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786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冰箱。目的在于,关于具备阀(散热性能控制机构)的冰箱,提供一种抑制箱内有效容积的减少且组装作业性良好的冰箱。在具备绝热箱体、压缩机、第一散热机构、减压机构、以及冷却机构的冰箱中,上述压缩机配置在上述绝热箱体外部所设的压缩机收放室中,具备通过上述第一散热机构的第一制冷剂流道、旁通上述第一散热机构的第二制冷剂流道、以及控制流动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道和上述第二制冷剂流道中的制冷剂量的散热性能控制机构,上述散热性能控制机构以被支撑机构支撑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压缩机收放室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冰箱
技术介绍
作为本

技术介绍
有日本专利2009-275964号公报(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具备绝热箱体;功能地环状连接压缩机、第一冷凝器、流道切换阀、第二冷凝器、减压机构及蒸发器的第一冷冻循环;功能地环状连接压缩机、第一冷凝器、流 道切换阀、第三冷凝器、减压机构及蒸发器的第三冷冻循环;以及将制冷剂的循环路径切换为第一冷冻循环和第二冷冻循环的控制机构,第二冷凝器设置成冷凝热传导到绝热箱体外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5964号公报专利文献I所述的冰箱需要确保配置流道切换阀的空间,但对于设置场所则没有考虑,仅此就使得箱内有效内容积(食品储减空间)减少。此外,为了抑制箱内有效内容积的减少,做成在狭小的空间配置流道切换阀的话,则有可能会导致制造时的作业性恶化,制造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目的在于,关于具备阀(散热性能控制机构)的冰箱,提供一种抑制箱内有效内容积的减少并且组装作业性好的冰箱。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了例如技术方案保护范围所记载的方法。作为一个例子,在具备绝热箱体、压缩机、第一散热机构、减压机构、冷却机构的冰箱中,上述压缩机配置在上述绝热箱体外部所设的压缩机收放室中,具备通过上述第一散热机构的第一制冷剂流道、旁通上述第一散热机构的第二制冷剂流道、控制流动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道和上述第二制冷剂流道的制冷剂量的散热性能控制机构,上述散热性能控制机构以被支撑机构支撑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压缩机收放室中。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关于具备阀(散热性能控制机构)的冰箱,能够提供一种抑制箱内有效内容积的减少并且组装作业性好的冰箱。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面外观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箱内结构的图1的X-X剖视图。图3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冰箱的冷冻循环的结构的图。图3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冰箱的冷冻循环的结构的图。图3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冰箱的冷冻循环的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散热管的配置位置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设置状态的图1的Y-Y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压缩机收放室的图。图7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压缩机收放室的部件配置的图。图7B是图7A的W-W剖视图。图7C是表示参考例中冰箱的压缩机收放室的部件配置的图。图7D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压缩机收放室的部件配置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散热控制机构的图。图9A是表示参考例中冰箱的压缩机散热性能的图。图9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冰箱的压缩机散热性能的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冰箱的三通阀的配置姿势的图。