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属饮食卫生保护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中心处理总成和预处理总成。其特征是,吸水管设置在中心处理总成的上部,预处理总成设置在中心处理总成的下部,以人体吸力作为动力,通过吸水管把原水引进预处理总成的过滤腔,经多层过滤材料清除混浊物,然后进入中心处理总成的前处理单元、灭菌单元、后处理单元,最后入口的是经过滤、灭菌的安全饮用水。以人体吹力作为动力,通过吸水管用气体压力逆向进行反冲洗。本发明专利技术动力源简便可靠,灭菌程序科学严谨。可安装在任何容器中直饮,可放入水源中直饮,解决了饮用水入口前灭菌的难题。对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地区和部队野外活动的饮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
一种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属饮食卫生保护设备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70%由水构成。饮水安全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生存。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项目作为生物污染性的指标,一直排在饮用水检测的重要位置。饮用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超标的水,会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消毒是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保障供水水质安全的重要屏障。在城市中,饮用水的来源主要是自来水,我国的自来水是不能直接入口饮用的,包括首都北京,直辖市上海、天津、重庆等中国一流城市,要喝水必须烧开后饮用。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的主要原因是细菌问题,煮沸的水就灭了菌。在农村,少部分经济较好的地区建起了自来水厂,但大多数还是以饮用井水、河水为主,基本上没有消毒措施。在全国13多亿人口中,农村人口为9. 4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我国有370多万个村庄,近7亿人口居住在没有自来水供应的地区。如果井水或河水等自然水源不经过有效的卫生处理而直接饮用,水中超标的致病菌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伤害。城乡饮用水另一部分来源于桶装水。大的桶装水厂生产的桶装水质量一般不会有问题,而那些小企业的产品则很难达到国家标准,特别是无照经营的黑厂生产的则是不合格的“假水”。2011年7月6日,北京市工商局和质监局公布桶装水抽查结果31种桶装水因菌落总数超标而被停售。与桶装水配套的饮水机不定期消毒也会产生污染,造成过期桶装水细菌超标。2012年5月21日,广州日报刊登一篇调查指出桶装水开封5天卫生状况急剧下降,第7天合格率只有30%,至第10天,菌落总数全部超标。因此,饮用水无论来自哪种渠道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种细菌超标的水就在我们身边,也许有人正在饮用。若遭遇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饮用水的安全状况更为严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类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是人类五大疾病,均是由饮水不洁而引起的。每年世界上约有2500万名儿童因饮用致病菌超标的水而死亡。饮用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细菌超标安全隐患,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一安全隐患的相关技术和相应办法。如果把细菌超标而不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在饮用前利用一种装置进行有效处理,杀灭有害微生物,使水达到饮用水标准直接饮用,不失为是一种实用且有效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在自然灾害期间,这种装置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把细菌超标不符合饮用标准的水,经过装置处理后,就可以直接饮用。以人体吸力作为灭 菌动力,以人体吹力作为反冲洗动力,动力源简便可靠,灭菌程序科学严谨。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可以安装在任何容器中直饮,也可以在没有容器的环境下放入水源中直饮,解决了饮用水入口前灭菌的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它包括中心处理总成和预处理总成。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的结构是吸水管设置在吸管座的上面,吸管座固定在固定座的上面,固定座与后处理单元连接;后处理单元的下面设置灭菌单元,灭菌单元的下面设置前处理单元;前处理单元由前处理筛网与第二过滤腔相隔;在第二过滤腔的外围设置第一过滤腔。