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池加热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774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池加热器结构,包括水流通道、加热体以及线圈单元,该线圈单元中可通有高频电流并在水流通道中产生变化磁场,该加热体设置在水流通道中并感应该变化磁场而产热;该水池加热器还包括用于将线圈单元所产生磁场聚集至水流通道中的磁聚集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改变线圈单元所产生的磁场分布,使得磁场能集中至水流通道中,进而使得加热体能在相同强度和频率的电流下产生更多的热量,并最终达到降低所需加热频率,以及减少电源污染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加热效率高的水池加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冬天游泳慢慢也成为一种可能,为了让游泳池中 的水能具有较舒适的温度,目前都是在游泳池的过滤管中增加设置水池加热器,并通过该 水池加热器对水进行持续加热。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713367Y公开了一种电磁热水管,其是将用来通高 频电流的线圈紧绕在一段绝缘不导磁的水管外圈组成一个螺旋管,在水管中交替放置导磁 金属环和筛状金属圆片,并通过水管两端压紧固定。如此,当该电磁热水管串联的水路中通 水后,只要将螺旋管线圈接通高频电源通电,在螺旋管内就会产生高频交变磁场,该金属圆 环和筛状圆金属片机会在此高频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涡流发热,该金属圆环和筛状圆金属 片会将产生的热能传递给通过其筛孔的水,从而达到将水加热的目的。上述电磁热水管虽然实现了水电分离,并具有安全性能好的特点,但是该金属圆 环和筛状圆金属片均是直接感应螺旋管内的磁场变化而产热,如果需要提高产热量,往往 仅能通过加大电流或提高频率的方式来实现,如此则具有加热频率高和电源污染大的问 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磁热水管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池加热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需要提高产热量 时具有加热频率高和电源污染大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水池加热器结构,包括水流通道、加热体以及线圈单元,该线圈单元中可通有高 频电流并在水流通道中产生变化磁场,该加热体设置在水流通道中并感应该变化磁场而产 热;其中,该水池加热器还包括用于将线圈单元所产生磁场聚集至水流通道中的磁聚集器。进一步,该水池加热器结构还包括圆筒状的主支架以及分别形成在主支架上下开 口处的第一产磁单元和第二产磁单元,该主支架在筒壁上形成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该第一 产磁单元具有第一线架和第一线圈,该第一线架通过第一密封圈而与主支架的上开口密封 相连,该第一线架在外侧形成有第一内凹腔,该第一线圈呈盘状绕设并容设在第一内凹腔 中;该第二产磁单元具有第二线架和第二线圈,该第二线架通过第二密封圈而与主支架的 下开口密封相连,该第二线架在外侧形成有第二内凹腔,该第二线圈呈盘状绕设并容设在 第二内凹腔中,该加热体呈片状并设置在主支架内并与液体直接接触;该第一线圈和第二 线圈构成上述线圈单元而与加热片之间电磁感应以激发加热体产生热量,该第一线圈和第 二线圈均采用盘状绕制方式,该磁聚集器为呈圆盘状的一块软磁或呈圆盘状排布的多根软磁。进一步,该多根软磁呈放射状设置,该第一线架和第二线架外侧中心处均形成有第一安装座,该第一安装座上形成有对应于软磁根数的第一安装槽,该第一线架和第二线架周缘内侧还形成有第二安装座,该第二安装座上形成有多个与第一安装槽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槽,每根软磁的两端分别容设在对应的一个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上。进一步,该多根软磁呈长条形或扇形。进一步,该多根软磁被区分为宽度不同的两组条形软磁,即宽条形软磁和窄条形软磁,该窄条形软磁和宽条形软磁沿同一圆盘的径向放射状排布,该宽条形软磁布设在圆盘的外圈,该窄条形软磁则布设在圆盘的内圈。进一步,该水池加热器结构还包括绝缘水管,该水流通道形成在绝缘水管内,该线圈单元以螺旋的方式绕制在绝缘水管外侧,该磁聚集器为呈圆筒状的软磁体或呈圆筒状排布的多块软磁,该软磁体或多块软磁形成的圆筒套设在绝缘水管的外侧。进一步,该多块软磁为形状相同的长方体软磁,该多块长方体软磁彼此平行并一起构成一圆柱的侧面。进一步,该多块软磁为形状相同且横截面为扇面的条形软磁,该多个条形软磁环绕在绝缘水管外侧并一起构成一圆柱的侧面。进一步,该线圈单元中的线圈沿绝缘水管轴线方向被区分为多段,不同段线圈中的导线与绝缘水管的轴线具有不同的夹角。