图中1-冰箱主体,2-冷藏室(冷藏温度带室),3-制冰室(冷冻温度带室),4-上层冷冻室(冷冻温度带室),5-下层冷冻室(冷冻温度带室),6-蔬菜室(冷藏温度带室),7-蒸发器(冷却机构),8_蒸发器收放室,9-箱内送风机(送风机构),10-绝热箱体,11-冷藏室送风通道,12-上层冷冻室送风通道,13-分隔部件,17-冷冻室返回口,18-蔬菜室返回通道,18a-蔬菜室返回通道出口,19-机械室(压缩机收放室),20a、20b-开口,24-压缩机,26-箱外送风机,27、27b-风的流动,27a-涡流,41-干燥机,43-毛细管(减压机构),51-上侧绝热分隔壁,52-下侧绝热分隔壁,53-横分隔部,54-纵分隔部,60-散热机构,61-冷凝器,62、63_散热管,64-散热管(第一散热机构),65-三通阀(散热性能控制机构),66- 二通阀(制冷剂流量调整机构),67a、67b-止回阀,68-管,69-第二三通阀,70-分叉管,71-阀固定件(支撑机构),72_阀布线,80-冷藏室风门,81-冷冻室风门,82-第一开闭机构,83-第二开闭机构。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 图10对本专利技术的冰箱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面外观图。图2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结构的图1中的X-X剖视图。从图3A到图3C是表示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冻循环的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中散热管的配置位置的图。图5是表示冰箱的设置状态的图1中的Y-Y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主体I从上方依次具备冷藏室2、制冰室3以及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蔬菜室6。还有,制冰室3和上层冷冻室4在冷藏室2和下层冷冻室5之间左右并排设置。冷藏室2以及蔬菜室6是大约3 5°C的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此外,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以及下层冷冻室5是大约-18 °C的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冷藏室2在前侧具备左右分割的对开式(所谓的法式)的冷藏室门2a、2b。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蔬菜室6分别具备拉出式的制冰室门3a、上层冷冻室门4a、下层冷冻室5a、蔬菜室门6a。此外,在各门的储藏室侧的面上沿各门的外部边缘设有密封部件(未图示),在各门关闭时抑制外部空气向储藏室内的进入以及冷气从储藏室泄漏。此外,冰箱主体I具备分别检测在各储藏室设置的门的开闭状态的门传感器(未图示)和判断各门为敞开状态持续了预定时间如I分钟以上的情况下就报告给使用者的警报器(未图示)、用于设定冷藏室2的温度以及上层冷冻室4和下层冷冻室5的温度的温度设定器等(未图示)。如图2所示,冰箱主体I的箱内和箱外被在外箱Ia和内箱Ib之间填充的发泡绝热材料(发泡聚氨酯)形成的绝热箱体10隔开。此外,冰箱主体I的绝热箱体10安装有多个绝热性能高的真空绝热材料25。冰箱主体I由上侧绝热分隔壁51绝热地隔开冷藏室2、上层冷冻室4以及制冰室3 (参照图1,在图2中制冰室未图示),通过下侧绝热分隔壁52绝热地隔开下层冷冻室5和蔬菜室6。此外,如图1的虚线所不,在下层冷冻室5的上部设有横分隔部53。横分隔部53在上下方向分隔制冰室3以及上层冷冻室4和下层冷冻室5。此外,在横分隔部53的上部设有在左右方向分隔制冰室3和上层冷冻室4之间的纵分隔部54。横分隔部53支撑在下侧绝热分隔壁52前面及左右侧壁前面以及下层冷冻室门5a的靠储藏室侧的面上设置的密封部件(未图示),抑制气体在下层冷冻室5和下层冷冻室门5a之间的移动。此外,在制冰室门3a以及上层冷冻室门4a的靠储藏室侧的面上设置的密封部件(未图示)通过与横分隔部53、纵分隔部54、上侧绝热分隔壁51以及冰箱主体I的左右侧壁前面接触,分别抑制气体在各储藏室与各门之间的移动。还有,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以及下层冷冻室5由于都在冷冻温度带,因此横分隔部53以及纵分隔部54为了支撑各门的密封部件,只要位于冰箱主体I的前侧即可(参照图2)。即,冷冻温度带的各储藏室之间有气体的移动亦可。没有绝热划分的情况也可以。另一方面,在把上层冷冻室4做成温度切换室的情况下,由于需要绝热划分,因此横分隔部53以及纵分隔部54从冰箱主体I的前侧一直延伸到后壁。在冷藏室门2a、2b靠储藏室的内侧具备多个门兜32(参照图2)。此外,冷藏室2设有多个搁板36。通过搁板36,冷藏室2在纵向上划分为多个储藏空间。如图2所示,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具备绝热箱体、压缩机、第一散热机构、减压机构、以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缩机配置在上述绝热箱体外部所设的压缩机收放室中,具备通过上述第一散热机构的第一制冷剂流道、旁通上述第一散热机构的第二制冷剂流道、以及控制流动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道和上述第二制冷剂流道的制冷剂量的散热性能控制机构,上述散热性能控制机构以被支撑机构支撑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压缩机收放室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别役健二草野隆人藤木义明本多秀行永盛敏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