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不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5607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音不织布,包括:丁基橡胶15-25%;纳米弹性体复合材料2-6%;锦纶10-25%;木浆3-5%;其余为聚酯纤维,所述含量为重量百分比。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吸音不织布厚度远比隔音板薄,提高了装饰后的空间利用率,吸音效果好,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布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音不织布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与空气质点因振动摩擦使声能转化为热能,引起声波随传播距离增加逐渐衰减的现象,当声波进入多孔吸声材料时,由于空气的粘滞阻力,空气与孔壁的振动摩擦,使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被吸收,因而,现在餐厅、百货大楼、展示场、酒吧、KTV、夜总会、咖啡馆等需要静音、吸音的场所,都使用厚厚的多孔隔音板进行隔音,然后为了美观,在隔音板表面在装设墙布,这些厚厚的隔音板不仅增加了装饰的成本,也缩小了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质地柔软、吸音效果好的吸音不织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音不织布,包括 丁基橡胶15-25% 纳米弹性体复合材料2-6% 锦纶10-25%木浆3-5% 其余为聚酯纤维,所述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音不织布还包括5-8的棉纤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音不织布还包括1-3%的碳纤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音不织布还包括1-2%的醋酸纤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音不织布还包括2-6%的粘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吸音不织布厚度远比隔音板薄,提高了装饰后的空间利用率,吸音效果好,成本低。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一种吸音不织布,包括 丁基橡胶15% 纳米弹性体复合材料2. 5%锦纶15% 木浆3. 5% 其余为聚酯纤维,所述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另外,所述吸音不织布还包括5. 5的棉纤维。另外,所述吸音不织布还包括1. 5%的碳纤维。另外,所述吸音不织布还包括1. 5%的醋酸纤维。另外,所述吸音不织布还包括2. 5%的粘胶。本专利技术吸音不织布利用刺针的穿刺作用,将蓬松的纤网加固成布,不织布上穿刺点会形成比周边略微低的孔,有利于降低声音,丁基橡胶和纳米弹性体复合材料的聚合也使得不织布消音效果更好。区别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吸音不织布的厚度为隔音板厚度的1/10时,吸音效果却和隔音板相当,成本低、提高了装饰后空间的利用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吸音不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丁基橡胶15-25%纳米弹性体复合材料2-6%锦纶10-25%木浆3-5%其余为聚酯纤维,所述含量为重量百分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不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不织布还包括5-8的棉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不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不织布还包括1-3%的碳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不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不织布还包括1-2%的醋酸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不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不织布还包括2-6%的粘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音不织布,包括丁基橡胶15-25%;纳米弹性体复合材料2-6%;锦纶10-25%;木浆3-5%;其余为聚酯纤维,所述含量为重量百分比。通过上述方式,本专利技术吸音不织布厚度远比隔音板薄,提高了装饰后的空间利用率,吸音效果好,成本低。文档编号D04H1/4382GK102995293SQ201210496460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朱雪峰 申请人:昆山杰明纺织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音不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丁基橡胶???????????????????15?25%纳米弹性体复合材料?????????2?6%锦纶???????????????????????10?25%木浆???????????????????????3?5%其余为聚酯纤维,所述含量为重量百分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杰明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