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道路桥 梁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道路中路与桥的连接部位通常会因路的沉降造成桥面与路面的差异沉降,从而造 成行车颠簸,即所谓“桥头跳车”现象。桥头跳车问题一直是困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难题 之一,它直接影响乘员的舒适感、货物的安全,同时降低车辆寿命,严重时可造成乘员伤害 甚至车辆颠覆。而目前尚无消除在役公路桥头跳车现象的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控、消除桥头路桥差异沉降的方法,以消除桥头跳车 现象。路与桥连接部位的沉降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桥的基础刚度一般比较大,通 常在运行期间几乎不产生沉降;而道路的路基及地基材料的刚度相对较低,在车辆运行荷 载的反复作用下,随运行时间的增长产生较大沉降变形。针对这种情况,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已发 生沉降的路基或地基中适当部位植入适当膨胀材料的方法,通过植入路基或地基中的膨胀 材料的体积膨胀,使路面的沉陷变形得以恢复。具体作法如下在桥头路桥结合部路面沉降的区段,选择适当部位打孔,至预定深度,然后将膨胀 材料放入孔中预定的区段挤压密实,最后将孔口用土或者其他材料密封,防止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整在役公路路桥结合部桥面路面差异沉降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路桥结合部路面沉降的区段,选择打孔部位进行打孔至预定深度,将膨胀材料放入孔中挤压密实,然后将孔口密封;通过膨胀材料的体积膨胀推动其上覆土体产生向上位移,致使沉陷路面恢复平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龙,杨建伟,李建猛,黄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