过滤腔可以根据需要多腔设置。中心处理总成的上部设有筛网1,筛网I的下面设有后处理单元,在后处理单元内放置后处理材料;后处理单元的下面设有筛网2,筛网2的下面设有灭菌单元,在灭菌单元内放置灭菌材料;灭菌单元的下面设有筛网3,筛网3的下面设置前处理单元,在前处理单元内放置前处理材料;在中心处理总成的底部设有阀门。预处理总成的外层设有第一过滤腔,在第一过滤腔内放置过滤材料A,预处理总成的里层设有第二过滤腔,在第二过滤腔内放置过滤材料B。过滤材料可以根据需要放置多层。通过人体吸力将原水经预处理总成,经中心处理总成,由吸水管吸出;通过人体吹力将气体经中心处理总成,经预处理总成反冲洗。需要时在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内放置矿化材料。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的水处理机理是以人体吸力作为动力,通过吸水管把原水引进过滤腔,使原水经过多层过滤材料来清除混浊物,然后依次进入前处理单元、灭菌单元、后处理单元,最后到达口中的是经过滤、灭菌的安全饮用水。 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的反冲洗机理是以人体吹力作为动力,通过吸水管把气体压力经由后处理单元、灭菌单元、前处理单元进入过滤腔,逆向用气体压迫水将过滤腔中多层过滤材料截留的混浊物冲出,达到反冲洗的目的。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的灭菌机理是采用接触型强力消毒剂,完全不同于在水中加入“氯”或“溴”进行灭菌的传统方式。当水通过人体吸力流经消毒剂时,水中的细菌病毒充分与消毒剂相接触,消毒剂将细菌病毒包裹住,瞬间灭亡。接触型强力消毒剂只在与微生物接触时才发挥作用,不接触微生物不损耗能量,这种稳定性保证了消毒剂灭菌的持续性和长效性。接触型强力消毒剂处理的饮用水,不带任何由传统卤素化学处理和紫外线光学处理导致的不当气味和口感的缺陷,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消毒安全性的指导方针。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的矿化机理是处理混浊度达标,不需要过滤净化的自来水、 过期或劣质桶装水等原水时,将过滤腔中的过滤材料改换成矿化材料。矿化材料在浸泡过程中缓释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改善水的口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人体健康。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的其它作用能够部分去除水中的余氯和有机物;能够去除水中的异味,改善水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的有益效果是1、在入口前对饮用水进行终端有效灭菌,保障人体健康;2、应用领域广泛,可以直饮自来水、直饮过期或劣质桶装水、直饮河水、井水;3、使用方式灵活,与饮水机配套,与水杯配套,与水瓶配套,能够与任何容器配套使用。在没有容器的条件下,可放入水源中直饮;4、对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地区和部队野外活动的饮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5、装置设计简单,生产成本低,解决实际问题,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2为中心处理总成示意图3为预处理总成示意图4为人体吸力过滤灭菌过程示意图5为人体吹力反冲洗过程示意图6为预处理总成放置矿化材料示意图。对各幅附图中的标示说明如下⑴吸水管;(2)吸管座;(3)固定座;⑷后处理单元;(5)灭菌单元;(6)中心处理总成;(7)前处理单元;(8)前处理筛网;(9)第二过滤腔;(10)第一过滤腔;(11)预处理总成;(12)饮用水终端安全处理装置;(13)筛网I ; (14) 后处理材料;(15)筛网2 ; (16)灭菌材料;(17)筛网3 ; (18)前处理材料;(19)阀门;(20) 过滤材料A ; (21)过滤材料B ; (22)人体吸力;(23)原水;(24)人体吹力;(25)气体;(26) 矿化材料。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12的吸水管I设置在吸管座2的上面,吸管座 2固定在固定座3的上面,固定座3与后处理单元4连接;后处理单元4的下面设置灭菌单元5,灭菌单元5的下面设置前处理单元7 ;前处理单元7由前处理筛网8与第二过滤腔9 相隔;在第二过滤腔9的外围设置第一过滤腔10。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图2所示,中心处理总成6的上部设有筛网I 13,筛网I 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菌超标水直饮装置,包括中心处理总成(6)、预处理总成(11),其特征在于:吸水管(1)设置在吸管座(2)的上面,吸管座(2)固定在固定座(3)的上面,固定座(3)与后处理单元(4)连接,后处理单元(4)的下面设置灭菌单元(5),灭菌单元(5)的下面设置前处理单元(7),前处理单元(7)由前处理筛网(8)与第二过滤腔(9)相隔,在第二过滤腔(9)的外围没置第一过滤腔(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秋,
申请(专利权)人:张迎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