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永平专利>正文

节能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7743 阅读:4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节能水箱,包括水箱本体和热交换管,所述水箱本体分为左右排列的多个水箱单元,相邻水箱单元通过其上开设的通口连通;热水出口设在第一水箱单元上,冷水进口设在最后一水箱单元上;所述热交换管的入口端从第一水箱单元接入,热交换管的出口端从最后一水箱单元接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水箱本体分成多个水箱单元,热交换管依次通过每个水箱单元,开设有热水出口的水箱单元的水将最先被加热,其不必等待整个水箱的水加热,就可以使用,其不仅加热时间快,而且热交换管的热量可以得到充分的交换,热量得到有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水器储水的节能水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热水器,包括太阳能热水器、热泵热水器等,其水箱通常为整体式,在用水 量少时,也需要将整个水箱的水加热,不仅耗费能源,而且加热时间慢。为此人们做了一些 改进,如公开号为CN102022831A的中国技术专利,热泵热水器的节能水箱,其将水箱 分成上下多个独立的水箱单元,在每个单元内设有独立的热交换管,其可以根据热水需求 量,加热某个水箱单元,或某几个水箱单元,以提高加热速度,但由于水箱单元较小,热交换 管经过短距离的热量交换后即输出到水箱外(即单位热交换管的热流量热交换时间短), 其热量没有得到充分的热交换,无疑浪费了很大一部分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的节能水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节能水箱,包括水箱本体和热交换管,所述水箱本体分为左右排列的多个水箱单 元,相邻水箱单元通过其上开设的通口连通;热水出口设在第一水箱单元上,冷水进口设在 最后一水箱单元上;所述热交换管的入口端从第一水箱单元接入,热交换管的出口端从最 后一水箱单元接出。冷水从开设有冷水进口的水箱单元进入,该水箱单元原有的水经过热 交换管加热后,具有一定的温度,在加入冷水时,热水被新进入的水推动,向下一个水箱单 元推动,依次流动,进入开设有热水出口水箱单元中的水具有一定的温度,保持持续可用; 而且越往冷水进口方向的水箱单元,其水的温度越低,也更利于热交换管将其剩余的热量 进行交换。这样的设计方案,不需要等待整个水箱本体的水加热才可以使用,其不仅加热时 间快,而且热交换管的热量可以得到充分的交换,热量得到有效的利用,更加节能。为了使热交换管可以和水箱中的水更充分的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管的入口端 从第一水箱单元下部接入,在每个水箱单元中竖向螺旋盘绕,热交换管的出口端从第二最 后一水箱单元下部接出。所述热水出口可以设在第一个水箱单元的任意位置,但结合热水的上升性质,使 热水出口的水温度高,所述热水出口设在第一水箱单元的上部,所述冷水进口设在最后一 水箱单元的下部。为了使热水出口的水温度最高,所述热交换管的入口端可以从第一水箱单元的上 部接入,热交换管的出口端从最后一水箱单元的下部接出;所述热水出口与热交换管的入 口端接入处相近,所述冷水进口与热交换管的出口端接出处相近。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热水出口离热交换管的入口端接入处的高度距离为10 20cm,所述冷水进口离热交换管的出口端接出处的高度距离为10 20cm。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管在每个水箱单元中可以竖向螺旋盘绕。为了加大热交换管的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管的热交换率,所述热交换管在水 箱本体内可以分支成2根及2根以上的热交换管支管,该热交换管支管在水箱本体内竖向 螺旋盘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水箱本体分成多个横向排列的水箱单元,热交换管依次通过每个水箱单元,开 设有热水出口的水箱单元的水将最先被加热,其不必等待整个水箱的水加热,就可以使用, 其不仅加热时间快,而且热交换管的热量可以得到充分的交换,热量得到有效的利用;2、各水箱单元的通口连接,使具有一定热量的热水向第一水箱单元流动,第一水 箱单元的水不会被进入的冷水混合,保持持续可用;3、热交换管在每个水箱单元以盘绕分布方式、且从通口接入相邻水箱单元,使单 位热流量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热交换,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中标号为1、水箱本体;2、弟一水箱单兀;3、最后一水箱单兀;4、热交换管;5、 热水出口 ;6、冷水进口 ;7、保温隔板;8、通口。