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框架结构标高控制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的建筑采用转换桁架承担较大的横向荷载,但是转换桁架跨度大、荷载重,受载以后所产生的挠度比较大。为了保证在设计荷载下,转换桁架的挠度控制在技术规范许可的范围之内,必须对转换桁架进行起拱处理,补偿转换桁架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下挠,使结构完工时各个部分能够达到设计位置。但是当对转换桁架进行起拱处理后,由于该转换桁架的上层框架结构未做起拱处理,上层框架结构仍然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下挠,使得轴线的高度与标高不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保证转换桁架承受横向荷载的情况下、控制建筑的高度符合标高的框架结构轴线标高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预起拱的转换桁架与所述转换桁架的第一上层框架结构之间设置多个液压千斤顶以及多个激光测距仪,其具体设置方式为转换桁架包括一上弦杆、一下弦杆、设置于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的竖直的多个直腹杆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的倾斜的多个斜腹杆,所述多个直腹杆与所述第一上层框架结构的多个立柱--对应设置,在第一上层框架结构的各立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框架结构轴线标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预起拱的转换桁架与所述转换桁架的第一上层框架结构之间设置多个液压千斤顶以及多个激光测距仪,其具体设置方式为:转换桁架包括一上弦杆、一下弦杆、设置于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的竖直的多个直腹杆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的倾斜的多个斜腹杆,所述多个直腹杆与所述第一上层框架结构的多个立柱一一对应设置,在第一上层框架结构的各立柱与所述上弦杆之间设置有一调节立柱,调节立柱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两个突出部,两个液压千斤顶位于上弦杆的上方,设置于两个突出部的下方,支撑所述调节立柱,所述调节立柱的另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天兴,朱丹,李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高铁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