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技术

技术编号:848558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所述接合方法在将沿针床的左右排列的状态的针织物部接合时难以产生断纱等针织纱的损伤。编织第一针织物部(3L)、第二针织物部(2),使用编织第一针织物部(3L)的第一给纱口(8),利用袋状编织将第一针织物部(3L)的一部分线圈和第二针织物部(2)的一部分线圈接合。然后,反复进行使袋状编织后的部分和第一针织物部(3L)朝向第二针织物部(2)侧移动的工序α、仅使第一针织物部(3L)朝向第二针织物部(2)侧移动的工序β、进行以在工序α和工序β中形成的重叠线圈(61~64)为两端部的袋状编织的工序γ。在该反复进行的中途,至少有一次使用第一给纱口(8)形成第一针织物部(3L)的折回部(4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横机在针床的长度方向上将第一针织物部和第二针织物部左右并排编织并将夹着两针织物部的边界部的线圈彼此接合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及具有利用该接合方法编织成的部分的针织物。
技术介绍
在横机上利用无缝编织来编织V领背心的情况下,利用一个给纱口从下摆开始将身片编织成筒状,追加多个给纱口而在袖窿和V领形成开口部,在左右的肩部分将前身片和后身片的终端的线圈彼此接合。关于肩的接合,示出了对与前后身片相对而排列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的情况(参照专利文献I)。 图3是V领背心(针织物)I的概略图。该图3所示的V领背心I的前身片3的中央部打开,分成右前身片3R和左前身片3L。右前身片3R和后身片2在右肩接合部6R接合,左前身片3L和后身片2在左肩接合部6L接合。作为编织该V领背心I的方法,可举出如图4所例示将后身片2和右前身片3R及左前身片3L沿编织宽度方向的左右排列而编织的方法。在图4所示的编织中,首先利用折回编织编织各身片2、3R、3L直至V领背心I的袖窿的下端。在该下端的上方,利用分别使用了其他给纱口的折回编织编织各身片2、3R、3L。另外,从袖窿的上端的位置开始,依次进行减少编织宽度的折回编织,形成右前身片3R的右前折回部4R、左前身片3L的左前折回部4L、及后身片2的右后折回部5R和左后折回部5L。最后,利用压圈处理将右前折回部4R和右后折回部5R接合,并且利用压圈处理将左前折回部4L和左后折回部5L接合。S卩,以图4中的箭头所示的形式对线圈彼此从靠近其边界部的线圈开始依次进行压圈处理,完成图3的V领背心I。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2-912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所述压圈处理中,进行线圈的移圈而形成重叠线圈。该形成的重叠线圈作为压圈处理形成新的线圈而依次从织针交付。剩余的其他线圈在该线圈自身被压圈之前,反复进行用于靠近作为重叠线圈的线圈的移圈。即,越是位于右前折回部4R和左前折回部4L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线圈,在直到压圈处理为止的期间移圈的次数越多。其结果是,在反复进行移圈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断纱等损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创立,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将沿针床的左右排列的状态的针织物部接合时难以产生断纱等针织纱的损伤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利用本专利技术针织物的接合方法编织成的部分的针织物。本专利技术针织物的接合方法,是使用横机将使用第一给纱口编织的第一针织物部和在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上排列而使用第二给纱口编织的第二针织物部从靠近所述第一针织物部和所述第二针织物部的边界部的一侧开始依次接合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和向所述针床供给针织纱的所述第一给纱口及所述第二给纱口,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该本专利技术针织物的接合方法中,使用所述第一给纱口,在包括钩挂有位于所述边界部附近的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一部分线圈和所述第二针织物部的一部分线圈的织针在内的前后的针床的织针上进行袋状编织,将两针织物部的一部分接合后,反复进行以下的工序α Y。并且,其特征在于,在该反复进行的中途,至少进行一次使用所述第一给纱口形成与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接续的新线圈列的折回编织。…使利用袋状编织形成的全部线圈及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全部线圈向所述第二针织物部侧移动,使利用袋状编织形成的线圈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针织物部的线圈的一部分重叠。…使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全部线圈向所述第二针织物部侧移动,使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线圈的一部分和利用袋状编织形成的线圈的一部分重叠。···使用所述第一给纱口,进行以通过所述工序α形成的重叠线圈和通过所述工序β形成的重叠线圈为两端部的袋状编织。在此处,在反复进行工序α Υ的中途进行几次第一针织物部的折回部的编织,可以根据使利用折回部形成的倾斜的角度为何种程度来适宜选择。例如,可以在每次进行工序α Y就编织第一针织物部的折回部,也可以每进行多次工序α Y而编织第一针织物部的折回部。