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厂房屋架、托架与柱连接间的连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0953 阅读:5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厂房屋架、托架与柱连接间的连接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环节:第一步:构件制作及其允许偏差的控制;第二步:构件吊装及其允许偏差的控制;第三步:对上述两道工序之间累积偏差的调整;第四步:托架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第五步:屋架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钢结构厂房屋、托架与柱连接间的连接工艺,提高了节点永久性螺栓的穿孔率,使节点螺栓穿戴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降低在高空作业时螺栓孔的二次扩孔,达到即提高工效又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行业,具体涉及连续多跨大型厂房钢结构的制作安装

技术介绍
在连续多跨大型厂房的屋架(托架)与柱子连接部位,考虑到制作和安装过程中的累积偏差,过去设计常在屋架(托架)整榀全长设计时,将两端各设计短1cm,全长制作短2cm,之后,施工单位在屋架(托架)端头板与柱子间,事先分别加工制作Icm左右厚的调整钢填板,当屋架(托架)高空安装就位后,插入调整填板,这样,使得屋架节点有了 3块板(I块柱子翼缘板,I块调整填板,I块屋架端头板)钻同心圆螺栓孔;托架节点有5块板(I块柱子腹板,2块调整填板,2块托架端头板)钻同心圆螺栓孔,构件在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极易将调整填板型号搞乱,造成永久性螺栓穿孔率偏低。 上述设计方案,看似能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累积偏差问题,但由于施工单位在制作质量控制标准上,采用单件的国标允许偏差控制(屋架、桁架长度允许偏差24m,+3 -7mm ;L > 24m, +5 -10mm);在钢结构吊装立柱子时,米用经纟韦仪全过程逐根检查柱子垂直度的允许偏差(柱子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H /1000,且不大于25. 0mm)。看似都严格执行了规范,但它采用的是构件在制作与安装工序质量控制上,分阶段实施的国标允许偏差控制,即单一工序质量控制法,没有从制作、安装工序等环节来整体控制允许偏差,仍然会造成个别节点在吊装过程中出现下列问题一些节点要么调整填板插不进去,要么调整填板插进去,但存在较大间隙,这就需要重新加工不同厚度的调整填板;一些节点的屋架(托架)搭(架)到抗剪板上少(短)了,就要加厚原柱子制作时的抗剪板;这些都造成了吊装工效的降低和工程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厂房屋架、托架与柱连接间的连接工艺,采用无调整填板技术,提高节点永久性螺栓的穿孔率,使屋架或托架端头板直接贴到柱子翼缘板或腹板上,使节点的抗剪板与上柱受力更加合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厂房屋架、托架与柱连接间的连接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环节 第一步构件制作及其允许偏差的控制,它包括屋架、托架制作长度的控制,屋架端头板、托架端头板分别与屋架上弦杆、托架上弦杆的角度控制,钢柱制作平整度的控制。第二步构件吊装及其允许偏差的控制,钢柱安装时,钢柱柱脚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位移,应达到3_的要求;钢柱垂直度要两个方向摆经纬仪校正,其垂直度控制,柱子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H /1000,且不大于25. 0mm。第三步对上述两道工序之间累积偏差的调整,托架制作时,每五榀托架中的一榀留一个活动端头节点,H型钢活动端头节点焊缝、角钢活动端头节点焊缝只组对点上,到安装现场地面焊接;托架起吊,应以一列柱子正中间或两伸缩缝正中间第一钩起吊,经纬仪配合找正柱子,使吊装过程中的累积偏差向厂房两头分。第四步托架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它包括上下弦杆为H型钢的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和上下弦杆为角钢的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第五步屋架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它包括上下弦杆为H型钢的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和上下弦杆为角钢的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上述所述的屋架、托架制作长度的控制为先将其两端的端头板螺栓孔套钻,点焊好屋架一端的端头板、托架一端的端头板,之后,用计量校正过的钢尺丈量屋架(托架)上下弦杆的切割长度,该长度应减掉一端端头板厚度,再放长焊接收缩量的长度,这恰好为屋架、托架的理论组对长度。将每榀屋架、托架的全长允许偏差值控制在-2 _4mm。上述所述的屋架端头板、托架端头板分别与屋架上弦杆、托架上弦杆的角度控制为屋架、托架端头板同屋架上弦杆、托架上弦杆及连接板A19和连接板B23应在I :1放好样的制作平台上进行组对,并应对准放样线,用直尺或角尺检查,也可根据屋架的坡度与端 头板的夹角,做一个角度模型检查。上述所述的钢柱制作平整度的控制为在屋架端头板、托架端头板分别与柱子翼缘板螺栓、柱子腹板螺栓的连接部位,应严格将该部位的柱子翼缘板、腹板的焊接变形校正,使柱子部位的平整度,其允许偏差应控制在O 2mm以内。