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其以使缝边成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缝制。缝纫机具有:布料进给机构,其将被缝制物沿布料进给方向输送;横向进给机构,其使被缝制物沿缝边方向移动;布料端部检测单元,其用于对被缝制物的沿布料进给方向的侧端部进行检测;以及控制装置,其对横向进给机构进行控制,以使被缝制物的缝边成为目标值,布料端部检测单元具有:光源,其对反射板进行照射;检测部,其将接收由反射板反射的光的多个受光元件排列而设置;以及光学单元,其使来自光源的光成为平行光,使成为平行光后的光朝向与缝边方向正交且相对于布料进给方向向反射板倾斜的方向,在沿缝边方向的规定范围内,对反射板进行照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纫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其进行被缝制物的侧端部的位置检测,将被缝制物的缝边控制为目标值。
技术介绍
当前,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11-033255号的公开所示,已知一种缝纫机,其在将上下2片布料的沿布料进给方向的一端缘对齐的同时,在相距该一端缘规定距离的位置(缝边)上形成线迹并缝合。即,如图18所示,现有的缝纫机100进行使上布料U和下布料D的各自的缝边一致而缝合的缝制,该缝纫机100具有:进给齿(省略图示),其与压脚105协同动作,沿布料进给方向F输送上布料U和下布料D;上下的横向进给机构102(仅图示上侧),其在与缝针101相比布料进给方向F的上游侧,利用以沿布料进给方向F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滚轮104,将上布料U和下布料D向布料进给方向F的正交方向分别输送;以及布料检测装置110(仅图示上侧),其在各横向进给机构102和进给齿之间,对上布料U和下布料D的沿布料进给方向F的侧端部G的位置分别进行检测,该缝纫机100基于检测出的侧端部G的位置,利用上下的横向进给机构102使上下布料U、D分别沿X方向移动,以使得上布料U和下布料D的侧端部G一致,同时进行缝制。此外,图示的Y轴方向是水平且与布料进给方向F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是水平且与Y轴方向正交的方向,Z轴方向表示铅垂方向。另外,如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06-335582号的公开所示,还已知作为布料检测装置而使用线性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的技术。例如,在图19中示出上侧的检测装置的例子,布料检测装置110具有:反射板103,其载置上布料U的端部;光源111,其将检测光向反射板103照射;透镜112,其用于使检测光成为沿与布料进给方向F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的狭缝状;线性传感器(图像传感器)113,其对由反射板103或者上布料U反射的检测光进行受光;以及透镜114,其使反射的检测光在线性传感器113上成像。如图20所示,线性传感器113是沿X轴方向将多个受光元件在线上排列而形成的,根据由上布料U的侧端部对射向反射板103的检测光进行遮挡而产生的各受光元件的受光强度的变化,对上布料U的侧端部的位置进行检测。此外,下布料D的布料检测装置也具有与上布料U的布料检测装置相同的结构。另外,在通过布料检测装置110检测出上布料U以及下布料D的侧端部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下,对横向进给机构102进行控制,以修正偏移量,成为侧端部一致的适当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缝纫机100的布料检测装置110中,由于光源111发出扩散光,所以产生以下所示的问题。在图20中,在成为上布料U从反射板103翘起的状态的情况下、或上布料U为较厚的布料的情况下,上布料U的上表面从反射板103向上方远离。在此情况下,从光源111射出的通过上布料U的侧端部G的上缘的光线向反射板103入射的角度(位置)发生偏移(图20中为点划线),因此,检测出从线性传感器113的本来应该检测出的上布料U的侧端部G的检测位置P11偏离的检测位置P12,存在无法正确地识别侧端部G的位置的问题。另外,相同地,对于下布料D的布料检测装置120,在下布料D从下布料检测面104翘起而向上方远离的情况下,检测出从线性传感器123的本来的检测位置P21偏离的检测位置P22,也存在无法正确地识别侧端部G的位置的问题。另外,上布料U以及下布料D的布料检测装置110、120配置为,成为各自的光源111、121的光轴主要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因此,成为难以使布料检测装置110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变薄的构造。由于上布料U的布料检测装置110配置在横向进给机构102和布料压脚之间的狭窄区域内,所以期望布料检测装置110的上下方向的小型化。另一方面,下布料D的布料检测装置120需要配置为,进入针板下侧,以使得针板上表面和下布料检测面104成为相同的高度,但由于在针板的下侧密集配置有进给齿机构及切线装置等,所以也期望布料检测装置120的上下方向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更高精度地检测被缝制物的侧端部的位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实现布料检测装置的上下方向的小型化。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缝纫机,其具有:布料进给机构,其将被缝制物沿水平面而向布料进给方向输送;横向进给机构,其使所述被缝制物沿与所述水平面平行且与所述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缝边方向移动;布料端部检测单元,其对所述被缝制物的沿所述布料进给方向的侧端部进行检测;以及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布料端部检测单元的检测,对所述横向进给机构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被缝制物的缝边成为目标值,所述布料端部检测单元具有:反射板,其配置为,在与所述水平面正交的铅垂方向上,与沿所述布料进给方向被输送的所述被缝制物的侧端部重合;光源,其发出对沿所述布料进给方向被输送的所述被缝制物的侧端部和所述反射板进行照射的光;以及检测部,其具有对由所述反射板反射的所述光进行接收的多个受光元件,该多个受光元件沿所述缝边方向并列设置,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端部检测单元还具有光学单元,其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成为平行光,将成为平行光的光朝向与所述缝边方向正交、且相对于所述布料进给方向向所述反射板倾斜的方向,在沿所述缝边方向的规定范围内,对所述被缝制物的侧端部和所述反射板进行照射。