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墙保温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5份~45份的水;3份~25份的助剂;3份~55份的无机填料;5份~55份的涂料树脂;1份~30份的射率为2.0以上、粒径不小于1μm的红外反射颜料、掺杂半导体、金属包覆空心微珠和金属粉末。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折射率为2.0以上、粒径不小于1μm的红外反射颜料和金属粉末能够将室内绝大比例的中远红外线热辐射反射回室内;所述掺杂半导体使得墙面具有较低的热辐射吸收和高的蓄热系数,会使墙体面温度升高,增加室内温度;所述金属包覆空心微珠为中空结构,导热系数小,提升了保温涂层对中远红外热射线的阻隔能力,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墙保温涂料具有较高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内墙保温涂料。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采暖方式主要为散热器对流采暖模式,如地暖、暖气片等,红外电热膜等辐射采暖系统由于热量分布更加均匀,对人体及其他物体热作用效率更高,正在逐步普及。室内热量传导方式主要为辐射和对流,不论采用对流采暖还是辐射采暖,热辐射在室内热量作用占据重要地位,当热辐射到达墙体表面会被就会被墙体吸收,从而流失至室外。冬季采暖能耗是中国建筑的主要能耗,中国政府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体现用热公平,摆脱效率低下的集中供热习惯,对于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项目都已实施分户热计量的节能做法。但是,目前的建筑节能保温措施只针对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建筑内的房屋隔墙之间普遍没有采用保温措施,这样不同房屋之间可能是不同的温度,从而产生热压,温度高的房间会出现热流失现象,即热量从温度高的房间向温度低的房间流动。这种用热的不公平现象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和矛盾,如住户中的热量散失较严重,使 得邻居之间用热不均,导致不公平的现象,而且具有较高的建筑能耗,从而影响了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墙保温涂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墙保温涂料能够提闻室内的温度,具有较高的保温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墙保温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份 45份的水;3份 25份的助剂;3份 55份的无机填料;5份 55份的涂料树脂;I份 30份的折射率为2. O以上、粒径不小于I μ m的红外反射颜料、掺杂半导体、金属包覆空心微珠和金属粉末。优选的,所述折射率为2. O以上、粒径不小于I μ m的红外反射颜料为金红石二氧化钛、锐钛型二氧化钛、氧化锑、氧化锌和红外反射彩色颜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掺杂半导体为掺杂氧化锡、掺杂氧化锗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金属包覆空心微珠中的金属为锰、镍、锌、镉、镓、铟、钥、钨、铊、金、 银、铜、铁和铝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金属粉末的材质为金、银、铜、铁和铝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包括6份 21份的助剂。优选的,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成膜助剂、消泡剂、流平剂和增稠剂。优选的,包括8份 48份的无机填料。优选的,所述无机填料为钛白粉、滑石粉或轻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包括20份 35份的涂料树脂。优选的,所述涂料树脂为丙烯酸乳液、苯丙类涂料树脂和硅丙类涂料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墙保温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份 45份的水;3份 "25份的助剂;3份 55份的无机填料;5份 55份的涂料树脂;1份 30份的射率为2. O以上、粒径不小于I μ m的红外反射颜料、掺杂半导体、金属包覆空心微珠和金属粉末。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折射率为2. O以上、粒径不小于I μ m的红外反射颜料和金属粉末能够将室内绝大比例的中远红外线热辐射反射回室内;而且由于热能发射的连续性和瞬时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墙保温涂料表面吸收的热能绝大部分又被瞬间反射回室内,从而提高了室内的保温效果;所述掺杂半导体使得墙面具有较低的热辐射吸收和高的蓄热系数,会使墙体面温度升高;墙体温度升高,同时也增加室内温度,大大提高了居室的热舒适度,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的保温效果;由于金属包覆空心微珠具有中空的结构,导热系数小,因此在得到的内墙保温涂料中无对流空气,降低了涂料的导热系数,大幅提升了保温涂层对中远红外热射线的阻隔能力,更进一步地提高了室内的保温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墙保温涂料具有较高的保温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墙保温涂料对中远红外的反射率可达到35%, 能够阻隔热量的散失,可提高2°C飞。