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冰箱。其目的在于提高具有对储藏室的开口边缘部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的冰箱的节能性能。其包括在前方形成有开口的绝热箱体,用于开闭上述开口的多扇门,位于上述多扇门之间的间隙的后方在上述门关闭时与上述门接触而阻止冰箱内外的空气的流通的分隔部,对上述分隔部加热的加热机构,和检测上述绝热箱体的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检测机构,以使得上述分隔部的表面温度的时间平均值为露点温度以下的方式控制上述加热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冰箱。
技术介绍
作为本
的
技术介绍
,有日本特开2009-174767号公报(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一种冰箱,在形成了储藏室的绝热箱体中,设 置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和冷凝器,且设置有能够切换至将配置在储藏室的开口周缘部 的防结露配管与制冷循环的配管连接、使制冷剂在防结露配管中流通的加热模式,和使防 结露配管旁通的通常模式中的某一种的切换单元,还设置有控制压缩机的运转和切换单元 的动作的控制装置,防结露配管连接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控制装置通过对压缩机的运 转进行开关控制并同时控制切换单元,而在压缩机的运转开启期间的部分期间执行加热模 式,在其以外的期间执行通常模式(专利文献1,第I图 第3图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47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专利文献I记载的技术中,对于结构和控制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不能充 分提高节能性能。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具备对储藏室的开口周缘部 (分隔部)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的冰箱的节能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使用权利要求的范围记载的结构。本申请包括解决上述 问题的多种方法,列举其中一例,一种冰箱,其包括在前方形成有开口的绝热箱体,用于开 闭上述开口的多扇门,位于上述多扇门之间的间隙的后方在上述门关闭时与上述门接触而 阻止冰箱内外的空气的流通的分隔部,对上述分隔部加热的加热机构,和检测上述绝热箱 体的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检测机构,控制上述加热机构,使得上述分隔部的表面温度 的时间平均值为露点温度以下。此外,一种冰箱,其包括在前方形成有开口的绝热箱体,用于开闭上述开口的多 扇门,位于上述多扇门之间的间隙的后方在上述门关闭时与上述门接触而阻止冰箱内外的 空气的流通的分隔部,对上述分隔部加热的加热机构,和检测上述绝热箱体的周围空气的 温度和湿度的检测机构,控制上述加热机构,使得上述分隔部的表面温度为露点温度以下 的时间比为露点温度以上的时间长。此外,一种冰箱,其包括在前方形成有开口的绝热箱体,用于开闭上述开口的多 扇门,位于上述多扇门之间的间隙的后方在上述门关闭时与上述门接触而阻止冰箱内外的 空气的流通的分隔部,对上述分隔部加热的加热机构,和检测上述绝热箱体的周围空气的 温度和湿度的检测机构,具备控制上述加热机构使得上述分隔部的表面温度的时间平均值 为露点温度以下的第一加热模式,和控制上述加热机构使得上述分隔部的表面温度的时间 平均值为露点温度以上的第二加热模式,能够选择上述第一加热模式和上述第二加热模式中的任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充分提高具备对储藏室的开口周缘部(分隔部)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的冰箱的节能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面外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箱内结构的图1的X-X截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的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散热管的配置位置的图。图5是表不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横向分隔部附近的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控制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控制和温度变化的时序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之间的间隙中的水蒸气移动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分隔部的温度变化的图。