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及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787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包括冷凝管,设置在所述冷凝管上、用于增大冷凝管散热面积的散热翅片,所述冷凝管安装在冰箱箱体后背,在冰箱箱体后背底部设置有压缩机,所述冷凝管由下行冷凝排管和上行冷凝排管连接组成,所述下行冷凝排管和上行冷凝排管S形迂回相邻布置,所述上行冷凝排管沿下行冷凝排管以一段间距逆向盘旋而上,所述上行冷凝排管与下行冷凝排管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上行冷凝排管相邻两冷凝管的最小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冷凝器双回路形式,结构新颖独特,设计巧妙,整体冷凝换热量更大,制冷速度更快,制冷量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一种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及冰箱
技术介绍
在资源紧缺的今天,冰箱节能成为冰箱行业的发展趋势。冰箱的节能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实现,比较有效的方法有通过提高冷凝器的温度和加大冷凝面积以提高冰箱起动时室内负载的降温速度。或者是提高压缩机的COP值,从提高压缩机的能耗效率来实现冰箱的节能。也可以对冷冻室冷凝器的安装结构进行优化、加厚保温层以提高保温性能、采用真空绝热技术等等。综上所述,目前冰箱节能的措施大概是从冷凝器、压缩机、保温层三方面开展的,而目前,还没有关于从冷凝器结构上改进、提高冷凝效果,从而提高冰箱节能水平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较低、节能、工艺操作简便的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及应用该新型冰箱背冷凝器的冰箱。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包括冷凝管,设置在所述冷凝管上、用于增大冷凝管散热面积的散热翅片,所述冷凝管安装在冰箱箱体后背,在冰箱箱体后背底部设置有压缩机,所述冷凝管由下行冷凝排管和上行冷凝排管连接组成,所述下行冷凝排管和上行冷凝排管S形迂回相邻布置,所述上行冷凝排管沿下行冷凝排管以一段间距逆向盘旋而上,所述上行冷凝排管与下行冷凝排管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上行冷凝排管相邻两冷凝管的最小间距。所述上行冷凝排管的入口连接冰箱的压缩机排气口,所述下行冷凝排管出口连接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全部或部分管段与回气管接触传热,所述回气管连接压缩机的回气□。所述上行冷凝排管和下行冷凝排管外形相似且冷凝管错位排列。所述上行冷凝排管和下行冷凝排管的间距为20cm。一种冰箱,包括上述的任一新型冰箱背冷凝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背冷凝器双回路形式,结构新颖独特,设计巧妙,整体冷凝换热量更大,制冷速度更快,制冷量更高。2、采取上下迂回复叠式的冷凝管排管方式,可使冷凝管的管距更小,结构更为紧凑,在相同换热量要求的条件下,可使背冷凝器的体积更小,有利于节约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冰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背冷凝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应用本专利技术新型背冷凝器的冰箱包括箱体1、门体2、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背冷凝器3,在冰箱箱体I后背底部设置有压缩机,其中,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背冷 凝器3包括冷凝管,散热翅片13,散热翅片13设置在所述冷凝管上,用于增大冷凝管散热面 积。冷凝管安装在冰箱箱体后背,冷凝管由下行冷凝排管11和上行冷凝排管12连接组成, 下行冷凝排管11和上行冷凝排管12呈S形迂回相邻布置,上行冷凝排管12沿下行冷凝排 管11以一段间距逆向盘旋而上,所述上行冷凝排管12与下行冷凝排管11的间距小于或等 于上行冷凝排管相邻两冷凝管的最小间距。从而使得在相同的冷凝器面积下可以布置更长 的冷凝管,使参与换热的制冷剂量更多。见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冰箱所采用的背冷凝器结构,冷凝管的走向是大致S形的,但 它是在上行冷凝排管自下而上走向分布后,下行冷凝排管从背冷凝器蒸、的顶端往下排列, 并跟随上行冷凝排管的盘绕形状,直至背冷凝器的底端离开,下行冷凝排管的出口管段连 接毛细管,且回气管与毛细管接触换热,回气管连接压缩机的回气口。从附图可见,上行冷 凝排管和下行冷凝排管外形相似且冷凝管错位排列。而上行冷凝排管和下行冷凝排管的合 适间距为20cm,这样,在同样大小的背冷凝器上,如400X930的背冷凝器上,冷凝管总长比 现有技术的加长了 4. 6米。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 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此。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 的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简单推演和替换,都应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包括冷凝管,设置在所述冷凝管上、用于增大冷凝管散热面积的散热翅片,所述冷凝管安装在冰箱箱体后背,在冰箱箱体后背底部设置有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由下行冷凝排管和上行冷凝排管连接组成,所述下行冷凝排管和上行冷凝排管S形迂回相邻布置,所述上行冷凝排管沿下行冷凝排管以一段间距逆向盘旋而上,所述上行冷凝排管与下行冷凝排管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上行冷凝排管相邻两冷凝管的最小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冷凝排管的入口连接冰箱的压缩机排气口,所述下行冷凝排管出口连接毛细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的全部或部分管段与回气管接触传热,所述回气管连接压缩机的回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冷凝排管和下行冷凝排管外形相似且冷凝管错位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冷凝排管和下行冷凝排管的间距为20cm。6.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任一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包括冷凝管,设置在所述冷凝管上、用于增大冷凝管散热面积的散热翅片,所述冷凝管安装在冰箱箱体后背,在冰箱箱体后背底部设置有压缩机,所述冷凝管由下行冷凝排管和上行冷凝排管连接组成,所述下行冷凝排管和上行冷凝排管S形迂回相邻布置,所述上行冷凝排管沿下行冷凝排管以一段间距逆向盘旋而上,所述上行冷凝排管与下行冷凝排管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上行冷凝排管相邻两冷凝管的最小间距。本专利技术的背冷凝器双回路形式,结构新颖独特,设计巧妙,整体冷凝换热量更大,制冷速度更快,制冷量更高。文档编号F25D19/00GK102997560SQ20121054194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蔡拾贰, 吴世庆, 吴菱津 申请人: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冰箱背冷凝器,包括冷凝管,设置在所述冷凝管上、用于增大冷凝管散热面积的散热翅片,所述冷凝管安装在冰箱箱体后背,在冰箱箱体后背底部设置有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由下行冷凝排管和上行冷凝排管连接组成,所述下行冷凝排管和上行冷凝排管S形迂回相邻布置,所述上行冷凝排管沿下行冷凝排管以一段间距逆向盘旋而上,所述上行冷凝排管与下行冷凝排管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上行冷凝排管相邻两冷凝管的最小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拾贰吴世庆吴菱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