另外,编织第一针织物部的折回部的时机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如后述的实施方式I所示,为在进行了工序α、β之后且在工序Y之前。作为本专利技术针织物的接合方法的一方式,优选,在所述工序α和所述工序β中使线圈移动时,利用袋状编织形成的线圈与所述第一针织物部和所述第二针织物部的正面侧重叠。在此处,第一针织物部和第二针织物部的正面侧是指穿着完成的针织物时成为针织物的正面侧的一侧。关于这一点在实施方式2中详细记载。作为本专利技术针织物的接合方法的一方式,优选,利用两面编织分别编织所述第一针织物部和所述第二针织物部。在此处,两面编织是指交替反复进行第一编织和第二编织的编织,所述第一编织是在前针床的每隔一针的织针和后针床的每隔一针的织针上交替地形成线圈的编织,第二编织是在该第一编织中未使用的前针床和后针床的织针上交替地形成线圈的编织。当然,第一针织物部和第二针织物部可以利用平针编织来编织,也可以利用罗纹编织来编织。本专利技术针织物是使用横机编织的针织物,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和向所述针床供给针织纱的多个给纱口,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所述针织物包括具有随着朝向纵行方向的上方而编织宽度依次变窄的折回部的第一针织物部;第二针织物部;从纵行方向的下方依次将所述第一针织物部和第二针织物部接合的接合部。其特征在于,该本专利技术针织物的所述第一针织物部中的折回部和所述接合部利用共同的针织纱编织,所述第二针织物部利用与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针织纱不同的针织纱编织,每当编织所述第一针织物部中的折回部的至少一部分就利用袋状编织形成所述接合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针织物的接合方法,能够编织利用袋状编织将具有折回部的第一针织物部和第二针织物部接合而成的本专利技术针织物。该本专利技术针织物的接合方法中,在第一针织物部和第二针织物部的接合时,不使第二针织物部移动,而使第一针织物部朝向第二针织物部(朝向边界部)移动,将两针织物部接合。而且,在第一针织物部和第二针织物部的接合的中途,利用折回编织形成第一针织物部的折回部,因此减少了针对相同线圈的移圈的次数。其结果是,能够大幅减少移圈引起的针织纱的损伤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针织物的接合方法中,通过使利用袋状编织形成的线圈与第一针织物部和第二针织物部的正面侧重叠,能够提高袋状编织的部分和两针织物部的边界的位置的外观。本专利技术针织物的接合方法中,通过利用两面编织来编织第一针织物部和第二针织物部,能够编织具有厚度且牢固的美观的针织物。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I所示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的编织工序图。图2是表示按照图1的编织工序编织成的V领背心的肩接合部的局部放大照片的图。图3是前面打开的V领背心的概略图。图4是表示编织图3的V领背心的现有方法的步骤的概略图。标号说明IV领背心2后身片(第二针织物部)3前身片3R右前身片3L左前身片(第一针织物部)4R右前折回部4L左前折回部(第一针织物部的折回部)5R右后折回部5L左后折回部(第二针织物部的折回部)6R右肩接合部6L左肩接合部(接合部)6I 64重叠线圈8第一给纱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编织,对使用了四针床横机的编织例进行说明,所述四针床横机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下部前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物的接合方法,是使用横机将使用第一给纱口编织的第一针织物部和在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上排列而使用第二给纱口编织的第二针织物部从靠近所述第一针织物部和所述第二针织物部的边界部的一侧开始依次接合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和向所述针床供给针织纱的所述第一给纱口及所述第二给纱口,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第一给纱口,在包括钩挂有位于所述边界部附近的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一部分线圈和所述第二针织物部的一部分线圈的织针在内的前后的针床的织针上进行袋状编织,将两针织物部的一部分接合后,反复进行以下的工序:工序α,使利用袋状编织形成的全部线圈及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全部线圈向所述第二针织物部侧移动,使利用袋状编织形成的线圈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针织物部的线圈的一部分重叠;工序β,使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全部线圈向所述第二针织物部侧移动,使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线圈的一部分和利用袋状编织形成的线圈的一部分重叠;工序γ,使用所述第一给纱口,进行以通过所述工序α形成的重叠线圈和通过所述工序β形成的重叠线圈为两端部的袋状编织,在该反复进行的中途,至少进行一次使用所述第一给纱口形成与所述第一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接续的新线圈列的折回编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野昌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