将其自前面突出的高度设定得高,这种情况下,切屑被一下子揉圆而卷曲并且急剧改变其流出方向,所以导致切削阻力增大而在工件或工具主体上产生高频振动,随之可能使精加工表面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纹切削用刀片,即使在切屑处理困难的径向切入磨法的后半周期,也不会因为由切削阻力增大引起的高频振动等导致精加工表面精度降低,能可靠地使切屑卷曲而控制其排出方向。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到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特征在于在形成于刀片主体上的前面的边棱部上形成有切削刃,所述切削刃具有在与该前面对置的俯视图中构成凸V字形的一对螺纹切削刃、和与这些螺纹切削刃中的至少一个的后端相连的修光刃,上述前面中的、由在上述俯视图中比上述修光刃更靠前方的上述一对螺纹切削刃构成的凸V字的内侧部分形成为不比这些螺纹切削刃突出,并且,在上述俯视图中比上述修光刃更靠后方的上述前面上,突出设置有从该前面突出的第1突起、突出高度比该第1突起高的第2突起、突出高度比这些第1、第2突起更高的第3突起,其中上述第1、第2突起比上述第3突起更靠上述切削刃侧。因此,在这样构成的螺纹切削用刀片中,首先,前面中的、由在上述俯视图中比修光刃更靠前方的一对螺纹切削刃构成的凸V字的内侧部分形成为不比这些螺纹切削刃突出,可将径向切入磨法最终周期的厚度极薄的切屑稳定地导向上述第1至第3突起侧进行处理。另一方面,由于前面上的突起比螺纹切削刃后端的修光刃更靠后方地突出设置,所以螺纹切削刃生成的切屑,受到擦过该螺纹切削刃在俯视图中所构成的凸V字内侧的前面的程度的阻力后碰撞该突起。因此,即使在上述径向切入磨法的后半周期中生成极薄的切屑,也不会以其原来的速度越过突起,可利用该突起可靠地使切屑卷曲而控制其排出方向。又,另一方面,从径向切入磨法的前半周期到中间周期生成的厚的切屑,如上述那样切屑自身容易卷曲,所以不会损害其处理性。并且,该突起由第1、第2、第3这3个突起构成,按该顺序突出高度越来越高,其中突出高度低的第1、第2突起位于比突出高度最高的第3突起靠前方的切削刃侧,所以通过首先碰撞第1、第2突起,在切屑上形成舒缓的卷曲波形并且利用该第1、第2突起的突出高度的差使其流出方向逐渐变成规定方向地加以引导,可抑制阻力的增大。然后可通过使其碰撞最大突出高度的第3突起使切屑卷曲到规定直径并导向上述那样控制的排出方向,由此来进行处理,所以如果采用上述构成的螺纹切削用刀片,则可防止在这样的径向切入磨法的后半周期,特别是在最终周期中切屑缠在工件或工具主体上,或由于过大的阻力而在工件或工具主体上产生高频振动,可稳定地促进精加工表面精度优良的螺纹切削。又,在上述构成的螺纹切削用刀片中,这样使比第3突起更靠切削刃侧的上述第1、第2突起在上述俯视图中隔着上述一对螺纹切削刃所构成的凸V字的二等分线突出设置在相反侧,从而在侧面切入磨法时,使沿着该二等分线流出的切屑更可靠地碰撞这些第1、第2突起而如上述那样形成卷曲波形,并且可加以引导而使其流出方向逐渐变成规定的方向。此时,通过相互有间隔地突出设置这些第1、第2突起,可减小切屑碰撞这些第1、第2突起并擦过时的擦过面积而进一步降低切削阻力。并且这样将第1、第2突起突出设置在上述二等分线的相反侧时,在上述俯视图中,上述第1突起相对于该二等分线突出设置在刀片主体的进给方向(以下,称作刀片进给方向)后方侧,上述第2突起相对于二等分线突出设置在进给方向侧,从而使沿着上述二等分线流出的切屑从突出高度低的第1突起侧导向高的第2突起侧。即,由于切屑被导向刀片进给方向侧,所以特别是最终周期中可进一步防止由切削刃形成的工件的螺纹被切屑损伤。又,在这种情况下,使第1突起具有以下述方式延伸的第1断屑壁,即、在上述俯视图中相对于与上述二等分线垂直的方向随着朝向刀片进给方向后方侧而向切削刃侧倾斜,从而可更可靠地将切屑导向进给方向侧。并且,通过使第2突起具有以下述方式延伸的第2断屑壁,即、在上述俯视图中相对于与上述二等分线垂直的方向随着朝向刀片进给方向侧而向切削刃侧倾斜,从而可更可靠地在从第1突起引导过来的切屑上形成卷曲波形。另一方面,上述第3突起具有第3断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纹切削用刀片,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刀片主体上的前面的边棱部上形成有切削刃,所述切削刃具有在与该前面对置的俯视图中构成凸V字形的一对螺纹切削刃、和与这些螺纹切削刃中的至少一个的后端相连的修光刃,上述前面中的、由在上述俯视图中比上述修光刃更靠前方的上述一对螺纹切削刃构成的凸V字的内侧部分形成为不比这些螺纹切削刃突出,并且,在上述俯视图中比上述修光刃更靠后方的上述前面上,突出设置有从该前面突出的第1突起、突出高度比该第1突起高的第2突起、突出高度比这些第1、第2突起更高的第3突起,其中上述第1、第2突起比上述第3突起更靠上述切削刃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名田丰,一关修,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