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织造缝编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非织造布的材料以化学纤维为主。化学纤维多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但其吸湿导湿性差,而且透气性也乏善可陈。针对化纤为主的非织造布的种种不足之处,近年来有很多相关专利对其提出了改进措施。比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01591846A公开了一种吸湿排汗型整理织物的制作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后整理对于提升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但这种后整理方式所获得的产品性能提升难以持久,在多次洗涤之后吸湿、透气性能明显下降。又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46004A公开了一种具优良的保温和伸长特性及良好的耐洗涤性能的缝编织物,但这种织物的其他性能方面未有明显的提升。再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332273A公开了一种羽绒纤维及其加工方法和应用,其产品具有柔软质轻、弹性好、吸湿保温性能好、结构均匀细致和外观质量好等特点,但是如果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抗菌效果其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被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快干、透气性良好并兼具永久抗菌保健功能的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其特征在于,由底层和上层通过加固缝线,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该底层为以0wt%?2.5wt%纤维细度为3D?5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40wt%?90wt%纤维细度为2D?15D、纤维长度为51?102mm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的ES?扁十字抗菌涤纶混合纤维的预刺无纺布,该上层为以5wt%?7.5wt%纤维细度为3D?5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5wt%?55wt%纤维细度为2D?15D、纤维长度为51?102mm的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的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荣,吴端,王山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