上述所述的构件吊装及其允许偏差的控制还包括起吊托架前,先安装一列柱子最中间的一组柱间支撑,并用经纬仪配合,校正柱子上柱垂直度,使这两根柱子形成刚度单元后的柱子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H /1000,且不大于25. 0mm,这样可避免先安装托架可能会产生的因相邻两根柱子向同一方向偏斜,而托架刚好能安装进去,但柱子垂直度是偏的问题,也可解决上柱刚度小,稍唯有点外力上柱就弯的问题。所述的上下弦杆为H型钢的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包括如下环节 第一步吊装过程中,若托架吊装的连续累积偏差值是正值,现场将H型钢上弦杆端头及连接板端头切除相应的长度,重新开外侧单面坡口后,再与托架端头板焊接;若托架吊装的连续累积偏差值是负值,现场将托架端头板向外移出相应的长度,当T型焊缝的组对间隙大于t/2 (t为H型钢上弦杆的腹板及翼缘板厚度),采取在H型钢上弦杆及连接板内侧加2mm厚钢衬垫后,再焊接托架端头板或T型焊缝; 第二步H型钢上弦杆与连接板的拼接焊缝,应将连接板在焊缝处开单面坡口,将焊缝焊接完; 第三步T型钢腹杆与连接板连接的焊缝,将焊缝焊接完; 第四步Η型钢下弦杆与H型钢下弦杆连接角钢的连接,在H型钢腹板上开长方向椭园孔,该椭园孔做长度上的微调,托架吊装就位后,将连接角钢移到柱子腹板,同柱子腹板焊接,再同H型钢下弦杆焊接。所述的上下弦杆为角钢的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包括如下环节 第一步吊装过程中,若托架吊装的连续累积偏差值是正值,将连接板带着端头板向两角钢内移,若托架吊装的连续累积偏差值是负值,将连接板带着端头板向两角钢外移,分别调到合适的长度后,焊接角钢上弦杆与连接板的角焊缝,以及角钢腹杆与连接板的角焊缝;下弦节点长度的微调方法,采用同样的方法,微调下弦连接板后,再焊接连接板与角钢下弦杆的角焊缝;第二步上弦节点端头板与连接板的组对T型焊缝,将连接板双面开坡口,焊接完焊缝; 第三步下弦节点端头板与连接板的组对T型焊缝,将焊缝焊接完。上述所述的屋架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基本与托架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相同。 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钢结构厂房屋、托架与柱连接间的连接工艺,提高了节点永久性螺栓的穿孔率,使节点螺栓穿戴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降低在高空作业时螺栓孔的二次扩孔,达到即提高工效又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使屋架、托架端头板直接贴到柱子翼缘板、腹板上,将力传到抗剪板的最内侧;使节点的抗剪板与上柱受力更加合理;取消调整填板,取消了调整填板上的螺栓孔套钻工作,节省了工程造价,节省了螺栓的采购成本。附图说明图I :托架与柱子连接节点图。图2 :屋架与柱子连接节点图。图3:1—1剖面图。图4 :托架H型钢的活动端头节点微调图。图5 :托架角钢的活动端头节点微调图。图中1、托架端头板 2、托架H型钢上弦杆 3、螺栓 4、柱子腹板 5、托架H型钢下弦杆 6、屋架端头板 7、屋架上弦杆 8、屋架H型钢下弦杆 9、柱子翼缘板10、托架端头连接板A 11、焊缝12、托架端头连接板B 13、托架角钢上弦14、托架角钢腹杆15、托架角钢下弦杆31、托架下弦端头连接板C 17、托架下弦端头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附图,一种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结构厂房屋架、托架与柱连接间的连接工艺,其特征是:该工艺包括以下环节:第一步:构件制作及其允许偏差的控制,构件制作及其允许偏差的控制包括屋架、托架制作长度的控制,屋架端头板(6)、托架端头板(1)分别与屋架上弦杆(7)、托架上弦杆(2)的角度控制,钢柱制作平整度的控制;第二步:构件吊装及其允许偏差的控制,构件吊装及其允许偏差的控制为:钢柱安装时,钢柱柱脚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位移,应达到3mm的要求;钢柱垂直度要两个方向摆经纬仪校正,其垂直度控制,柱子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H?/1000,且不大于25.0mm;第三步:对上述两道工序之间累积偏差的调整,构件制作和构件吊装两道工序之间累积偏差的调整为:托架制作时,每五榀托架中的一榀留一个活动端头节点,H型钢活动端头节点焊缝、角钢活动端头节点焊缝只组对点上,到安装现场地面焊接;托架起吊,应以一列柱子正中间或两伸缩缝正中间第一钩起吊,经纬仪配合找正柱子,使吊装过程中的累积偏差向厂房两头分;第四步:托架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托架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包括上下弦杆为H型钢的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和上下弦杆为角钢的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第五步:屋架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屋架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包括上下弦杆为H型钢的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和上下弦杆为角钢的活动端头节点的长度微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文通吴炳贵连炜曹天明王玉英汤林生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