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带鳞鱼皮制备粗鱼油、胶原蛋白肽和羟基磷酸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452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带鳞鱼皮制备粗鱼油、胶原蛋白肽和羟基磷酸钙的方法,首先将带鳞鱼皮经低温提油和一次提胶,三相分离后得油相1、胶液1及固渣1;将固渣1二次高温提胶,三相分离后得油相2、胶液2及固渣2;将油相1、2合并后进行二次三相离心分离得粗鱼油;将固渣2高温煅烧后得羟基磷酸钙;将胶液1、2合并后经碱性蛋白酶酶解、脱色、膜过滤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胶原蛋白肽。所得羟基磷酸钙生物利用率高,可用于高钙生物制品;胶原蛋白肽感官指标好,生物活性高;粗鱼油符合SC/T3502-2000一级粗鱼油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有别于传统的鱼鳞、鱼皮分开加工的方法,本方法原料得到综合利用,加工成本低,工艺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生物原料中同时提取多种有效物质的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我国水域辽阔,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淡水鱼养殖量居世界第一位,为我国淡水鱼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良好、廉价、源源不断的原材料。现代的鱼类加工产业主要围绕生产去皮鱼片和鱼糜进行,而产生的废弃物,如皮、鳞、骨、鳍等尽管营养价值相当高,但仅有少量被用于生产饲料,大部分被丢弃,造成了环境污染。鱼油是一种天然的功能性保健食品,鱼油所含的磷脂是动物脑、神经组织、骨髓、 心、肝、卵和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有助于脂的消化吸收、转运和形成,又是生物膜的重要结构物质。鱼油除了提供动物必需的n-3长链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外,还作为脂溶性维生素A、D和类胡萝卜素等的载体促进维生素以脂溶性的物质吸收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第18号公告批准鱼油及其制品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早在我国1500年前的《名医别录》中记载取鲤鱼之鳞片,文火熬成胶脉,可治妇女崩中带下,并对紫瘫、齿根出血有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龟板胶、阿胶、鹿角胶、鳖甲胶等,对胶原蛋白在食疗方面的功效有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胶原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可以作为增稠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带鳞鱼皮制备粗鱼油、胶原蛋白肽和羟基磷酸钙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带鳞鱼皮与抗氧化剂溶液混合后在60~80℃温度下搅拌提取30~60min后三相离心分离得油相①、胶液①及固渣①;所述抗氧化剂为特丁基对苯二酚、维生素E、维生素C、虾青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2)固渣①加水后在0.1~0.2MPa压力,100~120℃温度下搅拌提取10~30min后三相离心分离得油相②、胶液②及固渣②;(3)将油相①、油相②合并后用二次三相离心分离设备在50~70℃下进行分离得粗鱼油;(4)将固渣②经稀碱液清洗后在800~1300℃温度下煅烧1~2.5h得羟基磷酸钙;(5)将胶液①、胶液②合并后经27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秋生黎鸣放李向阳任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梁子湖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