附图标记说明 I冰箱2冷藏室(冷藏温度段室)3制冰室(冷冻温度段室)4上层冷冻室(冷冻温度段室)5下层冷冻室(冷冻温度段室)6蔬菜室(冷藏温度段室)7蒸发器(冷却机构)8蒸发器收纳室9箱内送风机(送风机构)10绝热箱体11冷藏室送风通路12上层冷冻室送风通路13分隔部件17冷冻室返回口18蔬菜室返回通路18a 蔬菜室返回通路出口19机械室24压缩机26箱外送风机33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3a 蔬菜室温度传感器34冷冻室温度传感器35蒸发器温度传感器36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检测机构)37外部空气湿度传感器(检测机构)38分隔部温度传感器41干燥器43毛细管(减压机构)51上侧绝热分隔壁(分隔部)52下侧绝热分隔壁(分隔部)53横向分隔部(分隔部)54纵向分隔部(分隔部)60散热机构61冷凝器(第一散热机构)62散热管(第一散热机构 )63旁通管(第二制冷剂流路)64散热管(第二散热机构)65三通阀(流路切换机构)66二通阀(制冷剂流量调整机构)67止回阀68管80冷藏室挡板81冷冻室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 图9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冰箱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面外形图。图2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结构的图1中的 X-X截面图。图3是表不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的结构的图。图4是表不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中散热管的配置位置的图。此外,图5是图2中表示的区域A附近的放大图,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横向分隔部附近的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本体I从上方起具有冷藏室2、制冰室3和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蔬菜室6。制冰室3和上层冷冻室4在冷藏室2与下层冷冻室5之间左右并列设置。冷藏室2和蔬菜室6是大约3 5°C的冷藏温度段的储藏室。此外,制冰室 3、上层冷冻室4和下层冷冻室5是大约-18°C的冷冻温度段的储藏室。冷藏室2在前方一侧具备左右分开的对开门型的冷藏室门2a、2b。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蔬菜室6分别具备抽拉式的制冰室门3a、上层冷冻室门4a、下层冷冻室门5a、蔬菜室门6a。此外,在各门的储藏室一侧的面上,沿着各门的外部边缘设置有密封部件70(参照图5),在各门关闭时,抑制外部空气进入储藏室、以及冷气从储藏室的泄漏。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冰箱I具备分别检测各储藏室中设置的门的开闭状态的门传感器(未图示),在判定为各门敞开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例如I分钟以上——的情况下通知用户的警报器(未图示),和进行冷藏室2的温度设定以及上层冷冻室4和下层冷冻室 5的温度设定的温度设定器(未图示)。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I的箱外和箱内,被通过在外箱Ia与内箱Ib之间 填充泡沫绝热材料(聚氨酯泡沫)而形成的绝热箱体10隔开。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冰箱I安 装了多个真空绝热部件25。本实施方式的冰箱I通过上侧绝热分隔壁51将冷藏室2与上层冷冻室4和制冰 室3 (参照图1,图2中未图示制冰室3)隔着绝热壁分开,通过下侧绝热分隔壁52将下层 冷冻室5与蔬菜室6绝热隔开。此外,如图1中虚线所示,在下层冷冻室5的上部,具备横 向分隔部53。横向分隔部53在上下方向上将制冰室3和上层冷冻室4,与下层冷冻室5隔 开。此外,在横向分隔部53的上部,具备将制冰室3与上层冷冻室4之间在左右方向上分 隔的纵向分隔部54。横向分隔部53,与下侧绝热分隔壁52的前表面和左右侧壁前表面一起,承受设置 在下层冷冻室门5a的储藏室一侧的面上的密封部件70,抑制下层冷冻室5与下层冷冻室门 5a之间的气体的移动。此外,设置在制冰室门3a以及上层冷冻室门4a的储藏室一侧的面 上的密封部件70,通过与横向分隔部53、纵向分隔部54、上侧绝热分隔壁51以及冰箱I的 左右侧壁前表面相接触,来分别抑制各储藏室与各门之间的气体的移动。(详细结构在之后 叙述)其中,由于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以及下层冷冻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前方形成有开口的绝热箱体,用于开闭所述开口的多扇门,位于所述多扇门之间的间隙的后方在所述门关闭时与所述门接触而阻止冰箱内外的空气的流通的分隔部,对所述分隔部加热的加热机构,和检测所述绝热箱体的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检测机构,控制所述加热机构,使得所述分隔部的表面温度的时间平均值为露点温度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井良二,大平昭义,冈留慎一郎,石塚正展,盐野谦治,板仓大,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