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档案馆空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系统和调节方法,主要解决目前档案馆空调系统温度和湿度同时控制存在能量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一种档案馆恒温恒湿系统,在机房内设有恒温恒湿机内机,在机房外可并联多个恒温恒湿机外机,恒温恒湿机内机的出风口接有送风管,送风管引入档案馆库房,在档案馆库房内的送风管设有多个出风口,在档案馆库房内还设有带有多个进风口的回风管,回风管引入机房,回风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机房内,其特征是:在机房内增设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并在机房外连接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外机,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分别通过管路连接送风管和回风管,机组的回风管还连接到恒温恒湿机内机。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档案馆空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系统和调节方法,特指一种温度和湿度独立控制,以湿度控制优先的档案馆恒温恒湿系统及其调节方法。通过温、湿度分开控制,降低了中央空调主机系统的工作强度,大幅度降低空调主机的负荷,由此实现节约用能的效果。
技术介绍
档案馆库房对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目前国内的控制技术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由于库房室内负荷稳定,而且,库房对湿度的要求较高,所以,在空调设计时是以除湿为主要目标,降温为第二目标,恒温恒湿机组设定的是室内新风与回风比例为1:4,新风和回风混合后进行集中处理,而实际上室内回风不需要除湿,只需要降温即可,降温不需要7°C冷冻水作为冷源,这种将温度和湿度一起处理的方式造成了中央空调主机能量的大量浪费。国内恒温恒湿的调控方法目的是保证库房内温度和湿度的稳定,以温度优先的控制技术江苏大学(2004 2005)—种以温度为主控参数的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其特征在于温室设有天窗、侧窗(对于塑料温室侧窗指侧面的卷帘)、遮阳网(内或外)、风机、喷淋或湿帘(选其一)、保温幕、加热器等控制机构和设备,在温度、湿度、光照及CO2浓度的综合控制时,将周年分为夏半年和冬半年两种情况,以温度为主控参数,采取天窗、侧窗、遮阳网、风机、喷淋或湿帘、保温幕、加热器等控制机构不同的动作组合,优先保证温度在适宜范围,湿度、光照和CO2浓度控制在保证温度控制达到上述调控要求的基础上协调进行,此种方法用于实现温室作物生长环境的动态控制,降低控制成本,但对于库房温湿度控制不适宜。中国专利申请CN200910052580. 8公开了《带有热回收的档案馆库房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此系统涉及一种制冷和传热
的热泵空调系统,尤其涉及该系统的连接关系。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带有热回收的档案库房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该专利申请的核心是将地源热泵与恒温恒湿机组结合达到充分利用地热能、减少电力资源的效果。此种方法虽然效果很好,由于其投资大,适用于大型的档案馆库房,对于小型的档案馆在节能与成本控制上不成比例,因此不适用小型档案馆。另外,该专利申请是利用地源热泵和恒温恒湿机的有机组合将温度和湿度统一控制,满足档案库房夏季供冷以及冬季供热的要求,并不能最大限度的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温湿度分开控制,以湿度优先的档案馆恒温恒湿系统及其调节方法。主要解决目前档案馆空调系统温度和湿度同时控制存在能量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档案馆恒温恒湿系统,在机房内设有恒温恒湿机内机,在机房外可并联多个恒温恒湿机外机,恒温恒湿机内机的出风口接有送风管,送风管引入档案馆库房,在档案馆库房内的送风管设有多个出风口,在档案馆库房内还设有带有多个进风口的回风管,回风管引入机房,回风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机房内,其特征是在机房内增设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并在机房外连接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外机,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分别通过管路连接送风管和回风管,机组的回风管还连接到恒温恒湿机内机以减少回风能量的损耗,可以得到很好的节能效果。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连接送风管的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在送风管连接点前后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回风管与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连接点后段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档案馆恒温恒湿系统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库房内温、湿度标准分别为夏季温度20-24°C,湿度40-60%;冬季温度14-20°C,湿度 40-60% ; 2、开启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对机房外界的新风进行除湿处理,通过送风管将除湿后的新风送至档案馆库房,通过回风管将循环后的风量回送至机房,半小时后监控温、湿度传感器显示的温度和湿度并反馈至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达到设定的温、湿度标准则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调至“自动”运行,反之,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停止工作,开启恒温恒湿机组,恒温恒湿机内机吸收经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除湿后的回风,向档案管库房通过送风管输送符合要求的恒温的风量,通过监视安装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运行至库房内达到设定的标准温度和湿度后,恒温恒湿机组关闭,启动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为自动运行。