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LED灯托,包括:具有锥形侧表面的底座,位于底座底部的固定件,以及位于锥形侧表面的反射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由于底座的侧表面具有反射层,反射层对光线的反射聚拢可使直下式背光源中LED灯之间的区域变亮,从而减轻LED灯在这些区域形成的灯影,使背光源照射到显示屏的光线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涉及到一种LED灯托、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源是显示装置中除了面板以外可以决定显示装置画面质量的最重要的设备,其照射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显示装置显示画面质量的好坏。随着人们欣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显示装置画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显示装置厂家不断的改进背光源的效果,并开发出多种光源,如EL (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简称EL)、CCFL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冷阴极突光灯管,简称 CCFL)、HCFL (Hot CathodeFluorescent Lamp,热阴极突光灯管,简称HCFL),以及今天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级管,简称LED)。在这些光源中,LED灯以其良好的光线效果和低廉的价格无可厚非的成为显示装置最佳的背光源,目前采用LED灯的直下式背光源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采用多颗低功率LED灯组合;另外一种是使用带有二次透镜的高功率LED灯。采用多颗低功率LED灯制作背光源时,虽然单颗LED灯的价格比较低,但由于LED灯数量较多,成本也比较高,并且这种背光源工作时,LED灯产生的热量比较大,这也影响到显示装置中其他耐热性较差的部件的使用寿命。带有二次透镜的高功率LED灯包括LED灯和设置在LED灯前方的二次透镜,LED灯照射出的光线可以通过透镜的折射发散到更广阔的区域,使得背光源可以使用少量的LED灯就可以将整个显示屏照亮,因此,在选择直下式背光源时,大多采用带有二次透镜的高功率LED灯。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采用带有二次透镜的高功率LED灯制作背光源时,高频率的LED灯虽然经过二次透镜进行扩散,扩大了 LED灯的照射范围,但由于此种背光源使用的LED灯的颗数比较少,LED灯之间极易形成灯影,如图1所示。在图1中,可明显看出LED灯照射出的光晕40之间有明显的灯影50,使得照射到显示屏上的亮度不一致,从而影响到显示屏的画面效果。解决此问题目前常使用的方案为增加混光距或增加LED颗数。但由于带有二次透镜的LED的单价较贵,且增加混光距会导致整体模组厚度的增加。这些均对模块设计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灯托、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以减少LED灯产生的灯影,提高背光源光线照射的均匀度,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灯托,包括具有锥形侧表面的底座,位于底座底部的固定件,以及位于锥形侧表面的反射层。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卡扣或吸盘。优选地,所述反射层为反射涂层或反射片。优选地,所述底座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与空腔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支撑柱和空腔壁的若干个固定支架。优选地,所述底座为锥筒形。优选地,所述底座、卡扣、支撑架和固定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包括上述任意一种LED灯托。一种显不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LED灯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由于底座的侧表面具有反射层,反射层对光线的反射聚拢可使直下式背光源中LED灯之间的区域变亮,从而减轻LED灯在这些区域形成的灯影,使背光源照射到显示屏的光线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带有二次透镜的LED灯的背光源照射效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LED灯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LED灯托的工作原理图;图4为使用本专利技术LED灯托的背光源的照射效果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LED灯托沿轴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0-底座11-空腔12-支撑柱13-固定支架20-卡扣30-反射层40光晕50灯影60-背板70-LED 灯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减少LED灯产生的灯影,提高背光源光线照射的均匀度,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灯托、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具有锥形侧表面的灯托,该灯托的锥形侧表面上设置有反射层,该反射层可以将LED灯的散射光线反射聚拢到LED灯之间的区域,从而减轻相邻LED灯之间的灯影,使LED灯发出的光线能够更加均匀的照射在显示屏上。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所不,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LED灯托,包括具有锥形侧表面的底座10,位于底座10底部的固定件,以及位于锥形侧表面的反射层30。该实施例中,底座10为实体的圆锥形座,反射层30覆盖在底座10的整个圆锥形侧表面上。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反射层30可以将LED灯70散射出的光线聚拢到位于灯托下方的区域,提高两个LED灯70之间区域的明亮度,降低了背光源产生的灯影对显示屏画面的影响。采用本实施例的灯托后,背光源上的LED灯70照射出的效果如图4所示,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照射效果,可明显的看出使用本实施例的灯托后,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背光源产生的灯影。继续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LED灯托,可通过设置在底座10底部的固定件直接固定在背板60上LED灯70之间的位置上,通过底座10上的反射层30可以将LED灯70的光线反射到显示屏上,相当于在LED灯之间增加了一个点光源。因此,使用本实施例的LED灯托后,背光源可以减少使用的LED灯70数量。由于背光源中LED灯70照射出的光柱呈圆台形,沿着光柱照射的方向光柱照射范围越来越大,为了使照到显示屏上的光线均匀且达到一定的强度,照射到显示屏上的光线应当有交集,这就要求LED灯70和显示屏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在使用本实施例的LED灯托时,灯托将LED灯70照射不到显示屏的光线以及照射到其他LED灯70光柱内的光线聚拢到LED灯70之间光线比较暗的区域,使得LED灯70照射出的光线比较均匀,同时缩短了 LED灯70照射出的光柱产生交集所需的间隔距离。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LED灯托后,显示装置的厚度可以变薄。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LED灯托,底座10内部具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内设置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端与空腔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固定连接。固定件优选为卡扣20,同时为了增强支撑柱12的稳定性,在支撑柱12和空腔11的侧壁之间设置了若干个固定支架13。该实施例中,在底座10上设置了空腔11,空腔11的底部设置了支撑柱12,优选地该空腔11为圆锥形空腔,且圆锥形空腔和支撑柱12之间还设置了固定支架13,在保证支撑柱12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制造灯托所消耗的材料,减轻了灯托的重量,并且此种结构可以通过注塑方式直接注塑而成,降低了灯托的制造成本。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LED灯托时,可通过卡扣20将灯托直接固定在背光源的背板上,采用这种固定方式可以简单可靠的将本实施例提供的LED灯托固定在背板上。另,上述实施例结合附图,是直下式背光源的一种使用方案。但是在与具体应用中,该LED灯托也可以适用于侧入式背光源中。本专利技术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LED灯托,具有较高的光线均匀度。本专利技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LED灯托,具有较佳的画面显示效果。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锥形侧表面的底座,位于底座底部的固定件,以及位于锥形侧表面上的反射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宇,王丹,邹斌,李响,刁凯,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