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光学单元具有:第一光学元件,其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成为平行光;以及第二光学元件,其将成为平行光的光向与所述缝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照射。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光源和所述第一光学元件沿所述缝边方向并列配置,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将来自第一光学元件的光向所述反射板侧反射。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布料端部检测单元还具有沿所述缝边方向的狭缝,其使得对所述被缝制物的侧端部和所述反射板进行照射的光通过。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光源和所述第一光学元件构成光源单元,配置为向相对于所述铅垂方向、所述布料进给方向以及所述缝边方向均倾斜的方向射出平行光,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具有将所述平行光向所述反射板侧反射的反射面,该反射面相对于所述铅垂方向、所述布料进给方向以及所述缝边方向均倾斜。技术方案6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的反射面,将所述平行光向相对于所述铅垂方向倾斜的方向反射。专利技术的效果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从上述的方向向反射面照射平行光,其结果,即使在被缝制物的被照射面因被缝制物的厚度或与反射面之间产生的间隙而从反射面分离的情况下,被缝制物的侧端部也不会遮挡反射光。因此,对于缝边方向,可以准确地求出被缝制物的侧端部的位置,可以实现将该被缝制物的侧端部准确地与目标位置对齐的控制,可以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可以消除对光源、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进行配置的制约,可以将它们沿有利于使布料检测装置在上下方向上实现小型化的方向进行排列配置。因此,可以使布料检测装置的厚度在上下方向上变薄,易于在针板下侧的狭窄空间及横向进给机构和针棒之间的狭窄空间中进行配置,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其具有:布料进给机构,其将被缝制物沿水平面而向布料进给方向输送;横向进给机构,其使所述被缝制物沿与所述水平面平行且与所述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缝边方向移动;布料端部检测单元,其对所述被缝制物的沿所述布料进给方向的侧端部进行检测;以及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布料端部检测单元的检测,对所述横向进给机构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被缝制物的缝边成为目标值,所述布料端部检测单元具有:反射板,其配置为,在与所述水平面正交的铅垂方向上,与沿所述布料进给方向被输送的所述被缝制物的侧端部重合;光源,其发出对沿所述布料进给方向被输送的所述被缝制物的侧端部和所述反射板进行照射的光;以及检测部,其具有对由所述反射板反射的所述光进行接收的多个受光元件,该多个受光元件沿所述缝边方向并列设置,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端部检测单元还具有光学单元,其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成为平行光,将成为平行光的光朝向与所述缝边方向正交、且相对于所述布料进给方向向所述反射板倾斜的方向,在沿所述缝边方向的规定范围内,对所述被缝制物的侧端部和所述反射板进行照射。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15 JP 2011-2012671.一种缝纫机,其具有:布料进给机构,其将被缝制物沿水平面而向布料进给方向输送;横向进给机构,其使所述被缝制物沿与所述水平面平行且与所述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缝边方向移动;布料端部检测单元,其对所述被缝制物的沿所述布料进给方向的侧端部进行检测;以及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布料端部检测单元的检测,对所述横向进给机构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被缝制物的缝边成为目标值,所述布料端部检测单元具有:反射板,其配置为,在与所述水平面正交的铅垂方向上,与沿所述布料进给方向被输送的所述被缝制物的侧端部重合;光源,其发出对沿所述布料进给方向被输送的所述被缝制物的侧端部和所述反射板进行照射的光;以及检测部,其具有对由所述反射板反射的所述光进行接收的多个受光元件,该多个受光元件沿所述缝边方向并列设置,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端部检测单元还具有光学单元,其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成为平行光,将成为平行光的光朝向与所述缝边方向正交、且相对于所述布料进给方向向所述反射板倾斜的方向,在沿所述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平光宏,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