最终满足档案管库房内温湿度要求的同时达到了降低电能的目的。此过程中通过监控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除湿后的风量进行测量和控制。将恒温恒湿机组的出水温度由7°C提高至15°C _18°C,减少室内回风降温负荷,从而节约电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目前市场上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的库房内基本都采用恒温恒湿机,一台机器处理降温和除湿两个问题,将室内回风降至7 V,虽然达到国家要求,但是能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本专利技术新增了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作为除湿系统,原恒温恒湿机作为降温系统,仅仅将新补充的25%的新风降低至7摄氏度,利用了降温即除湿的原理,通过恒温恒湿机降低室内75%回风的温度,节能效果非常明显。本专利技术与中国专利申请CN200910052580.8《带有热回收的档案馆库房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相比CN200910052580. 8是将地源热泵与恒温恒湿机组合而成的一个新系统,其本质就是抽取地下冬暖夏凉的气体作为空调机新风源,虽然是组合体,但是其必须是同时运行;而本专利技术是完全独立的两套系统组合,需分开独立运行,减少了电能量的损失。CN200910052580. 8为了将地源气体抽上来,必须在地下敷设大量的抽气管道,工程量大且投资费用高;而本专利技术只是增加一套管道式空调机组,工程量小且投资费用少。CN200910052580. 8是将温度和湿度一起控制的恒温恒湿控制技术;而本专利技术是将温湿度分开控制,以湿度优先的控制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推广前景本专利技术属于楼宇节能,是一种节能环保型技术,可推广至机关、企业内部对温度和湿度控制要求较高的场所。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是将室内温度和湿度独立控制,以湿度优先,利用降温即除湿的原理开创了控制环境又节能的新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此温度湿度独立控制技术,中央空调主机系统的处理风量由100%降低到75%,提高了主机运行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简化了空气湿度控制程序,最重要的是能够节能约40%。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系统简图。图中I 一恒温恒湿机内机;2 —恒温恒湿机外机;3 —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4 一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外机;5 —机房;6 —送风管;7 —回风管;8_档案管库房;9-温度传感器;10_湿度传感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一种档案馆恒温恒湿系统,在机房5内设有恒温恒湿机内机I (型号HF-50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机房外可并联多个恒温恒湿机外机2,恒温恒湿机内机的出风口接有送风管6,送风管引入档案馆库房8,在档案馆库房内的送风管6设有多个出风口,在档案馆库房内还设有带有多个进风口的回风管7,回风管7引入机房5,回风管7的出风口设置在机房5内并和恒温恒湿机内机I连接,在机房5内增设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3 (型号TSD100R/TSA100R南京天加空调设备公司),并在机房5外连接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外机4,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3分别通过管路连接送风管6和回风管7,热泵型管道式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档案馆恒温恒湿系统,在机房内设有恒温恒湿机内机,在机房外可并联多个恒温恒湿机外机,恒温恒湿机内机的出风口接有送风管,送风管引入档案馆库房,在档案馆库房内的送风管设有多个出风口,在档案馆库房内还设有带有多个进风口的回风管,回风管引入机房,回风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机房内,其特征是:在机房内增设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并在机房外连接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外机,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分别通过管路连接送风管和回风管,机组的回风管还连接到恒温恒湿机内机,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连接送风管的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在送风管连接点前后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回风管与热泵型管道式空调机组内机连接点后段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华,汤宁,陈卫东,金自成,于建霞,张京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