C的室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ATO反射率和反射波长的关系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空心微珠包覆前后的红外发射率比较曲线;图3为本专利技术采用不同金属包覆的空心微珠光照升温曲线;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墙保温涂料的保温作用原理图5为本专利技术得到的保温涂料用于内墙得到的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墙保温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份 45份的水;3份 25份的助剂;3份 55份的无机填料;5份 55份的涂料树脂;I份 30份的折射率为2. O以上、粒径不小于I μ m的红外反射颜料、掺杂半导体、金属包覆空心微珠和金属粉末。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折射率为2. O以上、粒径不小于I μ m的红外反射颜料和金属粉末能够将室内绝大比例的中远红外线热辐射反射回室内;所述掺杂半导体使得墙面具有较低的热辐射吸收和高的蓄热系数,会使墙体面温度升高,增加室内温度,大大提高了居室的热舒适度;由于金属包覆空心微珠具有中空的结构,导热系数小,大幅提升了保温涂层对中远红外热射线的阻隔能力,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墙保温涂料具有较高的保温效果。参见图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内墙涂料的保温作用原理图,由图4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墙保温涂料用于内墙后,能够反射绝大比例的中远红外热辐射,且具有较低的发射率,又能够阻隔热量的散失,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墙保温涂料具有较高的室内保温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墙保温涂料能够提高室内保温效果的理论分析如下由维恩位移定理可知,辐射物体对应的峰值波长λ m与绝对温度T之间具有式(I) 所示的关系入 ^=2898( μπι · K)(I)其中,λ m为物体辐射射线的波长;T为热力学温度;即物体温度越高,反射辐射的峰值波长λ π越向短波移动。根据不同地区采暖差异,室内温度一般维持在约18°C 25°C之间,而室内采暖设备最高温度约为80°C,其辐射峰值在8. 21 μ m ;室内较低温度的物体接近室温,取国家要求冬季采暖最低室温18°C计算,其辐射峰值在9. 96 μ m ;人体温度约为37°C,其辐射峰值在 9. 35 μ m;而室内其他热射线来源如灯光光源、电视光源、室外传进室内的自然光的热源等可见光源对室内热量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经过以上分析可知,室内的热辐射来源包括可见光、近红外线、远红外线,其覆盖热辐射波长范围为O. 38μπΓ 4μπι,但是室内热射线主要集中在6 μ πΓ 2 μ m的远红外波段,且在此波段热射线对室内空气的透过率达80%以上,可直接芽越室内空间,达到内墙表面。故内墙反射保温涂料涂布在内墙内表面,如果能对室内 6 μ πΓ12 μ m热辐射集中的远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反射比,从而就能够提升室内反射保温能力,防止室内的热能穿过墙壁扩散到室外;根据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电解质对电磁波的反射率之间具有式(II)所示的关 P = (n-1) 2/(n+l)2(II)其中P为电解质对电磁波的反射率;n为电解质的折射率,涂料所用的无机填料大部分属于电解质。由式(II)可知,无机填料的折射率越高,对电磁波的反射率越高,保温效果越好;而且无机填料的粒径与散射波长λ具有是(III)所示的关系λ =d/k其中,k为常数,4. 4X 10'因此,能够对室内中远红外热辐射集中的远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反射比的材料的粒径在I P m以上;综上分析,本专利技术研究得出,折射率在2. O以上、粒径在I μ m以上的红外反射颜料和金属粉末均能够反射绝大部分室内的中远红外线,从而能够提高室内的保温效果;另外,自然界存在的物体在吸收太阳光的同时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墙保温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份~45份的水;3份~25份的助剂;3份~55份的无机填料;5份~55份的涂料树脂;1份~30份的折射率为2.0以上、粒径不小于1μm的红外反射颜料、掺杂半导体、金属包覆空心微珠和金属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红杉科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