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节能水箱,如图1、2所示,包括水箱本体I和热交换管4,和热交换管4 连接的加热器可以设在水箱本体I外部,也可以在水箱本体I上部加一隔层,将加热器设在 隔层内(图中未画出)。所述水箱本体I分为左右排列的多个水箱单元,相邻水箱单元通过 其上开设的通口 8连通;热水出口 5设在第一水箱单元2上,冷水进口 6设在最后一水箱单 元3上;所述热交换管4的入口端从第一水箱单元2接入,热交换管4的出口端从最后一水 箱单元3接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水箱本体I分为左右两个水箱单元, 即水箱本体I由保温隔板7分为2个水箱单元。水箱单元通过其上部开设的通口 8连通; 热水出口 5设在第一水箱单元2的上部,其连接热水管供生活生产需要。冷水进口 6设在 第二水箱单元的下部,其连接外部冷水;所述热交换管4的入口端从第一水箱单元2下部接 入,在每个水箱单元中竖向螺旋盘绕,热交换管4的出口端从第二水箱单元下部接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水箱本体I有保温隔板7分为左右 排列的5个水箱单元,相邻水箱单元通过其上部开设的通口 8连通,所述热交换管4的入口 端从第一水箱单元2的上部接入,并在每个水箱单元竖向螺旋盘绕,热交换管4的出口端从 最后一水箱单元3的下部接出;所述热水出口 5与热交换管4的入口端接入处相近,最好是 热水出口 5离热交换管4的入口端接入处的高度距离为10 20cm,所述冷水进口 6与热交 换管4的出口端接出处相近,最好是冷水进口 6离热交换管4的出口端接出处的高度距离 为 10 20cm。所述热交换管4在水箱本体I内分支成2根及2根以上的热交换管4支管,也可 以为热交换管4直接接入水箱本体1,为了加大热交换管4的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管4的热交换率,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交换管4在接入第一水箱单元2后分支成2根热 交换管4支管,2根热交换管4支管在水箱本体I内竖向螺旋盘绕,在热交换管4的出口端 合成一根管子后从最后一水箱单元接出。权利要求1.节能水箱,包括水箱本体(I)和热交换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I)分为左右排列的多个水箱单元,相邻水箱单元通过其上开设的通口(8)连通;热水出口(5)设在第一水箱单元⑵上,冷水进口(6)设在最后一水箱单元(3)上;所述热交换管⑷的入口端从第一水箱单元(2)接入,热交换管(4)的出口端从最后一水箱单元(3)接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4)的入口端从第一水箱单元(2)下部接入,在每个水箱单元中竖向螺旋盘绕,热交换管(4)的出口端从最后一水箱单元(3)下部接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口(5)设在第一水箱单元(2)的上部,所述冷水进口(6)设在最后一水箱单元(3)的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4)的入口端从第一水箱单元(2)的上部接入,热交换管(4)的出口端从最后一水箱单元(3)的下部接出;所述热水出口(5)与热交换管(4)的入口端接入处相近,所述冷水进口(6)与热交换管(4)的出口端接出处相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口(5)离热交换管(4)的入口端接入处的高度距离为10 20cm,所述冷水进口(6)离热交换管(4)的出口端接出处的高度距离为10 20cm。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节能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4)在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节能水箱,包括水箱本体(1)和热交换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1)分为左右排列的多个水箱单元,相邻水箱单元通过其上开设的通口(8)连通;热水出口(5)设在第一水箱单元(2)上,冷水进口(6)设在最后一水箱单元(3)上;所述热交换管(4)的入口端从第一水箱单元(2)接入,热交换管(4)的出口端从最后一水箱单元(3)接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余永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