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741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照明灯,包括纵向延伸的灯座、覆盖所述灯座的灯罩、支承于所述灯座上的具有若干发光二极管的灯板、设置于所述灯座纵向两端的端盖,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内的驱动电源,在所述LED照明灯至少一端的灯板与驱动电源之间设有与所述灯板呈一角度的导光板。通过导光板将部分光线反射,再经由驱动电源上方的灯罩区域透射出去,增大了发光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发光面积较大的长管形LED照明灯
技术介绍
由于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元件,利用电子空穴的相互配合将能 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属冷光发光,具有体积小、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耗电量低、耐震性 佳及无污染等优势,为各种电器、资讯看板、通讯产品等的发光元件,至目前已经广泛运用 在各领域中,特别是目前的照明设备上。现有技术中灯管内的驱动电源一般有两种放置方法置于铝灯板底部和置于灯管 两侧。驱动电源置于铝灯板底部时会影响灯管的散热,而驱动电源置于灯管两侧的,驱动电 源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导致此空间内无法安装发光二级管,因此两侧发光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过改良的LED照明灯,其驱动电源置于灯管两侧, 且发光效果理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照明灯,包括纵向延伸的灯座、覆盖所述灯座的灯罩、支承于所述灯座上的具 有若干发光二极管的灯板、设置于所述灯座纵向两端的端盖,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内的驱 动电源,在所述LED照明灯至少一端的灯板与驱动电源之间设有与所述灯板呈一角度的导 光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灯板在朝向驱动电源方向的夹角为 锐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座两侧设有第一收容槽,灯罩上弯折有弯折部, 所述弯折部滑动连接于第一收容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座外侧设有若干向外延伸的散热翅片,相邻的 散热翅片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热交换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座底部还设有圆弧状散热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面的外表面呈波浪状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电源与灯板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罩横截面为弧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盖的中间位置对称设有至少两个顶针,所述顶 针与驱动电源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驱动电源上方设置与灯板呈一角度的导光板,通过导光 板将部分光线反射,再经由驱动电源上方的灯罩区域透射出去,增大了发光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LED照明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LED照明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LED照明灯的纵长方向剖视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 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 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图1、图2所示,一种LED照明灯100,包括纵向延伸的灯座2、覆盖所述灯座2的 灯罩1、支承于所述灯座2上的灯板3、位于该灯板3上的若干发光二级管4、设置于所述灯 座纵向两端的端盖5,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5内的驱动电源。参图2、图3所示,所述灯罩I包括呈圆弧状的主体部11以及和从主体部11延伸 出的向圆弧内弯折的两个纵长形的弯折部12,所述弯折部12对称设置,用于和灯座2滑动 连接固定。灯罩I由玻璃或PC等透明材质制成,由于LED灯的使用寿命能达到传统照明灯 的十倍以上,使用玻璃或PC材质可防止LED灯使用过久后灯罩内壁发黄发黑,从而有效的 提高LED灯的发光亮度。所述灯座2由铝材料制成,灯座2两侧分别设有纵长形的第一收容槽21,所述第一 收容槽21的厚度与所述灯罩I上的弯折部12厚度大致相等,所述灯罩I上的弯折部12沿 灯座2的滑动连接于灯座2上的第一收容槽21内,组装后灯罩I和灯座2的外表面大致呈 圆形。所述灯座2外侧设有若干向外延伸的散热翅片22,相邻的散热翅片22间具有供空气 流通的热交换槽23。所述灯座2底部在未设置散热翅片22的中间位置设有整体呈圆弧状 散热面24,所述散热面24的外表面为波浪状设置。通过散热翅片22、热交换槽23以及散 热面24的设置,有效的增加了灯座2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所述LED照明灯100还设有配合所述灯板3的至少一对反光件6,所述反光件6为 纵长型与灯座2配合设置,灯座2的两端内侧对称设有纵长形第二收容槽25,所述第二收 容槽25的厚度与所述反光件6 —端的厚度大致相等,第二收容槽25用于收容反光件6,反 光件6设有支承部61,支承部61上表面为水平设置,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承部61上设有灯 板3,灯板3上间隔设有若干发光二级管4。支承部61在位于灯板3的另一侧设有纵长形 的卡合部62,对应地,灯座2上设有纵长形的卡合槽26,所述卡合部62滑动连接所述卡合 槽26,反光件6沿纵长方向滑动连接于灯座2中,并通过第二收容槽25与卡合槽26固定。 其中,反光件6由绝缘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绝缘材料为PC材料。所述反光件6与灯板3呈斜坡状,即反光件6表面与灯板3的夹角为钝角。一般 而言,反光件6表面与灯板3的钝角夹角越小,则LED照明灯的照射面积越大,但照射范围 内的光强越低,光照亮度越低;而反光件6表面与灯板3的钝角夹角越大,则照射面积越小, 但照射范围内的光强越强,光照亮度越高。故而根据实际需要,反光件6与灯板3的夹角可 选择不同值,优选地,选取范围在120° 165°之间,尤其在135° 150°之间效果最好。当LED照明灯100工作时,发光二级管4发出的光线一部分直接经灯罩I透射出,其余部分散射至发光件6表面,并在反光件6的表面形成镜面发射,再从灯罩I透射出灯管,同时,部分光线在灯罩I的内表面还有部分被反射,反射后的光线可通过反光件6继续反射,再一次从灯罩I中透射出去。通过反光件6的设置,减小了光损耗,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同时绝缘材料制成的反光件6对爬电形成阻碍,增加了 LED照明灯的抗高压能力。所述灯板3由铝材料制成,灯板3上设有若干发光二级管4,发光二级管4与灯板3电性连接。优选地,发光二级管4为阵列排布。所述灯板3可通过胶粘或螺栓等方式与灯座2固定。一般而言,所述发光二级管4的使用寿命大约为五万个小时,发光二级管4可为白光发光二级管、黄光发光二级管、蓝光发光二级管或红光发光二级管,但并不以此为限。参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LED照明灯100的灯管内部在所述端盖5内设有驱动电源7,驱动电源7与灯板3电性连接,在所述LED照明灯100至少一端的灯板3与驱动电源7之间设有与所述灯板3呈一角度的导光板8,所述驱动电源7全部设于导光板8与灯座2间,导光板8—端与灯板3相连接,且从灯板3沿着灯罩I的纵长方向延伸。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驱动电源7上方增加一导光板8,发光二级管发光后可以通过导光板8反射部分光线,再经由驱动电源7上方的灯罩I区域透射出去,增大了发光面积。通常,驱动电源7的使用寿命大约为两万个小时,比发光二级管4的使用寿命短,驱动电源7置于灯管两侧可降低散热对驱动电源造成的影响,同时在更换驱动电源时更方便。所述导光板8与所述灯板3在朝向驱动电源7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导光板8与灯板3所在平面的夹角应该根据不同规格的驱动电源7对应设置,若驱动电源7上的电子元件分布长度较长,但高度不高,则导光板8与灯板3在朝向驱动电源7方向的夹角应该较小;若驱动电源7上的电子元件分布长度较短,但高度较高,则导光板8与灯板3在朝向驱动电源7方向的夹角应该较大。优选地,导光板8与灯板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照明灯,包括纵向延伸的灯座、覆盖所述灯座的灯罩、支承于所述灯座上的具有若干发光二极管的灯板、设置于所述灯座纵向两端的端盖,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内的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ED照明灯至少一端的灯板与驱动电源之间设有与所述灯板呈一角度的导光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茂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而益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