进一步,该线圈单元中的线圈为螺纹绕设在绝缘水管上的两层,该第一层绕设在绝缘水管上,该第二层则反向绕设在第一层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水池加热器结构,其通过设置有磁聚集器,如此可以改变线圈单元所产生的磁场分布,使得磁场能集中至水流通道中,进而使得加热体能在相同强度和频率的电流下产生更多的热量,并最终达到降低所需加热频率,以及减少电源污染的功效;同时该线圈单元的独立性亦较强,加工工艺会更加简单,通过设置该磁聚集器,由于可以产生更多的热量以及将磁场聚集至实际所需求之处,故还可以起到降低铜线使用量、屏蔽磁场向外辐射而降低环境污染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池加热器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 图1A为图1中磁聚集器的结构不意 图1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部分剖开时的组合示意 图1C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组合后的剖视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磁聚集器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磁聚集器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磁聚集器的结构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池加热器结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 图5A为图5中磁聚集器的结构示意 图5B为图5A的俯视 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中磁聚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图6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中磁聚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中线圈缠绕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中线圈缠绕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水池加热器结构100主支架11进液口111出液口112上开口113下开口114加热体13第一加热片131第二加热片132定位凹槽133线圈单元14第一层141第二层142恒温器17导热块171磁聚集器18长条形软磁181扇形软磁182宽条形软磁183窄条形软磁184盘盖19水池加热器结构200绝缘水管21加热管22线圈单元23磁聚集器24长方体软磁241条形软磁242软磁体243磁固定件25第一产磁单元3第一线架31第一内凹腔311第一线圈32第一密封圈33第二产磁单元4第二线架41第二线圈42第二密封圈43第一安装座5第一安装槽51第二安装座6第二安装槽61第一支架71第二支架7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图1A、 图1B和图1C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池加热器结构100第一实施例,该水池加热器结构100包括水流通道、加热体13以及线圈单元14,该线圈单元14 中可通有高频电流并在水流通道中产生变化磁场,该加热体13设置在水流通道中并感应该变化磁场而产热。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改进点在于该水池加热器100还包括磁聚集器18,该磁聚集器18 将线圈单元14所产生磁场聚集至水流通道中,即本专利技术可以改变线圈单元14所产生的磁场分布,使得磁场能集中至水流通道中,进而使得加热体13能在相同强度和频率的电流下产生更多的热量,并最终达到降低所需加热频率、减少线圈单元中铜线使用量,以及减少电源污染和电磁污染等功效。在本实施例中,该水池加热器结构100还包括圆筒状的主支架11、第一产磁单元3和第二产磁单元4,其中 该主支架11在筒壁上形成有进液口 111和出液口 112,而沿筒体的轴线方向具有上开口 113和下开口 114 ;该第一产磁单元3和第二产磁单元4分别形成在主支架11的上下开口 114处,该第一产磁单兀3和第二产磁单兀4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池加热器结构,包括水流通道、加热体以及线圈单元,该线圈单元中可通有高频电流并在水流通道中产生变化磁场,该加热体设置在水流通道中并感应该变化磁场而产热;其特征在于,该水池加热器还包括用于将线圈单元所产生磁场聚集至水流通道中的磁聚集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乡许耀元张英彪
申请(专利权)人: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